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监控量测

来源:九壹网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监控量测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9 监 控 量 测

9.1 一 般 规 定

9.1.1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工程列入施工设计,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9.1.2 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同时应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b5E2RGbCAP 9.1.3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9.1.4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设计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p1EanqFDPw 9.2 量测内容与方法

9.2.1 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应按表9.2.1选择量测工程。表9.2.1中的1~4项为必测工程;5~11项为选测工程,应根据围岩条件、地表沉降要求等确定。DXDiTa9E3d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工程及量测方法 表9.2.1 序工程名号 称 方法及工具 布 置 量 测 间 隔 时 间 1~16d~一1~3大于315d 个月 个月 个月 岩性、结构面产状地质和开挖后及初及支护裂1 支护状期支护后进每 次 爆 破 后 进 行 缝观察或 况观察 行描述,地 质罗盘等每10~50m周边位各种类型一个断面,1~21次/21~21~3次2 移 收敛计每断面2~ 次/天天 次/周 /月 3对测点水平仪、拱顶下水准尺、第10~50m1~21次/21~21~3次3 沉钢尺或测 一个断面 次/天天 次/周 /月 杆锚杆或各类电测每10m一个锚索内锚杆、锚断面,每个4 - - - - 力及抗杆测力计断面至少做 拔力 及拉拔器 三根锚杆每5~50m一个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每个断面至 1~2次/天。少7个测地表下水平仪、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5 点,每隧道 沉 水准尺 次/2天。至少2个断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面。中线每 次/周。5~20m一 个测点洞内钻孔每5~100m围岩体中安设单一个断面,内位移点、多点1~21次/21~21~36 每断面2~(洞内杆式或钢 次/天天 次/周 次/月 11个测 设点>丝式位移 点。 计每代表性地围岩体地面钻孔段一个断内位移7 中安设各面,每断面同地表下沉要求 (地表类位移计 3~5个钻 设点> 孔围岩压力及两8 层支护 间压力钢支撑9 内力及 外力支护、衬砌内1应力、0 表面应力及裂 缝量测围岩弹1性波测1 试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各种类型1~21次/2面,每断面 压力盒 次/天天 宜为15~ 20个测点支柱压力每10榀钢1~21次/2计或其他拱支撑一对 次/天天 测力计 测力计各类混凝土内应变每代表性地计、应力段一个断1~21次/2计、测缝面、每断面 次/天天 计及表面宜为11测应力解除 点 法各种波仪在有代表性及配套探- - 地段设置 头1~21~3次/周 次/月 1~21~3次/周 次/月 1~21~3次/周 次/月 - -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9.2.2 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应有照片记载,量测记录表见附录E。RTCrpUDGiT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9.2.3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实验。当围岩差、段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它量测。位于Ⅲ~Ⅰ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5PCzVD7HxA 9.2.4 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量测工程和施工方法等确定。

9.2.5 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9.2.6 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度及离开挖面的距离确定。

9.2.7 现场量测手段,应根据量测工程及国内量测仪器的现状来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耐久、成本低、稳定性能好,被测量的物理概念明确,有足够大的量程,便于进行分析和反馈的测试仪具。jLBHrnAILg 9.3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9.3.1 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9.3.2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9.3.3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xHAQX74J0X 9.3.4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应小于表9.3.4所列的数值。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该表所列数值,或者喷层表面出现明

显裂缝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LDAYtRyKfE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表9.3.4

覆盖层厚度(m> 围岩类别Ⅳ Ⅲ Ⅱ <50 0.10~0.30 0.15~0.50 0.20~0.80 50~300 0.20~0.50 0.40~1.20 0.60~1.60 >300 0.40~1.20 0.80~2.00 1.00~3.00 注:①相对位移是指实测位移值与两测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位

宽度之比。Zzz6ZB2Ltk ②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 ③Ⅰ、Ⅴ、Ⅵ类围岩可按工程类比初步选定允许值范围。 ④本表所列数值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和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9.3.5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工程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9.4 量 测 管 理

9.4.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单位承担量测任务。

9.4.2 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dvzfvkwMI1 9.4.3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

9.4.4 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

9.4.5 竣工文件中应包括下列量测资料: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2>实际测点布置图;

(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