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地方志理论砑讨会专辑 方志 体例 与方志 初稿编写 口王远森 方志的体裁、结构和章法总 代技术编制。人物志坚持生不立 者阅读、使用志书,有利于志书 称方志体例。自古至今,方志体 传的原则,在世人物突出事迹以 功用的发挥.有利于激活方志理 例就为历代修志学者所重视。志 事系人人志”。这一规定对现代 论的探讨,有利于促进方志事业 书体例质量的总要求是门类设置 方志的体裁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表 的发展。凡能起到上述作用的序 合理,逻辑关系严密,门类领属 述。笔者认为,志书各种体裁在 就可认为符合序的质量标准。 层层相辖,叙述得当,而且要力 使用中应达到如下质量要求。 .- 凡例 求表现出各门类的相互关系,巧 (一)序 凡例是方志的编辑说明,叙 用各种手段,表达一个地方的基 序应当撰写的是当地修志特 述方志的编纂体例和著作内容。 本面貌。方志的编纂体裁要坚持 点、提示志书纲要。大约有六项 据此.凡例要求能够把方志的编 述、记、志、传、图、表、录等 内容。一是说明修志的意义、目 纂体例和著作内容交待清楚,对 诸体并用,以志为主体。结构上 的和指导思想,指出修志的必要 整个方志的编纂说明清楚。分卷 要坚持横分门类,纵述历史,归 性和重要性。二是横陈地理大势, 出版的志书凡例有通例、分例和 属得当,特色鲜明,标题简明妥 纵述历史概貌,使读者了解当地 特例之分。制定凡例的要求是, 当,特点突出。编写方法上纵述 的基本情况.引起阅读兴趣。三 要像制定法规那样仔细、认真、 史事,寓论于事,坚持用事实说 要简述修志历史,评介旧志史料, 明快、简洁、缜密、有分寸。要 话,因事系人,点面结合。章法 以反映方志编纂的延续性。四要 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 要求行文规范、统一、通畅、简 简介成书经过.记载管理经验。 凡例条文一要开门见山.简明扼 洁、朴实。 五是展示序者对该志书质量的评 要;二要抓住重点,体现特色; 一、方志的体裁与运用 价,应尽可能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三要言之成理,简捷明快;四要 现代方志的体裁形式.经历 六是提示志书内容,表述作者意 循序渐进,精益求精。 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总结 愿,要点明志书的特色特点。序 (三)概述 各地修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 应置于志书行文之首.起画龙点 概述是一部志书的总纲.为 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 睛之效。序应以记述为主,要求 全书的精华。它源于各志,又高 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三 是一篇有头有尾、结构严谨、言 于各志。现代方志,均设概述或 条规定“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 之有物、富有文采的好文章。应 总述.一些综合志的专志前还设 包含述、记、志、传、图、表、 抓住本地特点和修志历程.写得 有“分概述”或无题概述。概述 录等,以志为主体。图表采取现 虚实相生,情理交融,有助于读 独立成文,置于各专志之首。主 46巴蜀吏志・2009・6・ 』JJ地方志理论珊讨会专 辑 要是概括叙述一个地方的政治、 经济、-3c. ̄、社会、地理、军事、 之间的排比关系。各专业志还应 详略得当,做到既贯通古今,又 (八)录 现代方志的录一般包括烈士 英名录、模范人物录和附录。烈 士英名录应包括姓名、性别、籍 人物、环境等方面的总体情况. 具有统揽全局、突现地方特点、 综采众长的优点。概述的质量要 求是,是否全面介绍情况,是否 详近略远;既做到横不缺要项, 总揽无遗,又重点突出,主次分 明;既做到详人所略,补其他著 述之短,又略人所详.以省时节 事。编修专业志要注意突出专业 志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专业 特点;拟好类目,体例得当;行 业归口,避免交叉。 贯、生年时、政治面貌、牺牲年 时和地点、牺牲时所在单位、立 功情况eg-。模范人物录应包括姓 名、性别、年龄、现任职务、32 作单位、曾获何种荣誉称号等。 其他的附录,一定要有明确的收 体现了地方特色.是否统揽了全 局。在具体写法上,应做到略写 概貌,详写特点;语言要准确生 动,文笔流畅,要有文采;展望 要慎重,要求作者必须对地情有 深透的了解、认识和把握。 (四)大事记 现代方志中的大事记是用来 记载该时段内发生在本地区大事 要事的。;YZ-基本要求是:记述的 对象必须是本地区的大事要事, 各地在撰写大事记时要做到大事 不漏,要事不少。所谓大事,就 是指发生在本地区、且有重大影 响的事情,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军事、社会、自然等方面的 大事。记载大事时应把握详今略 古的原则。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政治事件应以《关于建国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 绳,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记 载大事记要坚持只记不论的原则. 以编年体为主。概括起来,编写 大事记要注意尊重历史。尊重事 实;严格选材,突出大事、要事, 一条一事,言简意赅,略详适度, 突出地方性。 (五)各专业志 志书以志为主,各专业志所 占的比重较大,专业志是否符合 志体要求,专业志的体例是否符 合标准是志书成功的关键。具体 说来,各专业志要遵循以事归类、 以时系事的原则。注意突出地方 特色,切忌按史的编排方法撰写; 专业志的篇目结构要层次分明. 科学合理,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 计和框架,是事物内部联系的外 在表现形式.它既要反映同类事 物的序列关系.又要反映各门类 (六)传 志书中的传记是用来记述本 地区应入传人物的.以记iS_翔实 的史事为主,崇尚朴素自然,采 用素描手法.也可有一定的文学 色彩。具体内容是:传主的生卒 年月和身I_2t,传主一生的主要活 动和事迹,传主主要的政治思想 和主张,传主重要的学术思想和 著述,最能反映传主思想境界和 精神面貌的言行素描,最能代表 传主品德的纪实.传主的特长。 一篇完整的人物传,应包括以上 七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是: 要把传主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 环境条件中记述,以刻画和揭示 传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要 平叙与特写相结合,既反映人物 的基本概况,又突出个性特征; 要纵横与虚实相结合。突出人物 形象,增强感染力,语言力求生 动,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篇幅要从人物实际出发。 (七)图表 现代方志应有地图、图片和 图表。其基本要求是:一部县志、 市志、省志,必须有行政区划图、 地形图、交通水利图、文物古迹 分布和旅游图等。图表的作用是 补文字之不足,应图不离文,文 以附图,图文并茂。志首应安排 本地的行政区划图和地形图等. 其他各种专业图表可以分别放于 各专业志中,运用图表一可节省 篇幅.二是便于通过图表一目了 然地把情况介绍清楚。 录宗旨。收录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能体现地方特色的资料:对专业 志具有佐证、补充.能加深志、 记、传内容的资料;具有科学研 究价值和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 的资料,具有资治、存史、教化 作用的其他资料。收录的资料必 须真实.观点必须准确.必须经 过严格筛选,考订正确。 (丸 编后记 编后记亦称后记或跋.指写 在志书后面的短文。一般是对志 书的评价、鉴定或考释等.或记 述志书编纂、刊印、出版等情况。 二、横排竖写是方志的 结构特征 横分门类,纵述历史是地方 志书最显著的结构特征之一.又 称为横排竖写。所谓横排,就是 志书横分门类层次,制订篇目, 要求以事分类,类为一志(篇、 章、节、目)。横排是对志书篇目 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竖写,就 是按照时问的先后顺序记述史事。 具体要求做到纵不断主线。如果 说“横排”是志书编纂组织者制 订志书篇目应当费尽心机考虑的 问题,那么, “竖写”则是志稿 撰写人员应当充分掌握的写作要 领。竖写是志书编纂过程中每位 初稿撰写人最重要、最关键的阶 段.也是困难最大问题最多的阶 段。从志书编纂实践来看,要想 搞好方志初稿竖写,必须抓好以 下几个环节。 巴蜀炙志・2009.6.47 JJJ地方志理论砑{寸会专辑 (一)确定好方志初稿竖写单元 方志初稿竖写单元也称竖写 基本层次或竖写基本单元,是志 思想认识问题。编纂者只有对自 己所要记述的内容有深刻的认识 这也正是我们修志的目的所在。 记述党和国家的历史如此,记述 一和准确的把握,占有丰富的原始 资料.才能较好地确定方志初稿 个地区或一项事业的历史也是 如此。 书横分门类的最后一个层次,也 是方志初稿竖写内容的开端,是 志书横排竖写的结合点,这个结 合点就是志书节或目(子目)标 题名称。前面已指出,志书体例 坚写单元。 需要强调的是.在以重大变 (二)隐时显事记述志书内容 方志初稿编写往往会出现两 种偏向:一是完全采用编年体, 化为标准划分阶段时,要以事物 变化客观时间长短为阶段。有的 志书在划分阶段的时候.为了追 要求横分门类,横排篇目,这是 指在同一个层次上。同层次门类 二是写成了总结报告。由于编年 体平均使用笔墨,逐年记述,重 求形式上的整齐,或3年,或5年, 或10年,人为地追求一致,结果 标题名称确定后.再根据事物之 间的统属关系,确定下一个层次 的标题名称,以此类推。志书的 篇、章、节、目就是按照这样的 方法设计出来的。但志书的篇目 层次不能无休止的划分下去,从 篇到章,从章到节,从节到目 ……总要划分到某一层次结束. 然后再按照最后这一层次标题所 包含的内容开始竖写,这最后一 个层次就叫做竖写单元。 例如《德阳市志・工业篇》分 设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 业、能源212业、轻纺232业、建材 工业、冶金工业、烟草2r2业、医 药2v_业等章。其中化学工业章又 分设磷矿开采、化肥、农药、树 脂魍料等节。其中化肥节又划分 为磷肥、复合肥、氮肥等目.氮 肥一目又可分为碳酸氯铵、尿素 等子目。各章、节划分到目或子 目以后不再划分层次了,目(或 子目)这个层次,如“碳酸氢 铵”、“尿素”就是我们所要说的 方志初稿竖写单元。 决定方志初稿竖写单元层次 的少与多、粗与细,要由本地区 该项事业的重要与否来决定。一 般而言,该项事业在本地区十分 重要,很有特色,其竖写 元的 层次就多、细,应列至目、子目; 该项事业在本地区虽然存在但不 很突出,很一般,其竖写单元的 层次就少、粗,列至节或目即可。 可见,确定方志初稿的竖写单元. 不仅是编写方法问题.更是一个 48巴蜀炙志・2009・6・ 要年份难以充分突出,不重要的 年份也同样记述,必然导致重点 不突出.篇幅冗长的不良后果。 总结报告虽然突出了重点,但由 于高度综合概括.没有把断限内 多年的历史写成一条线,所以反 映不出事物的兴衰起伏和发展变 化。与这两种写法相比,按照事 物发展变化的固有阶段性记述志 书内容的方法就比较好。这种写 法的好处是既坚持了志书纵不断 线的体例要求,又能突出重点, 节省篇幅。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事 物是不断变化的,但变化有大有 小。例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就是我党历史上带有标志 性的重大变化转折点。以这个转 折点为分水岭,可以把我党执政 的历史划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 段党在执政指导思想上是以阶段 斗争为纲.后一阶段则转变为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如1992年中 共十四大,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带 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转折点。十 四大之前是一个阶段.我国实行 的主要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体制;十四大之后又是一个 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从这两个例子中可 以看出,正确认识历史阶段来指 导修志,可以使志书内容泾渭分 明,重点突出,给读者以清晰明 确的印象。同时,抓住了变化, 还可以显现事物的兴衰起伏,反 映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 事与愿违.既未能划分出事物变 化本身的真正阶段,又给内容记 述造成混乱。只要发生重大变化, 长则几年、十几年;短则一、两 年.甚至几个月,都可以分阶段 记述.不要拘泥于时问长短。究 竟以多长时间划分阶段,由事物 变化的客观情况而定,也就是由 志书所记内容来决定。不以人的 主观意志为转移。 “逢变即分, 相同则合”,说的是当该项事物发 展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编纂者 就要在写稿指导思想上注意划分 阶段,并在行文上另起段落。如果 记述内容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则 应将这些内容合并为一个阶段,并 放在同一个段落中加以记述。“变 则详记,同则从略”,指的是阶段 划分之后对资料的选择取舍。反映 变化的资料要多花笔墨.详细记 述;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内容,则作 为过渡,点到为止,简略记述。 (三)写好志书内容的起点、 转折点和终点 由于竖写单元的内容是志申j 内容的基本单位,志书全部内容 是竖写单元的总和。 此,要想 写好整部志书的内容.必须首先 写好每个竖写单元的内容。写好 竖写单元的内容要从两方面下手: 一是从整体上写好起点、转折点 和终点,或称开头、发展和结尾; 二是认真写好以上三点中的典型 事例。 竖写单元的起点一般包括三 方面内容:第一是追溯历史前源, 川地方志理论研讨会专 辑 就是把与该竖写单元内容密切相 关。但在时间上却属于本轮修志 断限前的事情作简要的追溯,为 “寓观点于记述中”。这里的事实 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事例。典型 事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否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实 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以后内容的记述奠定基础.使读 者对事情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完 好典型事例,是衡量一部志书内 容优劣的重要标准。典型事例包 整的了解。在具体编写中,不一 定每个竖写单元都需要追溯。追 溯不追溯,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而 定。即使要追溯,也不能追溯得 太远太详。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含很深刻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 浓墨重彩,详加记述。起因、发 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 (二)志书断限要清楚 这是对志书记述时间上下限 的界定。必须明确告诉志书的撰 稿者和资料收集者志书的上下限, 使其明确方志的历史方位。 结果,各项要素都要齐全。记述 好典型事例的同时,还能为以事 第二是交待原因和背景,交待原 因和交待背景是两回事。当我们 记述某项事业的时候,往往需要 先交待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从事这 项事业,或根据哪些上级文件的 精神。或遵照哪位领导的指示, 或贯彻什么会议的决定,或根据 哪一方面的需要,等等。把这些 写清楚了,就和后面我们要记述 的这项事业是怎么干的,干得怎 么样等内容形成了因果关系.从 而使事情的记述做到有因有果, 线索清楚。这属于交待事情的原 因。交待背景的开头也很多。交 待原因和交代背景既有相同点又 有不同点,其主要差别就在于交 待原因是说明我们是受了谁或受 了什么的要求而从事某项212作; 而交待背景则是说明我们是受到 什么影响而从事某项工作的。 转折点是志书竖写内容的主 体部分,一项事业的发展变化和 经验教训主要是通过这部分内容 反映出来的。由于这部分内容多, 篇幅长,地位重要,始终是我们 修志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想 写好这部分内容.除了应很好地 把握事业的发展变化.并以此为 标准划分阶段外,最关键的就是 要写好各个阶段的典型事例。典 型事例在起点和终点部分也有, 但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转折点这部 分中。大家知道,志书体例要求 述而不论,编纂者有什么观点, 不能用直接议论的方法来表达, 只能用事实和数据去显示,叫 系人打下基础。现在一些志稿之 所以以事系人不好,归根结底还 是由于典型事例记述得不好。在 记述典型事例的基础上,搞好以 事系人,不仅可以体现科学发展 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可以大 大增强志书的可信性和可读性。 竖写单元的终点主要是要记 述好志书下限的现状。终点的内 容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纵 向对比,反映事业取得的成就, 要以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 写出事业是否发展了,发展到什 么程度:二是记述事业发展的影 响和贡献,用事实和数据反映该 事业发展后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三是进行横 向对比,反映事业的地位,显示 该事业已达到了什么水平,处于 什么位次。除了上述三方面内容 外,竖写单元的终点还允许在充 分记述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语言, 发表适当的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通过这样的议论。使志书观点得 到升华,加强志书用伟大的成就 激励人,用成功的经验教育人和 失败的教训警示人的作用。 三、用方志的章法指导 方志初稿编写 方志的章法是对志书编写的 基本规范性要求。概括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指导思想要明确 指导思想是一部志书的灵魂. 也是方志的时代特点。撰修现代 方志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志书文体要朴实 现代方志一般使用记叙文体, 要求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 特点、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记述 清楚,即要把人物、事件、时问、 地点、原因和结果交待清楚。现 代方志必须使用现代汉语撰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现代方志。可以 同时使用汉文和本民族文字出版。 除引用历史著述原文外,要避免 使用文言文。 (四)志书框架 志书框架应明确专业志篇章 的设置、排列顺序、各篇的内容 要素安排及有关撰写要求。志书 内容应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五)编纂原则 编纂原则是编纂过程中的一 些注意事项和必须遵守的~些原 则.如求实存真、详今略古、体 现时代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等。 (六)立传标准 即对入传人物的标准,包括 入传范围、收录内容、排列顺序, 都应有明确说明。 (七)行文规定 主要是指对撰写过程中具体 问题的规定。如对人物称谓、统 计数字、计蔹单位、纪年用法、 地名使用、行文处理、语言文字、 标点符号、专业名词及其他特殊 用词的规定。 f作者单位:德阳市地方志办 公室) 巴蜀炙志・200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