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饮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供水工程是以兴利为主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工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已建成设施的巩固和效益发挥,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利于加快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标签:人饮工程;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
农村供水工程是以兴利为主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工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已建成设施的巩固和效益发挥,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利于加快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首先来分析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的积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中国的传说和文化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文明社会中,水也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地区不同,生存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有些地区的缺水情况特别严重。日常生活用水,农作物生产用水乃至牲畜用水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农村饮水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城乡统筹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问题。积极进行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不仅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用水困扰,而且饮用水的改善也大大降低了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对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方面上也起着重大作用。
二、人饮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标准低,建设资金有限
工程建设初期,受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设计标准低,建设资金有限,导致在工程质量、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引水工程不能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和群众需求相适应。造成工程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工程效益不明显。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
泾源县各乡镇人需引水工程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工程建成后,由于责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工程建设资料、管理权限等移交不到位,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工程管理中县、乡水管单位互相推诿,工程管理粗放,造成有些下程无人管理和维修,工程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如近年修建的杨堡苗木园区灌溉工程、石咀苗木园区灌溉工程,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管理或落实但管理不到位,工程没有启用,工程建成后一直闲置至今。
2.3 群众自身素质低,工程损坏严重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群众对人需引水工程等公共设施爱护不够,对蓄水池、引水水源、管道、检查井等设备损坏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转。
三、人饮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资金投入的保证是管理的前提
任何一项工程,其管理的顺利进行都是在资金充足的保证下才得
以存在的。资金链一旦出现断裂,那么人饮工程建设中不论哪一个环节都无法继续顺利进行。尽管目前很多地区的人饮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工程建设停滞不前甚至被搁置。还有一些地区虽然顺利地完成了人饮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建设完成后,因为资金的缺乏无法继续进行工程的维护,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人饮工程的建设中。资金必须得到保证,通常情况下,国家对于人饮工程的补助资金都能够及时到位,但因为各地的省、市、县的财力情况的差异,使得很多资金无法及时到位,这样就会影响到工程推进的进程。而且由于农村很多地方道路崎岖,铺设困难,再加之住户分散,管理起来十分困难,所以进行科学的管理十分重要,而这些管理的前提就是资金的保证。
3.2 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
在上述中,提到由于征地纠纷、思想保守、小农思想等导致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来自于农民群众的阻碍。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宣讲的方式对人饮工程做好详尽的讲解,并且普及该工程建设的惠民性。特别是要指出饮用不安全水源的危害性,举出实例让农民群众能够深切意识到其危害性,并且饮用不安全水的危害已经波及到了自身的身体健康,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需要发动各村干部,村支书,积极响应,積极推进入饮工程建设。
3.3 加强管理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人饮工程建设的设计过程乃至推进过程中,让群众全程参与,了解其积极性和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要建立并完善各项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贯彻“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方针。对于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也要及时的解决。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定期维护检查,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再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工作多、人员少也是现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日常的检测,多争取水厂项目的建设。对于存在水质问题以及水源问题的厂要做出及时的处理,尤其是农村地区人饮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的提高极其重要。只有农村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各项人饮工程的建设方针,对于一些存在的隐患和
未显露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黄忠萍;红古区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11期
[2]钟国和;调整治水思路推进牧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水利;2005年04期
[3]张金芳;浅谈农村人饮工程的运行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