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降低线损的方法与措施
作者:莫玉英 刘斌
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5期
【摘要】 线损是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线损管理,是提高供电企业经营收入,实现多供少损、节能降耗的手段。线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及其它的各项电能质量的高低。本文结合实际,从线损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一、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热情 1. 加强指标管理,实行绩效量化。
由于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低压线损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就能搞好该范围的降损工作,因而要将相关联的几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一个降损小组,(如对于一个低压台区来说,将几个抄表、低压检查、装表、方案勘查、运行等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同时每个组将各自职责进行细化划分,通过“定人员、定范围、定职责、定指标”管理,就解决了责任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况,杜绝了“三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当然,要准确量化线损,基础资料必须正确、完备,一是在售电量统计管理上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户口”关系,了就是说必须保证客户所在的变压器,供电线路等档案资料必须正确,从而准确统计相应供电范围内的供、售电量和应收电费;二是建立完善的异动管理制度(如倒负荷、旁路带电量等),保证统计期内的供售电量统计准确;三是要加强科技管理,尽可能地利用营销系统或线损自动化系统来自动统计供售电量和线损率情况。 2. 建立和完善承包经济责任制。
粗放式管理中“责、权、利”不明或不配合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线损管理中如果不能突破这个管理“瓶颈”,没有公正、公平、公开的业绩考核机制,绩优者与绩劣者没有区别,员工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地调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责任感,降损工作就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线损管理也很难有起色。因而在制度中必须保证绩优者经济收入“多得”,用制度的形式,将管理责任者通过管理降低线路损失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奖励来激励员工。
二、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可分为建设性措施和运行性措施两种。 1.建设性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增加投资费用,更新改造原有设施,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快高耗能变压器的更新改造。为降低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宜选用S11系列低耗能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
(2)合理配置变压器。对于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应更换小容量变压器;对于长期处于满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应更换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一般负荷在65%~75%时效益最高。配电变压器应尽量安装于负荷中心,且其供电半径最大不超过500米。
(3)增建线路回路,更换大截面导线。根据最大负荷和相应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经济电流密度比较,如果负荷电流超过此导线的经济电流数值,应采取减少负荷电流或更换导线,架设第二回线路,加装复导线。
(4)增装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电网无功优化配置。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损耗的大小,提高功率因数,就要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应按\"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集中、分散和随器补偿相结合的方案。
(5)强化计量装置的更换与改造。用电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供电设施产权界处,并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选用86系列宽幅度电能表或电子式电能表、防窃电能表有非常可观的降损效果。它的主要优点是:①自耗小(0.3W左右);②误差线性好;③准确度高;④抗倾斜;⑤正反向计数;⑥有较强的防窃电性能。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每户电量并作为收费的依据,有利于监督、分析用电损失情况,及时消除损耗高的原因。 2.运行性措施
运行性措施是指在已运行的电网中,合理调整运行方式以降低网络的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实际操作中的主要方法有:
(1)电压的调整。变压器的损耗主要是铜损和铁损,而农网中一般变压器的铁损大于铜损,是配电网线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变压器铜损大于铁损时,提高运行电压,则有利于降损。因此及时调整变压器的运行分接头(要保证正常电压偏差),是不花钱就可降低线损的好办法;
(2)三相负荷平衡。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增加线损。这是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各相的负荷电流不相等,就在相间产生了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除了在相线上引起损耗外,还将在中性线上引起损耗,这就增加了总的线损。
(3)导线接头处理。导线接头的接触电阻一般较小,如果施工工艺较差时,接触电阻将猛增,而此处的电能损耗和接触电阻成正比,除提高施工工艺减少接触电阻的办法外,另外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在接头处加涂导电膏的办法,使点与点的接触变成面与面的接触,从而进一步减少接触电阻;
(4)加强对电力线路的维护和提高检修质量。定期进行线路巡查,及时发现、处理线路泄漏和接头过热事故,可以减少因接头电阻过大而引起的损失。对电力线路沿线的树木应经常剪枝伐树,还应定期清扫变压器、断路器及绝缘瓷件。 三、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线损管理应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体系,只有完善线损管理考核体系,实行线损分级管理,才能做好责任到人,指标分解,各负其责;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做好七项对比分析: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理论线损率与经济线损率的对比;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对比;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对比;当前水平与年平均水平的对比;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线路或设备之间、季度和年度之间、班组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
营销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确保电量在抄、核环节正确无误;制定定期抄表制度,强化动态抄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按线路同步查抄计量总表和分表,严防偷、漏、差、错等问题的发生;加大巡视检查力度,保障计量装置安全运行、正确计量,不给窃电者有可乘之机,防范违章用电行为的发生。加强需求侧管理,正确指导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经济运行。重视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季节性或临时性的配电变压器,在投运前应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事先把用电负荷准备好;在变压器投运后,立即把用电负荷调整到某一合理值,以此保证变压器的负载率最合理,效率最高,能耗最小。 结 束 语
线损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线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降低线损的工作是电力工作当务之急,我们要在今后不断采用新科技手段,利用配网自动化、数据无线远传等先进技术,提高配网降损管理水平,争创企业更大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