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对水稳材料的控制
(1)对水稳材料生产厂家的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材料厂家报批手续,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材料报验,报验内容:材料生产厂家资质及在质量监督站备案情况、生产机械的配备及生产能力、生产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以及水稳的生产业绩和质量稳定情况; (2)审批材料报验
水稳材料生产厂家获批准后,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施工单位对所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报验,材料报验单后应附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书及试配试验记录、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报告单等。未经监理审批的材料不得在本工程上使用。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取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工程师作平行检测。检查运到现场的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的均匀性。 2、对水稳基层施工的控制
水稳基层开工前必须申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并后附该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要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及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该分项工程方可正式施工;
开工前监理工程师要严格进行下承层的质量检查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测量放线,检查高程、轴线位置、宽度、纵横坡、平整度、边坡。对于高出设计标高的要求整平,清除表面杂物废料,保证水稳基层的厚度;
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必须按试验段计算的松铺系数计算松铺厚度,跟踪施工全过程,随时检查松铺厚度;
材料到场后要求施工单位按取样频率进行无侧线抗压强度自检试验和有见证试验,监理工程师按20%频率进行抽检。严格控制含水量;
严格控制碾压顺序、碾压速度和遍数,碾压顺序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碾压速度、碾压遍数要以试验段达到最佳压实度和压实厚度的
试验数据为依据;
严禁在已碾压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上找补薄层贴补。每层碾压成型后,监理要督促检查承包人洒水养生,养生期为7天,养生期间严禁施工重车通行。水稳基层施工成型后监理工程师将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二)、乳化沥青透层施工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在路面结构沥青面层之间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在水稳基层顶面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增加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同时起防水作用。如果对乳乳化沥青喷洒量和施工工艺重视不够、控制不严就可能造成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推移、开裂等质量问题。 1、以监理技术交底、例会形式向承包人介绍乳化沥青施工范围,施工要求,强调乳化沥青层的重要性;
2、严格审批乳化沥青材料,考查生产厂家,对进场后的乳化沥青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验;
3、监理要严格检查乳化沥青喷洒面,顶面清扫要彻底,不能有污染、无杂物浮料、要整洁干净;
4、水稳稳定碎石基层要保持湿润,按要求均匀洒铺石屑。洒改液前对路缘石及构造物等应适当防护,避免污染;
5、透层油、粘层油的喷洒要做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喷洒车行走速度,从而确保喷洒量的准确性;
6、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控制乳化沥青用量并且一次均匀洒布,监理可用纸板法进行抽检。 ;
7、如遇大风或雨天时,不得喷洒透层沥青。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 1、重点控制材料审批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材料报批手续,各层沥青砼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材料报验,报验内容:材料生产厂家资质及在质量监督站备案情况说明、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书及试配试验记录(含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试验)、各种原材料试验报告。未经监理审批的材料不
得在本工程上使用。 2、重点控制试验段
要求施工单位在沥青砼底面层和中面层施工前必须先做试验段。要编制一个组织严密、切实可行的试验段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试验段施工,监理工程师重点审核:施工组织安排,人员配备,运料设备、摊铺设备、碾压设备等机械组合,拟定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的控制方法,碾压方法及碾压顺序;
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过程作详细记录,随时检查压实厚度、记录碾压遍数;
试验段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对已完的试验段进行全面检测。现场取芯检测压实厚度、计算松铺系数、检测压实密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最佳密实度,检测平整度、高程、横坡;
要求施工单位写出详细的试验段总结,包括:说明、过程、数据、结论,为后续正式开工提供依据; 3、 沥青面层大面积施工的质量控制;
(1)每个结构层开工前必须申报分项开工报告附该分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要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及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该分项工程方可正式施工;
(2)正式开工前监理工程师要严格进行下承层的质量检查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测量放线,对于高出设计标高的要求铣刨找平,清除浮料,保证沥青砼面层的厚度;
(3)旧路面拉毛路段,监理工程师对拉毛过程必须全过程旁站,拉毛后的浮杂废料必须清扫干净后方可喷洒沥青粘层油,在粘层油破乳后方可施工摊铺沥青混凝土;
(4)进场材料每日要做抽提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各种指标;
(5)沥青混凝土拌合要均匀,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的现象; (6)要求材料的运输车辆要有保温措施;
(7)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全过程监理工程师要旁站,并作详细的检查记录;
a 严格控制混合料每个阶段温度:摊铺温度控制在140℃左右、初压温度控制在135℃左右、碾压终了表面温度控制在65℃以上; b 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必须按试验段计算的松铺系数计算松铺厚度,跟踪施工全过程,随时检查松铺厚度;
c 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避免用人工反复修整。在人工找补时,必须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如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
(8)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顺序、碾压速度和遍数:碾压顺序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碾压速度、碾压遍数要以试验段达到最佳密度和压实厚度的试验数据为依据;
(9)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初压:
a 本工程沥青面层施工将在明年开春,气温较低,沥青混凝土的温度降得比较快,面层施工时初压应要求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
b 压路机应从路边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c 用轮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二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d 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防止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 复压:
a 复压应紧跟初压,且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吨位不小于20T(不包括20T),宜采用25T压路机,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b 压路机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
a 终压应紧跟复压进行,碾压终了表面温度不得低于65℃,碾压机具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后碾压; b 碾压遍数不宜少于两遍,要求无轮迹; c 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d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10)严格控制施工接缝;
(11)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紧密、平顺。横接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中下层横向接缝时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各层之间接缝应错开位置;
(12)沥青砼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人员要随时检查材料温度和松铺厚度,按归定频率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试验。对碾压成活的沥青砼面层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测,同时检查承包人的各项自检试验。 (四)、路缘石质量控制 1、严格进行材料报验; 2、对生产厂家进行考察;
3、严格审核砼配合比及原材料试验,选择符合尺寸规定的预制混凝土路缘石。 安装前,按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现场复检,合格后使用。 4、路缘石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5、路缘石表面不得有峰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 6、路缘石外型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7、路缘石基础与路基同时填挖和碾压,基底要密实; 8、按设计的平面位置高程刨槽、找平、夯实后安装路缘石; 9、路缘石安装要设桩控制,直线段桩距为10-15米,曲线段为 5-10米;
10、路缘石安砌采用8㎜木板控制缝宽;
11、路缘石安装稳固、直顺、曲线圆顺,背后回填密实; 12、砌筑用砂浆应符合规范要求; 13、勾缝要密实,外表要整洁;
14、路缘石砌筑完成后按评定标准检测项目检查:直顺度、相邻块高差、缝宽、顶面高程、外露尺寸、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15、路缘石铺设监理按以下实测项目30%抽检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相邻两块高差预制铺设 2 (㎜) 相邻两块缝宽(㎜) 现 浇 宽度(㎜) 检查方法和频率 20m拉线:每20m测4处 水平尺:每200m测4处 尺量:每200m测4处 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处 1 直顺度 3 ±3 ±5 3
顶面高程(㎜) ±10 娄底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连接线改扩建工程监理部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