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分析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0月 图书馆论坛 Jbrarv Tribtme 0ct.2006 Vol_26 No.5 26卷第5期 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分析 金嘉毓 ,陈冬梅2 (1.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320;2.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063009)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超文本与普通纸质文本差异的分析,探讨了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各自的功能定位,由此对 网络时代用户进行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作出分析结论。 [关键词]网络;阅读45-. ̄;网络阅读;纸质阅读 [中图分类号]F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67(2006)05—0107—0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已经发展成为 使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 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于图书馆来说,利用互联网提供 (3)文本语言的时尚性。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 “虚 服务,一方面可以拓展文献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打破 拟”作为一种符号化、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大大超越了现 传统服务在时空的局限,使用户可以在具备上网条件的任 实实在,使得当代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规模、范围空前 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扩大,更加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这是图书馆对传统用户服务模式的发展,是信息服务工作 实际上网络已形成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文化类型,即网络文 的不断延伸和拓展。 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有无穷创造力的新时代 网络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声音和视频信息等。网络电 的全新文化,与传统文化风格迥异。特别是网络文化语言, 子文本又包括两类:电子线性文本和电子超文本。电子线 更是我们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一种现实、生动的写照。 性文本通常在一个节点的范围之内,无需链接,它的阅读 计算机网络上的流行语,如“上网”、“网民”、“依妹儿”、 方式与传统纸质线性文本的阅读方式并无多大区别,只是 “病毒”、“黑客”、“电脑盲”、“防火墙”等等,甚至近期出 阅读视线从纸张移向了计算机屏幕而已。HTML(超文本标 现的“百度一下(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表示在论 记语言)是一种描述文件结构的语言,由它定义了主要的 坛只看帖不回复)”,“顶(支持)”等等。这些网络时尚语 网上文件(网页或Web页面)的格式,HTML格式的电子文 言,与其辞典意义或一般的事物指称失去了联系,因而传 本无法编出页码,只能以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上相关的 统的词语和匹配等处理方法,在处理电子文本时效果受到 文本组织在一起,即所谓的“超文本”。电子超文本作为网 极大的影响。 络在线电子出版物最为流行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4)文本信息的流动性。网络上充满了信息流动,从 视。那么电子超文本与普通纸质文本有什么不同?对传统 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静止不变的固化信息。网络文本也总 的阅读行为和图书馆工作有什么影响呢?。 是处于流动状态,其表现形态呈现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格局。 1 电子超文本与普通纸质文本的不同 就文本自身来说,传统文本属于一种单维平面、自足封闭 性的静态结构,缺乏厚度感和立体的延展性,其信息的流 (1)文本主题的杂合性。由于电子超文本中Web页面 动有终极的边界。网络文本,尤其是电子超文本,是一种 的内容和主题相对比较松散,一个页面往往包含若干个主 具有流动性的开放式结构,它处于多维面的交叉点上,向 题。为了显示其丰富的内容,许多网站都尽可能地在其页 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具有无限大的结构空白和用户参与 面,尤其是首页中放上各种主题内容和超链接,以便于浏 创造的浩瀚空间。它有着众多的交互式开放节点,可以伸 览者各取所需,快速选择和阅读。 向其他任何地方的相关文本。它的解读还允许自由选择的 (2)文本结构的开放性。传统纸质文本的结构是封闭 节点放大,从而使电子超文本的结构呈现为个性化的变化 的,它们自我完善,彼此无关。用户在阅读一份文本时, 格局。因此,电子超文本总是处于动态之中,不会有终极 无法调用另一份文本,更不能将后者的信息纳入到当下阅 的形态。 读的文本中来。电子超文本的Web页面是以HTML语言标 (5)文本之间的非线性。电子超文本不像普通纸质文 记的文本文件,每个特定的Tag(标记)都具有特定的意 本那样,页与页之间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预先设计和组装 义,文本可以在页面的不同地方自由出现。Web页面的文 好,是固化的、线性的,阅读时逐章、逐节、逐页、逐段、 本字符缺乏普通文本中字符的属性,字符与字符之间不像 逐行乃至逐字依次通读。电子超文本无法编出页码,它采 普通文本那样联系紧密,文本各部分结构较为松散,如位 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呈现出一种非 置信息(如标题、小标题、段尾和段首等)。这样一来,超 线性状态,就像一个全息的、多维的、多重时空的交叠, 文本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的、无限开放的状态。这种开放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一份文本转到另一份文本时, 式结构,使文本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 只需用鼠标点击另一节点(或站点),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 10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0月 图书馆论坛 Librarv Tribune Oct,2006 第26卷第5期 V01.26 No.5 进行交互式的查阅,对文本进行独特的非线性的重新组合。 决问题、猎奇以及打发时间。相反,仍然通过纸质阅读来 2 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功能定位分析 电子超文本与普通纸质文本的不同已经被现代社会所 充分利用,利用图书馆与利用网络有很强的关联性,40% 的人既利用图书馆也利用互联网,75%的互联网用户也在 利用图书馆,60%的图书馆用户也在使用互联网。根据对 用户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原因的调查,利用图书馆的原因 阅读论文、专著、小说、诗歌、散文等严肃性的、品位较 高的内容,来获取知识、创造以及提升自身修养。这可能 与用户的阅读方面的文化习惯有关,也可能与两种阅读形 式的感知特点、阅读策略支持有关。 3对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策略分析 从有关阅读策略的结果看,用户在纸质阅读时,更倾 向于先浏览整体内容,然后再仔细进行阅读。这可能与书 排在前几位的是:便于利用、花费低、可以获得纸本信息 的准确性、图书馆员的帮助、用户隐私的保护;利用互联 网的原因排在前几位的是:便于获取、获得时间短、可利 用的时间长、资源范围广、不会空手而归、能对获得的信 息立即进行处理、信息的新颖性、有趣、浏览的乐趣、能 独自行事。 从阅读目的分析,一般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纸质阅读来 进行创造与提升自我修养。用户的阅读目的可以划分为四 个境界:低级(猎奇与打发时间)、中级(接触信息与获取 知识)、中高级(问题解决)和高级(创造与提升自我修 养)。如果用户需要主动寻求有用信息,拓展自己知识面, 研究问题,接触信息与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就成了他们阅 读的主要目的,这也是非常实用的目的。在这种实用性目 的中,两种阅读形式不存在显著差异。用户更倾向于通过 纸质阅读来完成创造与提升自我修养,可能是因为“高级 境界”的心理活动需要有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便利的阅 读条件、舒适的身体感受、悠闲的心境、灵活的时间、不 受外在因素干扰的感知、自由自在的联想等。然而从有关 阅读感知特点的结果看,网上阅读时往往使用户束缚于电 脑屏幕之前,受辐射的影响,眼睛觉得很累,又很容易受 屏幕上一些其它信息的干扰,因此,很难集中注意力,在 阅读的时候很难做到边阅读边思考,致使阅读水平比较低。 因此,用户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修养,往往会选择纸质阅 读。 从有关内容选择倾向性来看,在阅读小说、散文诗歌 和论文专著的时候,用户更愿意选择纸质阅读;在阅读新 闻和幽默笑话时,更愿意选择网上阅读。这在某种程度上 与有关阅读目的的结果是相吻合的。小说、散文诗歌与论 文专著的阅读往往是比较高境界的,用户阅读这些内容时, 往往不像阅读新闻、幽默笑话等一样只是停留在了解信息 或消遣的目的上,而是为了陶冶自己、解决问题或创造。 用户更倾向于网上阅读新闻,这是因为网上阅读信息量大, 新闻信息更新之快、查询检索之便捷,是其他纸质传媒 (报纸、杂志等)无可比拟的,用户坐在电脑前便可知晓 “天下事”。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屏幕来阅读幽默笑话,除了 网上的幽默笑话资源极其丰富,与用户倾向于通过网上阅 读来猎奇与打发时间(尽管两种阅读形式在这一点上没有 达到显著水平)是有对应关系的。 结合对阅读目的与内容的倾向性来看,用户对两种阅 读形式的功能存在不同的定位。当用户需要完成实用性较 强的目的(如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时,两种阅读形式都 会采用。但是,一般倾向于通过网上阅读形式来阅读新闻、 幽默故事等时效性强、资源丰富的内容,来获知信息、解 108 本具有翻阅便利的优点有关。计算机屏幕一次只能平面地 呈现固定框而的内容片断、计算机的翻阅方式很难让用户 形成对书本的整体感、立体感。而且,纸质阅读水平显著 高于网上阅读,这可能与两种阅读形式在阅读目的、内容 倾向以及感知特点上的差异有关。 从有关阅读策略的结果还可以看出,用户在阅读时并 不一定按照从头到尾的内容展开顺序来进行阅读,这个结 果对屏幕的非线性的阅读方式——超阅读有重要的启发。 用户在阅读时有与其他用户观点共享的需要,这一点网络 方便的同步(QQ、聊天室等)、异步(BBS、电子信箱等) 交流技术恰好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网络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能够满足用户拓展阅读的需要。这些结果启发人们,在人 们提出的很多有效的阅读策略中,有些策略无论是在纸质 阅读和网上阅读都可以采用,而有些是不是在网络环境下 能够更加促进用户阅读的阅读策略?人机交互界面应该怎 样更加有效地支持学习者进行这些阅读策略?这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综合所述,两种阅读形式在阅读目的、内容倾向以及 阅读策略等方面的差异是相互关联的。但是,这并不表明, 用户的阅读目的、内容倾向以及阅读策略绝对不会改变, 因为人的需求是受媒体的特点限制的,人的传统阅读习惯 是在纸质阅读环境下形成的,随着网络给人们创造出更多 的需求,只要有更便于用户阅读的人机交互界面,克服网 上阅读在感知特点上所存在的诸多限制和不适,能够提供 更有效的阅读支持,用户是会越来越喜欢这种新型的阅读 形式的,这一点对我们用户阅读行为的分析具有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余光,汪琴.世纪之交用户阅读习惯的变化[J].图书情 报知识,2005,(4). [2]韩小梅.超越阅读:文本阐释理论中的阅读范畴[J].图书馆 理论与实践,2005,(1). [3]暨群霞.大学生不良阅读心理分析与引导[J].图书馆,2OO4, (3). [4]梁建生.阅读革命一论多媒体文献对人类阅读方式的影响 [J].现代情报,2001,(4). [5]徐秀兰.论大学生用户的文化向度[J].图书馆论坛,2001, (2). [6]程鹏.c,oogl ̄网上图书馆带给我们的启示[J].现代情报, 2005,(10). [7]缪融.电子资源对高校学术用户阅读行为的影响分析[J]. 图书馆杂志,2004,(3). [8]张丽园.5种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评价分析[J].图书情报 工作,2003,(2). (下转第80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0月 图书馆论坛 Oct,2006 第26卷第5期 Librarv Tribune V0J.26 No,5 细、具体地了解对方的实力、信誉、价格水平和服务,并进行比 3,5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促进图书馆员学习进取开拓创新的 较。同时,还可以通过与这些外包商有业务往来的图书馆了解情 良好氛围 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最后作出明智的选择。 根据L文分析,图书馆实行业务外包会使图书馆员面临更大的 3,3要强化合同意识,把好外包合同签订关 竞岗就业压力,也可能降低图书馆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业务重心 首先,要明确在具体的外包业务中图书馆与外包商的法律关系 的转移也意味着对图书馆员要求的变化。因此,图书馆员必须与时 性质。因为法律关系不同,则外包合同的名称也应有所不同,图书 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开拓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作为 馆和外包商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实际情况看,图书 图书馆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图书馆员学习进取开拓创 馆与外包商的法律关系主要有:委托代理关系;合作关系;承包关 新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对因业务外包富余 系;加工承揽关系等。如果没有弄清楚具体外包业务的法律关系性 的馆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使其能按新要求重新上岗。二是 质,笼统地签订所谓外包合同,将导致图书馆和外包商的权利义务 要科学设置图书馆内部机构和岗位,做到人员的合理搭配,使人尽 不确定,为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所以,要界定具体外包业务的法 其才,这是发挥馆员聪明才智,激发个人潜能的前提。三是要制定 律关系性质,在此基础上再签订具体的合同。 保护创新成果的规章制度,对馆员的创新成果给予确认和保护,对 其次,要注意签订书面外包合同。据了解,目前图书馆的图书 符合法律规定可以申请专利权或者进行著作权登记的,应当在经费 购入方式大多是采用口头形式的合同,这会使得图书馆与供应商之 间的权利义务很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取证困难,不易分清是非 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对于有实质贡献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贡献的 和责任。因此,为了有效开展业务外包,建议要签订书面的外包合 大小、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可 同。 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再次,要完善外包合同条款。为了约束外包合同双方,依法维 [参考文献] 护各自的利益,要注意完善外包合同条款。一个完善的外包合同至 [1]安慧芹,王立荣.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刍议[J].图书馆, 少应包括以下条款:(1)具体的外包范围或种类;(2)外包价格; 2003,(5):74—75,78. (3)期限,包括完成外包业务的期限、验收期限、付款期限等; [2][3]李海萍,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方式浅议[J].图书馆 (4)质量要求;(5)解除、终止合同的条件;(6)违约责任;(7) 论坛,2003,(8):156—157, 争端解决方法等。 [4]陶国清,李德跃.采编业务的社会化与采编部门的功能扩展 3.4加强对外包商及其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12):3O 外包商及其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对外包业务的服务 [5]李豪,基层图书馆采编工作社会化初探[J].图书馆论坛, 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外包商及其人员的诚信教育 2003,(1):79—8l, 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了解和熟悉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特 [6]刘春杰.关于图书馆业务外包利弊的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 点,了解图书馆对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对 刊,2005,(3):65—6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让他们提高诚信意识,形成崇高的 [7]李德跃.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手册[J],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 职业道德观念,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 社.2004:193, 切”的职业形象,以文明、热情、优质的服务, 8j为我国的教育事 [8]李玲,杨桂珍,图书馆物业社会化管理初探[J],图书馆建 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设,2004.(3):92. On the Outsourc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Business HUANG Run—fen (Library of Guml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Institute,GuangzhOU 51026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outsourcing of library business,mllay ̄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in library business outsourcing. Key words:university;library;business outsourelng [作者简介]黄润芬(1966一),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05—10—18 ”十”十”十”+一+”+”+”十一+”+”+”+ 一0* (上接第l08页) Behaviour Analysis of Web Reading and Paper Reading in W.eb Age JIN Jia—yu CHEN Dong~mei (1.The Library of GumlgDong University fo Business,GuangZhou 510320,China; 2.The Library of Hebei Poltyeelmie University,Tmlgshml 063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csusses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fo web erading and paper read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ce between electronic hypertext and pa— epr text,thus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se two reading behaviour. Key words:web,reading behaviour,web reading,paper reading [作者简介]金嘉毓(1960一),女,副研究馆员,广东商学院图书馆报刊部主任,发表论文20多篇。 [收稿日期]2OO6—06—02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