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题
1、寄赠吴门故人(汪琬)
遥羡风流顾恺之①,爱翻新曲②复残棋③。 家临绿水长洲苑④,人在青山短簿祠⑤。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⑥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⑦满鬓丝⑧。
①顾恺之:东晋时无锡人,博学多才。②翻新曲:谱制新乐曲。
③复残棋:下棋老手在棋枰上棋子完局后,能再摆出原来某一阶段的残局。 ④长洲苑:在苏州西南,春秋时吴王阖闾游猎处。
⑤短簿祠:《吴郡志》:“短簿祠在虎丘云岩寺。寺本晋东亭献穆公王殉及其弟珉之宅,殉居桓温征西府时号‘短主簿’,俗因以名其祠。”
⑥“芳草”二句:写春季景物。浴蚕,《农政全书》:“二月十二日浴蚕,以菜花、野菜花、韭花、桃花、白豆花揉诸水中,而浴之。”⑦蹉跎:白费时间。⑧丝:借指白发。
2、鹦鹉①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②,养得经年嘴渐红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④,鸟忆高飞意不同⑤。 应似朱门歌舞妓⑥,深藏牢闭后房中⑦。
①鹦鹉:也叫“鹦哥”,羽毛颜色美丽,嘴弯似鹰,舌圆而柔软,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古时官宦权贵之家多有饲养。
②陇西:泛指甘肃一带。陇西盛产鹦鹉,唐皮日休《哀陇民》诗云:“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陇,即陇山,横亘于陕西甘肃交界处。江东:即江南。
③经年:一年以后,或多年以后。嘴渐红:鹦鹉小的时候嘴不红,长大后,逐渐变成红色。
④怜:爱惜。巧语:指学会人说话。⑤鸟:指鹦鹉。意:心思,志向。 ⑥朱门:指富贵人家。因这些人家的大门都是用朱漆涂饰的,故称朱门。歌舞妓:指富贵人家蓄养的歌伎舞女。⑦牢:束缚。 3、览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4、阮郎归 司马光
渔舟容易①入春山②,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③,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④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①容易:指轻易②春山:则暗示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
③绮窗:雕花的窗户。纱幌:薄纱窗帘。朱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④整:治理,准备
5、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①。尽日②凭③阑④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⑤正清秋。 笛声依约⑥芦花里,白鸟⑦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⑧寒。 ①西湖:即今杭州西湖。②尽日:整天。③凭:靠着。④阑(lán):横格栅门。 ⑤岛屿: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岛。⑥依约:隐隐约约。⑦白鸟:白鸥。
⑧水云:水和云融为一起,淡蓝乳白相间,给人清凉爽快之感,这里指西湖秋
天的景色。
6、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市,莫将簪弁胜荷衣。 7、栖霞山夜坐 灵一
山头戒坛路,幽映雪岩侧。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 松风静复起,月影开还黑。何独乘夜来,殊非昼所得。 8、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①。 高梧一叶下,空斋②归思多。 方用③忧人瘼④,况自抱微痾⑥。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⑦。
① 星河:银河。②空斋:萧条的居室。③用:因为。
② ④人瘼(mò):即民瘼,民生疾苦。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 ⑤微疴:小病。⑥颜鬓:容颜,鬓发。⑦蹉跎:虚度年华,指衰老。 9、石门岩上宿① (南朝)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②,畏彼霜下歇③。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④。 鸟鸣识夜栖⑤,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⑥,殊响俱清越⑦。 妙物莫为赏⑧,芳醑谁与伐⑨?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⑩。
①一作《夜宿石门》。诗中写夜宿石门时的所见所闻,并流露出孤高落寞的情绪。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嵊县。
②“朝搴((qiān千)”句:袭用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句意。搴,取。③歇:衰竭。④弄:玩。
⑤识:知。⑥异音:不寻常的声响,指美妙动听的天籁。至听:极为动听。 ⑦殊响:与\"异音\"同义。清越:清澈嘹亮。⑧妙物:美好的景物。⑨芳醑(xǔ许):芳香的美酒。伐:赞美。
⑩“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诗中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绪。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晞发,晒干头发。 10、榆溪道上 欧阳玭
初日在斜溪,山云片片低。乡愁梦里失,马色望中迷。涧底凄泉气,岩前遍绿荑。非关秦塞去,无事候晨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