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6(附答案)

来源:九壹网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带刺的朋友(节选)

①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②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就看见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出来散步了!

③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鸣鸣”地哀叫着溜走了。 ④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咬刺猬——无从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它的嘴正滴着血呢。

⑤“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别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⑥“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1)文中“甭说”这个词语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替代?( ) A. 没有说。B. 可以说。C. 不用说。 D. 不能说。 (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

(3)面对大老黑的进攻,刺猬是怎样应对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___。

(5)从文中看,下面哪一项不是“我”对刺猬的感情?( ) A. 钦佩。 B. 称赞。 C. 喜爱。 D. 讨厌。

三年级答案: (1)C

(2)刺猬吓退大黑狗

(3)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4)身上的刺 (5)D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答案: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热切地等待着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汉白玉国旗基座周围,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有列队整齐的学生和解放军战士,有来自祖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兄弟,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归来的华侨。人们聚集在这里,静静地等候国旗升起的时刻。 来了,国旗的卫士们来了!36名威武的护旗手排成整齐的方阵,从天安门城楼大门里走了出来。气宇轩昂的执旗手扛着五星红旗,左右是两名挎冲锋枪的护旗手,他们走在方阵的最前面。跟在方阵后面的是60人的军乐队。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跨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来到广场的旗杆下。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嘹亮的乐曲声在天安门上空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飘然展开,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中充满了自豪。一秒,两秒……两分零七秒,国旗升上了旗杆顶端,太阳也跃出了地平线。国旗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熠熠生辉。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仰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结合短文填词语。

( )的晨雾 ( )的乐曲 ( )的步伐

2.观看升国旗的有哪些人?用“——”在文中画出来。 3.国旗卫士们排着怎样的队伍前进?

4.判断对错。

(1)战士们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来到旗杆下。( ) (2)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长是两分零七秒。( )

三年级答案:

1.淡淡 嘹亮 整齐有力

2.画出:其中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有列队整齐的学生和解放军战士,有来自祖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兄弟,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归来的华侨

3.执旗手扛着五星红旗,左右是两名挎冲锋枪的护旗手,他们走在方阵的最前面。后面是护旗方队,跟在方阵后面的是60人的军乐队。

4.(1)× (2)√

小玩具

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了一套西游记人物小玩具,里面有孙悟空、唐僧(sēng)、猪八

戒(jiè)和沙和尚,都是用泥做的,真惹人喜爱。

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头上戴着一顶小红帽,两手叉腰里,神气地坐在石头上,好像在说:“我是美猴王!”唐僧的耳朵垂肩,双目紧闭,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双手合掌,好像在念经。猪八戒的耳朵大大的,像两把扇子。他头上戴着一顶和尚帽,双眼笑得眯成一条缝(fèng)。他的肚子圆鼓鼓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贪吃的家伙。沙和尚的眉毛很粗,下巴长满黑胡子,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看上去很老实。

爸爸送我的礼物真有趣,我很喜欢它们。

(1)在短文中找一个最能代表这几个人物特点的词,写出来。 孙悟空________ 唐僧________ 猪八戒________ 沙和尚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 ________像________。

(3)你读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年级答案:

(1)神气;微笑;贪吃;老实

(2)天上的月亮;一个大圆盘一样悬挂天空。 (3)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②“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语段①写了铁罐对待陶罐的态度十分_______,它认为陶罐会____________,自己却会____________,什么也不怕。 (2)陶罐对铁罐却很友好,这从语段②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语段②写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再写一写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 铁罐: 明白的道理:

三年级答案:

(1)傲慢 破成碎片 永远在这里

(2)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3)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 明白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不能骄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