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

一、填空题

1小麦属于( A )。

A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 C纤维作物 D油料作物 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B )

A高温条件 B低温条件 C高压条件 D低压条件 4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 D )

A送嫁肥 B分蘖期 C穗肥 D粒肥 6根外追肥是( D )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 7耕地的目的( D )

A改良土壤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抗旱保湿 8深松的深度( C )

A 10—20厘米 B 10—30厘米 C 30—60厘米 D 60—90厘米 10秋施肥是( A )。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叶面肥 11中耕的目的是( A )。

A松土除草 B增加土壤酸性 C增加土壤碱性 D加深耕层 14尿素必须在( C )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 B高压下 C密封下 D常温下 19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A )。

A早熟早稻组 B晚熟晚稻组 C中熟中稻组 D晚稻中稻组

2

作物栽培学

27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C )

A 40% B 50—60% C 65—70% D 80%以上 42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 A )。

A减数分裂盛期 B穗轴分化期 C花粉充实完成 D抽穗期 43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A )。

A稻麦两熟 B麦=大豆-晚稻,三熟制 C麦-稻-稻 D油-稻-稻 46粳稻稻谷发芽朗朗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 B )。

A 25% B 30% C 35% D 40% 49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B )。

A一样 B比早稻强 C比早稻弱 D相差不大 56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 D )。

A 6个时期 B 7个时期 C 9个时期 D 8个时期 58 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 C )。

A分蘖盛期 B分蘖末期 C拔节期 D幼穗分化期 60水稻的种子根有( A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7 稻穗为( D )

A肉穗状花序 B复穗状花序 C总状花穗 D圆锥状花序 68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 A )时,就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 A 2—4ppm B 3—5ppm C 4—6ppm D 5—7ppm

3

作物栽培学

85 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度的复种制度为( B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88( B )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89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C )。

A转化率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净生产量 90( A )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 B单穗粒数 C种子千粒重 D颖花数 91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D )。

A水稻 B马铃薯 C甜菜 D大豆 92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B )

A光合作用 B补偿能力 C相互抑制 D相互促进 93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D ) A种植密度 B水肥供给 C病虫危害 D环境条件 94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C ) 。

A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99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 B )

A生物防治 B农业防治 C物理防治 D植物检疫 102 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 C )。

A灌溉 B增施化肥 C增施有机肥 D耕地 105 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是( B )

A绝对的 B相对的 C随便的 D不确定

4

作物栽培学

106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 C )特点。 A季节性 B地区 C复杂性 D变动性 107 ( D )属于养地作物。

A水稻 B玉米 C甘薯 D大豆 109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B )

A微团粒结构 B团粒结构 C块状结构 D片状结构 226 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 B )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单作 228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 A ) A耕翻 B耙地 C中耕 D旋耕 229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B )

A玉米 B水 稻 C烟草 D蒜苗 230以上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D )

A大豆 B水稻 C谷子 D中棉 232( B )属于冷凉作物。

A小麦 B亚麻 C大麦 D油菜 233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A )

A矮壮素 B生长素 C多效唑 D缩节胺 241 种植绿肥属于( C )养地途径。

A物理的 B化学的 C生物的 D工程的 242( D )最不耐连作。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烟草

5

作物栽培学

243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C ) 。

A海岛棉 B中棉 C陆地棉 D草棉二、多项选择题

71我国的野生有( B C E )。

A粳型野生稻 B药用野生稻 C疣粒野生稻 D籼型野生稻 E普通野生稻

3水稻的产量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的( A C D E ) 。

A有效穗数 B亩茎蘖数 C结实率 D千粒重 E每穗颖花数 4稻米的品质是个综合概念,通常包括( A C D E )

A碾米品质 B商业品质 C蒸煮及食用品质 D营养及卫生品质 E外观品质 5 稻茎的功能( A C E )。

A支持 B吸收 C贮藏 D保护 E输导 6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 B C D E )。

A影响土壤肥力 B影响农田小气候 C改良土壤 D固定流沙 E保持水土 7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 B C D E )。

A植物的形态结构 B植物的生理类型 C温度 D气流 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8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 B )。 A植物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 B苗期 C花芽分化期 D开花期 E授粉期

6

作物栽培学

9 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B C E )。

A细胞间隙结冰 B水分代谢失调 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 D原生质被撕裂 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10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 B C D E )。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 C大气污染 D生物污染 E农业污染 11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 B C D E )。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D地下灌技术 E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12露地育苗主要有( A B D E )。

A湿润育秧 B阳畦育苗 CD营养钵育苗 E方格育苗 13 表土耕作的主要方法有( A B C D E )。

A耙地 B耢地 C镇压 D14 常可将马铃薯的茎分为( A B E )。

A地上主茎 B匍匐茎 C地下茎15粮食作物的产品品质可概括为( B C D E )。

A碘价 B信用食用品质 C营养品质 D三、判断题

1玉米是三碳作物。( 错 ) 3美国大豆产量最高。( 错 ) 4间作就是套作。( 错 )

膜上灌技术 工厂化育苗 作畦 E起垄 地上分枝 E块茎 加工品质 E商品品质 7

D作物栽培学

5大豆的根系是直根系。(对) 8水稻经济系数0.5。(对) 10基肥就是追肥。(错) 12水稻选种用比重选择。(对) 14飞机不能播种。(错) 16水稻具有感温性。(对) 17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对) 18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

20小麦播在冰上,死在为火上。(对) 21全国春油菜比冬油菜面积大。(错)

24黑龙江种植的大豆大多是有限结荚习性。(错) 25棉花要及时摘心,增加产量。(对) 26大豆的含油量比油菜高。(错) 27花生是根系结果。(错) 28烟草属于烟草科。(错) 29甜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错) 30甜菜块根越大,含糖量越高。(错)

34根据最小因子律,养分过高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错)

35两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成行间隔种植称为混作。(错) 36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是免耕法的原理之一。(对) 37水稻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10度。(错) 42同一作物的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叶数少。(错)

8

作物栽培学

38将速效化肥按一定深度溶解于消遣,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的施肥方法称为根外追肥。(对)

43农田管理制度是耕作制度的核心。(错)

46单作与套作的区别是间作共生期长,套作花生期短。(对) 47小麦和水稻的种子萌发对最低温度的要求相同。(对)

50作物影响土壤具双重性,即一方面消耗土壤养分,另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错) 51光免耕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持土壤结构,延缓作物衰老。(错) 52作物产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大。(错)

53无机农业耗能多、污染重,但土壤培肥效果好。(错) 54移栽作物的根系由主根和不定根组成。(错) 56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标准是绝对的。(对) 57矮秆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秆品种低。(错) 58早熟品种经济系数较晚熟品种高。(对) 59 C4作物同化物运输能力高于C3作物。(对)

60超高产条件下,水稻的增产策略是增大叶面积。(错) 63烟叶烟碱含量随叶位长高而增加。(对)

64禾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趋势。(对) 65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期气温升高而增加。(对) 66油菜氮肥施用过多时会导致芥酸含量增加。(对) 70需水临界期较短的作物抗旱性较强。(对)

72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支配。(对)

76作物生殖生长要求的温度三基点要高于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三基点。(对)

9

作物栽培学

78作物一生保持高根冠比是高产优质的基础。(对)

79长期少免耕,土壤表层养分富化而下层养分贫化,作物易早发早衰。(对) 83通过施肥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但很少能影响蛋白质的组成。(对) 84作物抗涝性的差别主要在于地上部分向根系供氧能力的大小。(对) 8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在作物生长中期。(对) 四、填空题

3 促进颖花数增加的措施必须在( 枝梗分化期和颖花分化期 )发挥作用,减少颖花退化的措施必须在( 减数分裂期 )发挥作用。

5 稻田耗水量由( 叶面蒸腾、 科间蒸发、 渗漏 和 地表流失 )四个部分组成。 6 丁颖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 粳 和 籼 )两个亚种。

9稻米淀粉的性质,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 粘稻 和 糯稻 )两个类型。 10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 普通野生稻 )是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

12水稻产量的基本因素是(单位地面积的穗数 、 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和 千粒重)。

17水稻的粒重是由( 谷壳的体积 和 胚乳的发育 )两个因素决定。 20水稻品种按其穗型特征可分为( 大穗型 和 穗数型 ) 两大类。

21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可分为( 源限制型、 库限制开进 和 源库互作型)三类。 27水稻种子催芽的过程可分为( 高温破胸、 适温齐根芽 和 低温炼芽 )三个阶段。

29水稻种子浸种的目的在于使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获得种子萌发的适宜水分条件。其吸水过程可分为( 物理吸水 、生化吸水 、 生长吸水)三个阶段。

10

作物栽培学

31提高稻田氮肥的利用率,重点应减少( 脱氮 和 挥发 )损失。

33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它们分别为(普通栽培稻、非洲栽培稻)。 37移栽水稻一生的生育时期可划分为:( 秧苗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抽穗结实期 )。

38积温分为( 有效积温 和 活动积温 )。

46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的不同,主要是( 营养生长期 )的差异。 50水稻的根系属于( 须根系 ) ,由( 种子根和不定根 )组成。 51稻叶分为( 芽鞘、不完全叶 及 完全叶 )的3种形态。

54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 23度 或 高于35度 ),花药开裂就要受到影响。

55水稻的产量包括2个概念:一是( 生物产量 ),二是( 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在生物痢疾的比重,称为( 经济系数 )。

58增加每穗子颖花数有两个途径:( 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 , 二是减少颖花退化 )。

59稻谷的粒重是由( 谷壳的体积 和 胚乳发育好坏 )两个因素决定的。 62根据水稻的源库特征,可以将品种分为( 源限制型 、 库限制型 和 源库互作型 )三类。

64我国对稻米品质的评价从( 加工、 外观、 蒸煮 与 食味 、 营养 及 卫生品质 )等方面进行评鉴。

65稻米品质的优劣既受品种的( 遗传背景 )控制,又受到( 气候、土壤 )等环境条件以及( 栽培因素 )的显著影响。

66在气候因子中,( 温度 )是影响米质最重要的因子,( 光照 )是仅次于温

11

作物栽培学

度的气候因子。

68秧苗的主要类型有:( 小苗 、 中苗 、 大苗 、 多蘖壮秧 )。 70决定播种期的因素主要有( 气候条件 , 种植制度 和 品种特性 )。 71在催芽过程中要求严格掌握温度,防止高温“烂包”。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高温破胸 、 适温剂量根芽 、 摊晾炼芽 )。

72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 密封期 、 炼苗期、 揭膜期)。

74烂种指播种以后,种谷不发芽就腐烂。其原因有:( 1种子发芽力低、 2浸种时吸水不充分,影响了发芽率和发芽势、 3催芽时“烧包”或播种后“落泥”过深、 4播种过早,或播后无保温措施,特别是胀谷直播时,遇低温发生烂种)。

75烂芽包括( 芽干 、 烂根 、 烂芽 )三种。

76死苗可分为( 急性青枯死苗 和 慢性黄枯死 )两种。

79目前生产上栽插秧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手工拔秧插秧、 2人工铲秧栽插、3机插秧、 4抛秧)。

101水稻生产上常把主茎拔节前 15天 作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107作物栽培学是研究( 作物、 环境、 措施 )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118作物栽培的特点是指( 实践性 、 综合性 、 地域性 、 季节性 、 连续性 、 商品性 )。

119粮食作物主要包括( 禾谷类作物 、 豆类作物 、 薯类作物 )。

120经济作物主要包括( 纤维类作物 、 油料作物 、 糖料作物 、 嗜好作物 )。 121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多层次、多茬口、多作物复合种植,充分利用

12

作物栽培学

( 空间 、 时间 、 光 、 热 、 肥 、 水 )资源的种植技术。 123农作物的生育期是指从( 出苗 )到( 主产品成熟 )所经历的天数。 128土壤耕作技术可分为( 基本耕作 、 表土耕作 )。

131优良的种子应具备以下标准:( 生活力强 、 粒大饱满 、 整齐度高 、 纯净度高 、 无病虫子害 )。

133我省水稻秧田的播种时间一般为( 4月10日 到 4月20日 ),苗棚内的地面温度达( 11.5度 )以上开始播种。

142 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 白色 ),底色为( 绿色 );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 绿色 ),底色为( 白色 )。

150 限制光合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西部地区是( 水分不足 ) ,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是( 低温 )。

153棉纤维品质由纤维长度、( 细度 )( 强度 )决定。 154按收获季节分,可将作物分为( 夏收作物 、 秋收作物 )。

158我国耕地资源中存在的总量主要是耕地( 数量 )减少和耕地 ( 质量 )降低。

161对大多数作物而言,可以通过降低储藏环境的( 温度 与 湿度 )来延长种子寿命。

163 1935年,前苏联的( 瓦维诺夫 ),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地,认为( 中国 )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

168按照国内外现有的观点,作物栽培的目标是高产、( 优质 )、 高效 、( 安全 )、 生态。

13

作物栽培学

171有关施肥制的理论有( 有机农业 、 无机农业 、 有机无机结合农业 )。 178( CO2、 CH4、 N2O)是三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179播种用的种子要求纯度达( 96% )以上,效度达 95% 以上,发芽率达( 90% )以上。

181育苗方式很多,按照利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 露地育苗、( 保温育苗 )和( 增温育苗 )。

182根据肥效方式,可将肥料分为( 直接肥料 和 间接肥料 )。 183根据来源,可将肥料分为( 农家肥料 与 商品肥料 )。 184根据化学组成,可将肥料分为( 有机肥料 和 无机肥料 )。

185根据化学反应,可将肥料分为( 酸性肥料、 中性肥料、 碱性肥料 )。 186根据肥效快慢,可将肥料分为( 速效性肥料 和 迟效性肥料 )。 187常见的3种土壤基本耕作方式是( 耕翻 、 深松耕 、 旋耕 )。

189生物固氮化可以分成3种类型:( 自生固氮 、 共生固氮 、 联合花生固氮 )。 190作物诊断应包括对“ 环境 ”和“ 作物 ”两方面的诊断。 三、名词解释

2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的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以根据作物形态特征的变化,具体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0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即作物产量达到充分发挥时所能得到的产量。

14抗寒性锻炼: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或低

14

作物栽培学

温驯化。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25 返青、返青期:(返青:水稻插秧后,由于秧苗根部受伤,上下水分平衡失调,叶片萎蔫,叶色发黄,待新根长出后,才逐渐恢复生长,这种现象学称为“返青”。)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生长,称为返青期。

26 离乳期:第三完全叶抽出时胚乳的养分基本耗尽,此时秧苗抗寒力下降,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减弱,此时期即为离乳期。

58作物化学调控技术: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手段,调节和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67生物学零度: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 111结实率:饱满谷粒占总粒数的比例。

116 基因中心学说:起源中心,物种的遗传变异最丰富,基因最丰富,并且显性基因多,离中心越远,显性基因越少。

118 人口抚养能力:一定面积耕地能够抚养人口的能力。

120 有限生长型作物:开花期后营养器官移植的生长,发育终止的作物。 121 无限生长型作物:开花期后营养器官移植的生长,发育换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长期并存的作物。

124 绿色食品: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分为两个等级,

15

作物栽培学

即A级和AA级。

135 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花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

136 叶龄模式:以叶龄为基准,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叶龄模式和栽培技术叶龄模式。

138 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148 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150 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155 够苗期: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时期或叶龄期。

156 糊化温度: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

157 同步灌浆、异步灌浆:同: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少,或同时启动。异: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大。 158 胶稠度:米粉充分糊化形成米胶特性。 165全生育期: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167 水稻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打桩标准,促进先

16

作物栽培学

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168水稻直播栽培: 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

170 腾发比、腾发量:比:蒸腾量与科间蒸发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量: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称腾发量。

171 脱氮损失:在淹水条件下施入的氮素经消化与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 172 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塲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来看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

175 心白:在籽粒充实过程中,米粒中心部因距离背部疏导组织和周边运输组织较远,易导致充实不良,在籽粒失水后淀粉粒间产生空隙,形成对光线的折射,从而形成中心不透明的白色部分,成为心白。 176 秧龄:一般指水稻从播种到拔秧田日数或叶龄。

177 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

180 叶枕距、颖花根活量:叶:指稻麦类作物倒1叶和倒2叶叶枕上下间的距离,倒1叶未抽出时为负,抽出后以正值表示。颖花:抽穗期单位根活量(根量与活力)承载的籽粒数(重)。

183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农民称之为“秧荪稻”、“二道谷子”、“抱荪谷”、“二抽稻”等。 185 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与稻谷重量的百分率。

17

作物栽培学

195 换茬、前茬(换茬:在同一块地上,倒换种植不同的作物。它是不定期、不规则的,只考虑前后茬的关系,而没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长远观点上来安排茬口),在某一种作物前种植作物叫前茬,亦称前作,反之后作。

196 迎茬、茬口特性:(迎茬:同一块地上,隔年种植同一作物。)指栽培某一种作物后封的生产性能。

201 散粉期(开花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开始散粉的日期。

202 吐丝期、成熟期:(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的时期。)全区有50%的植株苞叶变黄,籽粒硬化的时期,子粒剥掉尖冠出现黑色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子粒经过干燥脱水变硬呈现显著的品种特点。

203 可见叶数、展开叶数:(可见叶数:指叶尖露出叶心达1厘米以上的叶片总数。)指叶片充分展开的叶片数(整数)四上展开叶上面第一未展开叶的展开部分(小数)。

208 双低油菜:指低芥酸(1%以下)、低硫代葡萄糖苷(每克菜子饼含30umol以上)。

211 见展叶差:可见叶片数与展开叶片数之差。

213 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5节或以上的腑芽萌发生长而成。 227 寒害:零度以上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冻害:零度以下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233 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41节水灌溉、调亏灌溉:1好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减少水分

18

作物栽培学

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浇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2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亏水锻炼,达到节水增产、性状品质的目的。

243 用地、养地:1种植作物,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被消耗,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障碍因素增加。2将养分归还给土壤,重塑土壤结构,消除土壤障碍因素。

244土壤耕性、宜耕期:在土壤耕作过程中,土壤物理机械特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综合反映。宜耕期:即宜耕范围,指适宜于耕作状态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245 施肥制:是一个生产单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肥料来源和种植制度的要求而采取的肥料结构、统筹相应的施肥技术体系。

248 作物设施栽培:就是利用地膜覆盖、温室等设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

249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明显过高的现象。

250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营养液与基质栽培作物的方法。

251 作物生长诊断:是在俄麦区的特定时期、采用特定技术、针对特征性指标对作物的生长状态做出评价,为作物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技术调整提供依据的一种栽

19

作物栽培学

培技术环节。

四、问答题 1、根的功能?

答:1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类。 3储藏物质。

4合成植物激素等物质。 6、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1积温是作物对热量要求的一个指标。 2根据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别。 3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制度。 4物候预报和作物产量预测。 7、连作的危害?

答:1导致某些土传的病虫害严重发生。 2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 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料利用率下降。

4过多消耗土壤中某些易缺营养元素,影响土壤养分平衡,限制产量的提高。5土壤积累更多的有毒物质引起“自我毒害”的作用。 15、提高结实率的途径? 答:1选择适宜品种,力争早栽。

20

作物栽培学

2合理密植,培育键株。

3控制颖花数,第一苞分化期不追肥。

4追齐穗肥。 5抽穗前后,灌浆后期不追肥。 12、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答:1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培育大穗。

2高速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变短。 3改善植株碳、氮代谢,使茎消防中同化物储存量增加。 4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

晒田技术: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来确定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 17、防止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

答:1抗病育种。 2建立马铃薯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 3实生种子和实生苗的利用。 4治蚜防病。 5淘汰病株病薯。 6调节播种期和收获期。 19、云南蔗糖业存在的问题?

答:1甘蔗生产基础条件较差。 2甘蔗生产科技水平不高。 3制糖企业甘蔗原料不足。 4甘蔗糖料加工产品单一。 22、甘蔗抗旱栽培技术?

答:1选用良种,配套良法。 2蔗地深耕,重施基肥。 3深沟栽培,合理密植。 4中耕除草,蔗地覆盖。 24、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答:1玉米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2玉米有良好的品质(营养、商业、加工、食品)。

21

作物栽培学

3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医药原料。 5玉米是适宜于多熟制的作用。 26、高产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答:1土层深厚,团粒结构好。 2土壤疏松,透性好。 3有机质含量丰富。 4 PH值适中。 27、玉米施肥的原则?

答:1施足基肥,用好种肥。 2轻施拔节肥。 3重施穗肥。 4适当施用攻粒肥。 5根据情况,使用朹外施肥。 31、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

答:1采用高产、抗病、耐肥、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增施肥料,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作物培育肥力。 3扩大灌溉面积,改进灌溉方法。

4合理密植,化学除草,使用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 5提高机械化程度,实行田间作业自动化。

35、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答:1作物高产生育规律与机理研究。

2作物生育各期综合诊断内容、方法及原理研究。 3关于栽培措施调控原理和合理应用的研究。 37、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

22

作物栽培学

答:1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很困难)。

2方法:(1)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2)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 (3)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 (4)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38、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答:1作物的生长是量的增加,而发育是质的变化。 2发育是生长的前提,生长又是分化、发育的基础。

3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因此,生长和发育是交替进行的。

4二者存在矛盾:(1)若养分过多,作物生长过旺,枝叶繁茂,致使花芽分化缓慢,花芽数量少,严重时花器官也可转为营养器官,不利作物的发育。 (2)若养分过少,作物生长不良,受到明显抑制,作物花器或果实数量和质量都会降低,也会抑制作物的发育。

41、种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打破的措施?

答:1原始休眠: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二次休眠:由于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而引起自我调节的休眠状态。

2原因:(1)胚的后熟:包括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打破措施有层积法、变湿处理、激素处理。

(2)硬实引起的休眠: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和机械约束作用。打破措施有机械磨伤种皮或者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

(3)发芽的抑制性物质存在引起的休眠: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打破措施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种子处理和清水冲洗。 52、我国的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3

作物栽培学

答:1高产超高产事例年年有,便真正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步步实现而获得者为数较少。2高产纪律出世后,能在同一块地保持两至三年者几乎没有,且能总结出的高产经验移植到别的地块别的地区成功率极低。 48、温度三基点的特征?

答: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的三基点。在最适点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发育得最好,当温度处于最低点或达到最高点时作物沿能忍受,但生命力降低。如果温度在最低点一下或最高点以上,则作物开始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当供试品种、试验条件改变时,三基点的温度常有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51、我国在作物栽培科学的理论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建树? 答:1总结出了一套栽培壮苗的技术原理。 2总结出了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 3提出了实现高产群体合理结构的理论。

4从高产长期模式出发,提出了模式化栽培理论。 53、积温在作物生产中的含义和意义各是什么?

答:1含义:指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期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是研究作物生长发地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2意义:(1)分析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规划种植制度。 (2)积温是分析引种或推广的地区依据。 (3)可以利用积温预报作物的生育期。

(4)负积温的多少有时可以作为低温灾害的指标之一。 92、田间鲜叶(烤烟)成熟的判断依据有什么?

24

作物栽培学

答:1叶由绿变成黄绿。 2主脉变白发亮,支脉褪青变白。 3叶尖下垂,茎叶角度变大。 4叶面的茸毛脱落。

5叶基部出现离层。 6叶面出现成熟斑会变皱。 55、作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温度对作物的生态作用:温度的节奏性变化与作物生产、作物的“播性”与春花处理、作物的基本温度、地温与作物根系生长、温度与干物质积累、积温与作物生产。

2极端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冻害、冷害、霜害(白霜、黑霜) 3温度对作物分布的影响。 59、烟草的施肥?

答:遵循平衡施肥原则,适施氮肥,合理氨基酸氮化磷肥,满足考验“少叶富,才来贫,烟株成长肥退劲”的需肥要求。1基肥施用方法:施肥时间一般分起垄前和移栽时,起龙前基肥以撒施、条施较多,农家肥结合深翻施入土壤,移栽时施穴肥。

2追肥施用方法:移栽10d左右施第一次迫肥,移栽后20——25d施第二次追肥。中期和后期追肥根据烟株长势确定,后期主要是追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 63、烟草对土壤的要求?

答:不同类型的烟草对土壤要求不同,烤烟要求土壤结构良好,砂粒适中,有机质含量适中,平原地区以轻壤土至中壤土为宜,山地丘陵区以中壤土指轻粘土为宜;晒烟适宜于黏重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土壤PH在5.5—8.5烟草都可以生长,但烟叶形成优良品种最适宜的土壤酸碱为弱酸性至中性,即PH5.5—7.0。 113、烟草对环境的要求?从播种到采收结束,可分为哪几个栽培过程?

25

作物栽培学

答:要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

苗床阶段和大田阶段。苗床阶段包括:出苗期、十字期、生根期、成苗期。大田阶段包括:返苗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 65、烟叶品质的评价?

答:1外观品质:指烟叶质量的外表反映,是划分烟叶商品等级的主要依据。 2物理特性:主要指叶片的鹌鹑,叶面密度,单叶重,更稳含水量,含根率等。 3化学成分:主要有(鉴定指标)总糖、蛋白质,糖碱比,钾氮比,焦油烟碱比。4烟气质量:主要指标包括香气,生理强度,刺激性,杂气,燃烧性。 66、栽培的基本技术环节?

答:1整地。 2播种。播种量、播种期、种子处理。 3育苗。育苗的温度、水分、光照、养分、病虫草害。 4移栽。移栽技术、移栽密度、配置方式、基肥。 5大田管理。中耕、除草、追肥、病虫害。 6适时收获与贮藏。

73、水稻、玉米、烟草产区的划分?

答:1水稻: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西南单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2玉米: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3烟草:西南烟区、黄淮海烟区、华烟区、华中烟区、东北烟区、西北烟区。 82、玉米的类型?

答:1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为: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开进、糯质型、甜质、

26

作物栽培学

爆裂型、粉质型、有桴型、甜粉型。 2按生育期分类: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 3按株型分类:紧凑型、半紧凑型、平质型。 85、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

答: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异形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其雄花序为圆锥花序,雌花为内穗状花序,玉米籽粒发育过程可分为: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玉米单位面积上的籽粒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穗数数和籽粒重三者组成。

95、水稻的营养生长包括什么?

答:营养生长包括:1种子发芽。 2分蘖。 3根茎叶的生长。

生殖生长包括:1幼穗分化。 2稻穗形成。 3抽穗形成。 4灌浆结实。 105、败育籽粒发生原因?

答:1在籽粒形成期,虽受粉但授粉但无发芽能力,导致粒重在正常2%形成成败育粒,成熟时为膜状或棕褐色。

2籽粒虽能合成淀粉,但由于速度慢,数量少,停止早而产生子粒败育。 3营养特别是有机营养不足是导致子粒败育的主要原因。 110、水稻群体质量指标?

答:1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量。

2适宜的叶面积指数(LAI);单位面积植株上的总叶面积。 3较高的总颖花量:决定粒数。

4较高的粒叶比。 5良好的叶系配置。

27

作物栽培学

6较高的单茎茎鞘重。 7较高的根活量。 114、烤烟的三段式烘烤工艺? 答:变色阶段、定色阶段、干筋阶段。 120、源、库、流在产量形成中的意义?

答:1源:(1)促进库的建成,源是产品器官发育的物质基础。(2)充足的物质供应为籽粒的进一步生长与充实提供保障。源的供应强度,主要决定于籽粒能否达到最大潜力。

2库:(1)库大小影响有机质分配。(2)影响干物质产率。库强度大小能培养光和能力强弱。

3流:流的效率影响产量,光合作用形成的大量有机物构成了较高的生产率,如果运输分配不当,使较多的有机物在根和茎中,经济产量就会降低。 125、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并分析农业节水的途径? 答:必要性:1农业节水是构建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2农业是大浪淘沙大户,占总大浪淘沙的70%左右,农业节水潜力大,农业节水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节水。

3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农业节水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需要。

节水途径:农业节水是实在必行的,其节水途径主要在于: 1培育水分利用效率高手品种。

2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可通过管道改造实现。

3改进灌溉技术。 4改进栽培技术,尤其是水分管理技术。 142、了解作物起源的方法?

28

作物栽培学

答:1调查野生种,栽培种等种质资源的分布。

2文化遗物考究。 3史书文献考究。

4语言学考究。 5杂交育种与细胞学研究。 126、打顶抹杈的作用?

答:1提高单叶重:除去顶端优势减少养分消耗,促使烟株养分更多的到叶片中。 2促进根系发育:打顶增加次生根量,进而增加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也增加烟碱含量。

3改善叶片成熟度:打顶可更好地供应叶片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延长叶片寿命,有利于提高叶片成熟度。

4减少病虫害:烟株顶端和烟芽是幼穗嫩组织,是烟芽赖以生存的部位,打顶打顶抹杈后可减少烟蚜传播病毒的危害。

127、烟叶成熟度的判断依据?

答:1叶色变浅,绿色——黄绿色——浅黄色。

2主脉变得发亮,支脉褪青变白。

3茸毛部分脱落,叶面有色法,脂类物质增多,有黏手感。 4叶基部有离层,易采摘,断面整齐不带皮。 5叶尖下垂,叶边缘松弛,茎叶角度增大。

6中上部叶片出现白斑,叶面皱,叶尖黄色程度大。

14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

答: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

29

作物栽培学

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2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研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 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145、作物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

答:1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超过某小时才开花结果的作物。小麦,大麦。 2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开花结果的作物。大豆,棉花。 3中性作物:对光照长度不敏感。番茄,黄瓜。

4顶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的作物。甘蔗。 5喜光作物:大多数喜光,光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6耐阴作物:光照较弱时仍能生长良好。叶菜类,萝卜。

146根系的功能?影响根系生长条件?

答:功能:1支撑地上部作物体。 2吸收、疏导水分和养分。 3合成某些生物物质。 4分泌有机酸、为此根系土壤PH值平衡。 5贮存产品器官。 6繁殖器官。

条件:1供给根系生长发育的有机质,决定于地上部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给根系的输送量。

2要用纱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土壤质地,酸碱度,温度,湿度,有机质,速效磷等。

147、什么是种子休眠?原因是什么?

答:种子休眠:种子成熟后必须经过一段内部发生进一步变化的时期才能发芽的现象。

30

作物栽培学

原因:1经历种胚的后熟过程。 2硬实造成透气不良。 3存在发芽抑制的物质。

148、品种的基本要求或属性?怎样才能高产?

答: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的生产资料,不是植物分类的单位,具有区域性和时间性。品种3个基本要求或属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高产:1光照多,光合产物多。

2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积累物质,夜晚温度低,呼吸消耗少。 152、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答:1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叶面积很小,日光漏射不可避免疾病传染之隔离 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不封行,漏射始终存在;作物生长后期,漏光损失严重。

2光饱和浪费。稻麦光饱和点约为全日照的1/3—1/2。往往存在上部叶片光强超过光饱和点、而下部叶片又光照不足的现象。

3即环境条件不适宜(温度、水分、矿质养分、CO2、病虫害等)。 153、浸种的原则?

答:1低温季长浸种时间长,高温季节浸种时间短。 2吸水量大的浸种时间长,吸水量小浸种时间短。 3有附着物浸种时间长,无附着物浸种时间短。 4浸种宜采用间歇浸种。

5浸种时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一般不超过35度。 159、影响开花受精的环境条件?

31

作物栽培学

答:1温度:最知温度为30度左右,低于23度裂药受影响,低于20度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迟缓,开花期日均温不能低于20度。 2湿度:湿度过大或过分干燥都影响开花受精。

3风与光:风速过大影响受精,期前遮光可使花期提前。 167、大豆的“垄三”栽培的技术要点。

答:一是对土壤进行深松,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

二是分层施肥;

三是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169、春小麦病、虫、草防治方法。

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做到防重于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毒铒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物理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结合施药配施叶面肥,以减少作业次数,节约能源。

170、水稻育秧场地的选择。

答:选好育苗地块,是“控灌水稻”育壮苗的重要环节。要选择地势高而平坦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质肥沃,透水通气良好,保水保肥,底墒充足、灌排方便的旱田地块。要在秋天去掉根茬、残株后,用人工或机械耕翻10厘米,整平耙碎。每15亩本田面积需纯绿色秧田面积100—125平方米。

171、玉米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2

作物栽培学

答:1根据玉米品种确定种植密度。 2根据地力、水肥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3根据播期确定种植密度。

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182、少免耕的优缺点?

答:1少免耕的优点:(1)利于保持水土。

(2)维持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象。 (3)争取季节,减少劳动消耗。

2少免耕的缺点:(1)多年少免耕后土壤变紧,不利于根系发育。 (2)耕作层的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3)土肥难以融合,肥料利用率低。 (4)杂草、病害多。

(5)残茬秸秆盖后,地温有所下降。 183、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答:大引种方面的应用。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214、连作不利的原因

答:1化学原因:(1)营养物质的片面消耗。 (2)根系分泌对自身有害的物质。

33

作物栽培学

2物理学的原因:某些作物长期连作,可以使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变坏,而不利同种作物的生长。

3生长学原因:各种作物有期伴生性杂草,这些杂草的生理生态与作物相近,不易消灭。

187、有机肥对土壤作用?

答:有机肥又称农家肥,包括农家的,人畜粪尿、厩肥、堆肥、沤肥、饼肥,绿肥、沟塘泥等,这些肥料的主要特点是: (1)种类多,来源广,成本低。 (2)养分含量全面肥效持久缓慢。

(3)所含有机质和人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分散过程中产生的CO2有利于光合作用,并释放出热量提高土温。由于有机肥具有上述特点,适于各种作物土壤,一般用作基肥,在土壤耕翻前均匀撒施,耕翻入土,使土肥相融合,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养分,腐熟的厩肥和堆肥可用作种肥,但末腐的有机肥不宜作肥料放入土壤中。

201、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从结果来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关键区别在于能否成穗,严格地讲,能否形成有收获价值的稻穗。从形态上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区别在于母茎拔节时分蘖有无独立的根系,可以独立营养。 区别:母茎拔节时叶片数不少于3片。

203、水稻的耗水构成,给出灌溉计算方法?

34

作物栽培学

答:水稻的耗水构成一般有: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生态需水则主要包括蒸发、渗漏、径流等,生理需水主要有生长需水和蒸腾需水。最主要的消耗在蒸发、蒸腾和渗漏。灌溉定额即是水稻一生的耗水量减去降水量得到的差额即需人工补水的部分。

211、茬口的特性?

答:1有效肥力:豆类作物、瓜类、芝麻等作物茬地有效肥力较高,后作在施肥较少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收成。

2土壤有机质:中耕作对土壤有机质消耗较大,麦类损失较小,而豆科作物、绿肥、牧草等可以弥补或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 3土壤耕性:硬茬:高粱、谷子软茬;豆类、薯类。

4水分情况:有的茬口土壤水分少,如向日葵。有的茬口发润,土壤水分较多,如大豆、玉米。前者称干茬,后者称湿茬。

5对出苗的影响:有的作物植株荫蔽性强或收获晚,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没有充分晒田的机会,茬地土壤物理性状不好,释放土壤有效迟缓,影响后作发小苗,称为冷茬。

212、免耕法的技术原理?

答:利用生物的措施(秸秆覆盖代替土壤耕作)

利用化学的措施(充分利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 213、表土耕作包括的内容?

答:表土耕作多在耕翻后进行,是土壤耕作的辅助措施,仅作用于表土10厘米左右土层。它是起提高耕作质量,完成土壤耕作必不可少措施。特别是在为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表土耕作包括耙、耢、中耕、镇压等。

35

作物栽培学

229、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的作用?

答:水稻的生理需水。1水是水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大的组成成分。2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水是水稻体内物质代谢的溶媒。

水稻的生态需水。1以水调温。 2以水调气。 3以水调肥。 217、作物布局的依据、意义?

答:依据:1气象条件。日照、温度、降水。

2土地条件。地势和地形、土壤。 3生产条件。 4经济和科学技术。 意义:1充分发挥作物和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2解决和缓和作物争地、争肥、争水、争、争劳力的矛盾。 3利于复种和间套作及连作的运用。 220、水稻育苗场所准备要点?

答:1选地。育秧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土质疏松、肥沃、靠近水电源通告方便的地方。

2架棚。架设育秧棚要求牢固、抗风、保温。架棚所用材料要根据经济条件和各的物资条件而异,一般架棚用竹片、木杆、钢筋和钢管等。 3整地做床。置床床面要求平整,灌水施肥均匀。

4选用优良水稻品种。一个水稻优良品种必须具备高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熟期适宜、最适合要地区种植并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潜力等特点。

238、玉米种子形成过程?

答:子粒形成期:约距吐丝后14—17天,果穗和子粒体积增大,子粒呈胶囊状,胚乳呈清水状,胚进入分化形成期,子粒水分很多,干物质积累较少。

36

作物栽培学

乳熟期:自吐丝后15—18天起到34—37天止,为期20天,此项胚乳开始为乳状后变成浆状进入此期末,果穗粗度,胚的体积都最大。 蜡熟期:自吐丝后37天到49天以上,为期10—15天,。

完熟期:子粒变硬盘,指甲不易划破,具有光泽,呈现品种固有特征。 222、水稻营养土配制要点?

答:1营养土的特点。具备如下特点即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呈颗粒状、通气秀水性好、偏酸性、草籽和病菌含量极少等。

2营养土的配比。50%水田土+50%山地腐殖土;80%旱田土+20%草炭;80%旱田土+20%草炭;75%水田土+25%烂草堆肥;75%河淤土+25%腐熟马粪。

3营养土的施肥。大棚盘育秧、隔离层育秧、营养土旱育秧,因在育秧时营养土厚度仅有2.5——3厘米,秧苗生长密集。

4营养土调酸。在PH值4.5——5.5偏酸性环境中生长最宜。 5营养土的消毒。消毒可防治立枯病,增强抗逆性,促进秧苗生长。

240、玉米适期早播的原因? 答:1抢塙播种,易保全苗。

2延长雌穗分化的1—3阶段,促进穗大粒多。

3早播种根系发达,果穗与籽粒形成发育期的光条件好。 4植株矮壮,穗位低,不易倒伏。 5减轻病虫害。

6成熟早,避免霜害,且有利于种子干燥。

37

作物栽培学

242、玉米施肥的原则?

答: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保证养分生长期供应;种肥以速效性磷钾肥为主,配合少量微肥;追肥以氮化肥为主,做到氮化、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248、作物化学控制概念?

答: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它的任务是研究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农作物内源激素系统和各种生理反应,以控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使作物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通过化应用化控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作物遗传潜势或使之充分表达,从而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49、天然植物激素类型?

答:1生长素。 2赤霉素。 3细胞分裂素。 4脱落酸。 5乙烯。

260、地膜覆盖的作用?

答:1覆盖增温。 2保墒作用。 3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物理状况。 4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减缓土壤侵蚀。

5有利于微生物及蚯蚓的繁殖。 6有效防除杂草。 7降低土壤盐分的不利影响。

2.什么是玉米“棒三叶”,其对玉米产量形成有什么作用

答: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这一特征前后5天称为棒三叶期。

38

作物栽培学

棒三叶的叶面积最大,功能期最长,且与籽粒形成期相吻合,具有高光效的内在基础(如叶绿素含量较高)。因此,玉米棒三叶对雌穗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64、举例说明光周期反应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

答:1纬度调节。在作物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作物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短日作物南种北引,营养生长延长,开花结实延迟,北种南引,生育期则缩短;长日作物与之相反。

2播期调节。确定适宜的播期,如短日照作物,从春到夏分期播种,播得越晚,抽穗越快。

3作物品质受到光周期影响。光照长度影响大豆蛋白质、脂肪酸和脂肪的含量。

265、二氧化碳对作物和何增产意义?

答:1碳素是干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有机物中90—95%是碳水化合物。

2碳素已经成为制约作物获得高产的限制因子,生产上要求的适宜二氧化碳深度是1%,而大气中的含量只有0.032%。

3在一些作物上,施用二氧化碳肥的确实获得了较大的增产效果,如黄瓜、芹菜。

266、为什么连作常引起作物减产?

答:1连作导致某些土传的病虫害严重发生。

39

作物栽培学

2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孽生,难以防治,与作物争光、争肥、争水矛盾加剧。 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料利用率下降。

4过多消耗土壤中某些易缺营养元素,影响土壤养分平衡,限制产量的提高。 5土壤积累更多的有毒物,引起“自我毒害”的作用。 269、水体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应怎样进行防治?

答:水体污染是工矿废水、农药和生活汗水中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消耗消遣的溶解氧,致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有的物质直接进入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甚至死亡。作物受到毒害后,生长受抵制,植株矮小,叶片枯黄,产量下降,产品中有毒成分超标。

汗水处理以汗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办法为宜。其中汗水土地处理是实现汗水资源化,促进汗水农业利用的主要途径。它是利用土壤及消遣的微生物、藻类和植物根系对汗水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促进作物生产,并使之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一般由一级处理设施—氧化糖—贮存糖(库)—农灌系统等部分组成。汗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进入农业灌溉系统,既节约水资源,又还会造成农产品污染。

271霜冻的危害及补救措施?

答:危害:霜冻对作物危害并非霜本身,而是低温引起的冻害。在低温条件下,作物细胞间隙往往发生结冰现象(胞间结冰)。胞间结冰对作物的危害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胞间结冰引起细胞原生质体强烈脱水,导致其胶体凝固,使细胞萎蔫,甚至死亡。这时假如有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急剧上升,胞间结冰迅速融化,融化水极易被蒸腾掉,导致细胞或组织受旱而死。其二是朡间结冰对细胞原生质体的

40

作物栽培学

挤压、刺破作用造成细胞机械操作甚至死亡。 霜冻后补救措施

(1)改种其他作物。(2)灾后要防止人为加重伤害。 (3)霜后遮阳防日晒。(4)灾后应加强管理。 275、水对作物生理生态作用?

答:1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2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水是作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4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 5水有较大的热容量,能缓和原生质的温度变化。 6水是连接土壤—作物—大气的介质。

277、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答:粮食安全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三方面的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78、分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及措施?

答: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确保耕地资源的战略地位;继续提高单产是确保

41

作物栽培学

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尽快制定国家粮食安全法及相关法律;建立区域平衡与协调的粮食安全体系。加强粮食主产区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和规范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生产与安全供求预警体系;放开粮食市场,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280、如何评价污水灌溉?

答: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污水灌溉问题:一方面,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污水灌溉不失为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做法,同时,污水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污水中有毒物质较多,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因此,应该正确处理污水水灌溉问题;即在利用污水进行灌溉之前,须进行科学处理。

281、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

答: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有:1繁殖力强,落粒性强。 2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传播力强,传播方式多样。 4寿命长,分期分批出土。

5自然群落组成不断改变。 6拟态性。 杂草的危害有:1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 2一些杂草是病菌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 3影响人畜健康。有些杂草种子有毒。 4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284、分析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2

作物栽培学

答:用地必然消耗地力—消耗土壤营养元素周期律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障碍因素。

用养结合的可能性—作物影响土壤具有双重性;土壤具有再生性;耕作制度的演变历史证明了其可能性。

288、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农艺措施?

答:1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运筹、配方施肥、精确施肥。 2合理耕作,以耕促肥。 3合理灌排,以水促肥。 4轮作换茬,调节土壤肥力。

299、玉米的根系特点有哪些?

答:玉米的根为须根系。初生根系和次生根系。种子发芽时首先长出一条幼根,称初生胚根。初生根的功能是在幼苗生长的1—2周内吸收土壤水分、养分供给幼苗需要。

304、玉米品种按生育期分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早熟品种。春播进生育期约为70—100天,要求积温2000—2300度;夏播生育期70—80天,积温约为1800—2100度。植株较矮,叶片较少,一般叶数为14—17片左右,籽粒较小,千粒重约为150—200克。

2中熟品种。春播时生育期约为100—120天,要求积温2300—2500度夏播生育期85—110天,要求积温约为2100—2200度。植株改善介于早熟和晚熟品种之间,千粒重约为200—300克,适应地区较广,叶片为18—21片左右生育期之长

43

作物栽培学

短,随环境条件之改变而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也因播种期之早晚而影响生育期之长短。

3晚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20—150天,积温约为2500—2800度。夏播100天以上,要求积温2300度以上。植株高大,叶片较多,一般约为21—25片叶,籽粒较大,千粒重在300克以上,产量较高。 305、玉米缺磷在哪些特点?

答:玉米缺磷,幼苗根系减弱,生长缓慢,叶色紫红;开花期缺磷,花丝抽出延迟,雌穗受精不完全,形成发育不良、粒行不整齐的果穗;后期缺磷,果穗成熟期延迟。在缺磷的土壤上增施磷肥作基肥和种肥,能使植株发育正常,增产显著。

314、马铃薯的茎可分为哪几种茎?它们有何特点? 答:1地下茎:是主茎的地下茎节。

2地上茎:是由块茎芽眼中生长出土的枝条。 3匍匐茎:是主茎地下节腋芽伸长形成的侧枝。 4块茎:是着生生匍匐茎的变态茎。是收获的器官。

318、马铃薯的花、果实及种子有哪些特点?

答:马铃薯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序为分枝型的聚伞花序。 1花萼绿色多毛,基部合生成管状。 2花冠合同瓣,呈五角形,颜色多样。

3雄蕊5枚,着重于花瓣基部,其勤俭节约合生,包住雌蕊。马铃薯果实为浆果,每个果实中有100—300粒种子,种子千粒重为0.4—0.6克。

44

作物栽培学

26.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

答:(1)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很困难)。

(2)方法:A、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B、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C、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D、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10、“S”形生长过程及其应用。

答:(1)“S”形生长曲线可细分为4个时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

(2)应用:① S形曲线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都正常的依据之一; ②决定调控时间,控制株高和稻粒的生长; ③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

10、“一增四改”技术

答:一增:密度每亩增加500~1000株。

四改: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选用耐型品种是基础,增加种植密度是核心,配方施肥是保障,机械化生产试方向

十、玉米空秆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止 答:原因:(1)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2)营养元素比例配合不当

(3)水分不足 (4)密度过大 (5)病虫为害

45

作物栽培学

措施:(1)适时适当地供应肥水,注意氮磷钾等的配合

(2)合理密植,选用适当的种植方式

(3)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 (4)因地制宜,良种良法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