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习 报 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2012年6月4日——2012年6月14日 实习地点:安徽宏村、西递 实习形式:写生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
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风景写生能力。
为期十天的水彩实习已经结束,美丽的宏村、西递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温馨、惬意历久弥香。
刚接触宏村,就被它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它浓缩了中国的民居特色,有着江南的温文尔雅、有着当地特有的恬淡、宁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一见之后再也不难忘怀!
2012年6月4日在张旭光、李慧玲和孙国丹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来到了安徽黟县进行写生实习。安徽黟县这个古老的村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在安徽的两周时间,我们尽情地享受着自然和人文带给我们的艺术气息。在这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之间,我们随处可见支着画架、恣意挥洒的学生和画家。我们在宏村停留了七天,在西递度过了三天,度过了这美好的十天。
宏村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黄山市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
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11年5月5日,宏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
第一站我们被安排在宏村。从大巴车上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酒店,顿时觉得浑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让我们这些学子更加向往。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由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
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宏村,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
第一天下午我画了一张水彩,画的是南湖对面的房屋,里面有建筑、有山、有水。画的时候告诉自己要注意它们的前后关系、明暗关系、冷暖变化、虚实变化,我也尽力让自己画的最好、让自己最满意。第一张画了一整个下午,因为场景有点大,所以只选择了其中一小部分来画。让老师点评的时候、老师说我的山轮廓画的太实、要虚一点,才有远山的感觉;前后墙的颜色要拉开,即时看着差不多、也是有区别的,而我们要把这种区别表现出来;房子前面的路可以再亮一点;湖水里面的倒影不仅有建筑的还有天空的,画倒影时不仅要虚一点、更要把房子和天空的倒影按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这样画出来自然而然就有水的感觉。
听老师一席话,真是受益匪浅,我谨记在心!
经过张老师的点评,自己就慢慢充满了自信,并且张老师不断地鼓励我们要多画多练。经过后面几天的不断努力,自己就慢慢地有了感觉,有时就感觉沉浸在水彩的世界中,与整个村中融为了一体。
很快七天的时间就像白驹过隙、飞快的流逝,转眼间就到了第八天,我们要离开宏村这个美丽的地方了。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和那优美的景色,但时间总是那么的无情。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来到了西递、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也让我们为拥有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
西递
大概7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桃花源里人家——西递。经过一路曲折,感受着这里的曲径通幽,我们来到了我们的住宿地——花园客栈。安顿好之后,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小镇,给我们讲解了整个西递的发源和文化的源远流长,使我们受益颇深。
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至今尚保存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
目前整理开放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筑。
了解了整个小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之后,我们便开始拿起画笔记录这个美丽的小镇。
这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都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看够了繁华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礼和享受这简单的视觉体验的体会。
在这十天的写生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画画的技巧有所提高,对古代建筑也有了一些了解,更让我知道如何团结同学、增进我们之间的友情。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也许是我们太珍惜那段日子了,在玩的时候我们尽情地玩,在学的时候我们也要拼命地学。安徽你是如此多娇与多情,迷住了我的双眼,留下了我的心!
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安徽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
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及色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我们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
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美丽的地方进行写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宏村、西递的前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美丽的村落,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 虽然内心的眷恋是如此强烈,可终究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现在的我依然只是一名过客,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离开。离开这里,就好似从一场美梦中逐渐清醒一般,返回千里之外的学校,学会平静面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