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拟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Hp阳性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九壹网
自拟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Hp阳性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

炎的临床疗效

张训兵

【摘 要】目的 对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虚寒型)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时,自拟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7(036)004 【总页数】3页(P167-169)

【关键词】益气温胃汤;隔姜灸;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作 者】张训兵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达州 63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属多发病和常见病,当患者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彻底治愈难度较大,易于复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嘈杂纳少,胀满,大便或稀或干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导致患者的胃部腺体发生萎缩,黏膜厚度减少,黏膜肌层厚度增加,同时还会导致其肠上皮化生,出现不典型增生等[1]。当前,临床上并无特效疗法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彻底有效治疗[2]。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虚寒型)患者68例,对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一般资料为该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虚寒型)患者68例,全部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均为:胃脘胀满或胀痛,嘈杂,嗳气,消瘦,食欲不振等。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临床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关于胃痛(脾胃虚寒型)的辨证标准进行,患者主症为胃脘隐痛,纳呆,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或泄泻。患者次症为食少,气短,懒言,口淡,泛吐清水。舌苔脉象为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细弱或迟缓。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1~65岁,平均(45.8±4.8)岁,病程5个月~16年,平均(2.3±1.5)年,其中11例患者伴有不典型增生,17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2~66岁,平均(47.1±4.3)岁,病程4个月~ 15年,平均(2.5±1.8)年,其中13例患者伴有不典型增生,18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辨证分型:脾胃虚寒型;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胃溃疡,早期胃癌患者;病理提示中-重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者;严

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患者;对该次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 具体用法用量为: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13522853,20 mg/粒)服用1次/d,20 mg/次,晨起空腹口服;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16524856,0.5 g/粒)服用2次/d,1 g/次,早晚服用。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1452 9853,0.25 g/粒),服用2次/d,0.5 g/次,早晚服用。治疗14 d后,服用奥美拉唑片2次/d(国药准字:H10950 123),服用20 mg/次,直至疗程结束。观察组采用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进行治疗。益气温胃汤的药方为:黄芪、山楂、党参各30 g,白术、白芍、山药各15 g,柴胡、当归、陈皮各10 g,炙甘草5 g。胀甚者,加枳实10 g;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各15 g;食欲不振者,加炒谷芽、炒麦芽各15 g;病理提示有肠化、异型增生者,可酌情加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加水进行煎煮,服用1剂/d,分两次进行服用。同时采用隔姜灸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将鲜生姜切片,直径约2~3 cm,厚度约0.2~0.3 cm,在姜片中部,用针进行穿刺,使其具备数个孔洞,然后将艾柱进行放置,将姜片放置于患者的足三里,中脘穴部位,将施灸点燃。当艾柱燃尽后,可将其进行更换,继续施灸。5壮/次,早晚各进行1次。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隔姜灸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灼热感过于强烈,患者不能忍受时,可向上提起姜片,或将姜片进行缓慢移动。两组1个疗程均为15 d,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或减轻Ⅱ度,对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胃部病变(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全部消失或减轻Ⅱ度;有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的病变范围缩小超过1/2,慢性炎症减轻,对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胃部病变(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减轻Ⅰ度;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轻微好转或无任何改善,经胃镜检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无明显改善,对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组织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胃部病变(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无任何好转[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7例(20.59%),口干 5例(14.71%),腹泻 6例(17.65%),皮疹 3例(8.82%),头晕4例(11.76%);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 2例(5.88%),口干 1例(2.94%),腹泻 1例(2.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呈广泛性或局限性,腺体萎缩主要表现为其功能降低,数量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同时会导致炎性反应的发生,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时,临床上主要采用胃镜检查发现,以及对胃黏膜病理组织进行检查诊断[4-5]。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难以对其彻底根治,复发率很高,加之其和胃癌

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属 “胃痞”“胃痛”的范畴,发病的部位在胃部,发病的关键为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时,根据其发病关键,应采取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要措施。在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类型为虚寒型,从中医角度来看,引发虚寒型胃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受到外部寒邪的侵袭,或食用了生冷饮食,使寒邪客胃,更伤胃气,导致胃气不和,疼痛相伴。或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到胃病的侵扰,久治不愈,导致素体阳虚,对胃脾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胃痛,脘痞的出现。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时,需以补气健脾,温胃散寒为主要措施[6-7]。该次研究所采用的益气温胃汤,方中重用黄芪,取其补中益气、柔润安中之效,方中党参甘平,补气、健脾、养胃,山药甘平,平补三焦,二者合用共奏补中益气、扶脾养胃之功效[8]。白术、陈皮具有健脾和胃之效,山楂具有行气之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效,白芍、当归养血活血,白芍与炙甘草配伍可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8]。在此基础上,加用艾柱隔姜灸,依靠姜所具有的温性,艾蒿所具有的除湿,逐冷的功效,借灸火之热力,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最终达到驱散寒邪,温通经络的目的[9-10]。该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能有效治疗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这也和前人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在对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时,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郭美莉.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11):105-106.

[2]辛福,赵世俊,张政杰,等.三合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6(7):90-91.

[3]鲍平波.电热针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0):46-47.

[4]刘新文.自拟益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1):126.

[5]石爱华.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1(3):418-420.

[6]蔡芳.温中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10(18):100-102.

[7]桑凤梅,王松珍,赵方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5,34(3): 152-153.

[8]杨建辉,张峰.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3):66-69.

[9]段丽娜.艾条灸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12):104-105.

[10]邱卫东.温胃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4):372-3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