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设与幼儿对话的班级环境

来源:九壹网
创设与幼儿对话的班级环境 ◇范晓萍 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如空气中的元素自然 而然地渗透于人的心灵深处,它对于人的作用是潜移默 化、潜滋暗长。然而,环境的影响不是纯粹静态的,而是通 过与人的交互活动才形成的。幼儿园内“让墙壁会说话”, 就是要关注环境与孩子的互动性,使孩子的学习过程看 得见,使环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面镜子,让孩子真 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有感于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中 班 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环境,班级中良 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对置身其中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所 现环境与孩子的对话,使环境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动力 和展台。本文拟就如何创设与幼儿对话的班级环境,谈点 滴体会: 一、追随兴趣,物化目标——支持孩子参与的灵性 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因而环境创设应从孩子 的年龄特点出发,并考虑本班幼儿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及 兴趣需要,激发他们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新入园 的小班幼儿最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这不仅仅是因为 各种毛茸茸的小玩具以及小巧玲珑的锅、碗、瓢、椅适合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是因为“娃娃家”可以从某种程 度上满足幼儿对家庭生活的依恋,而这种依恋会从孩子 最后是表达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孩子们喜欢新鲜的 事物,喜欢与众不同,因此也喜欢别样的表达方式,而这 恰能体现孩子的个性,表白孩子的内心。在写《我的家》这 篇文章,有的孩子不喜欢传统的谋篇布局,而是截取家庭 中的几个镜头进行描写:镜头一、镜头二……向大家展示 了家庭的故事和家人的特点,给人温馨的感觉。有的孩子 写自己消灭蟑螂的过程,在文章一开始标注时间、地点、 以只有创设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班级环境,才能真正实 它们,我不愿意再把它们惊醒,它们那浓浓的睡意感染了 我。‘啊,中午1点了,我也该睡了…..’我回到房间,躺在床 上,闭上眼睛,心想:鸭,可爱的鸭儿们,我们梦里再见 吧!”正是儿童语言的天真无邪,憨态可掬,富有想象力, 表现童情,反映童心,才能激发儿童智慧和创新的萌芽。 而要让孩子们在作文上拥有这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天 地,需要教师有一颗童真未泯的心去感受,有一颗宽容的 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欣赏孩子们的文字,有一双智慧的眼 去发现孩子们文章中流露的个性。 - 理论探索★理念探究★ 小强的特点,使文章妙趣横生。 主角(蟑螂),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拟人的手法刻画了蟑螂 其次是作文内容的不拘一格。新教材中的作文内容 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让孩子们有自主 选择的权利,越在自然状态下就越能放开手脚进行创作, 这样的状态下写出的文章常能令人耳目一新,带给大家 无穷的创意和个性。呵护儿童的习作情感,放飞习作的自 ①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②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③可以 仿照课文整理读书采访记录;④写读书辩论赛;⑤写对这 次辩论主题的思考。内容的多样性给了学生选择的广阔空 间,孩子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事和物进行写作, 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作文内容,这时学生们就能满心欢喜 地使出拿手绝活来。他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摆脱理性 的束缚,在“亦真亦幻”中显露儿童的天性,作文绝对精彩。 由心灵,关注儿童的习作需要,让儿童的习作真正做到个 性表达,让每个儿童健康成长,每一位教师都应这样教书 育人。l豳l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2009.7囹 器 的活动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黄 芊妤小朋友一直在柜子里翻东西,这个动作持续了很久, 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笔者观察了很长时间便主动去问她, 知道了她在找镜子。如果按照以往的认识,笔者会很快地 帮她找到镜子,但这次没有给她直接的帮助,而是提出了 问题:“芊妤,没有镜子该怎么办呢?”她拉着我便向外走, 我问她去 ̄llJI,?她说:“要去超市买镜子”……后来在游戏 过后的小结中,她提出要在“娃娃家”的旁边开一家“小超 市”,好方便买东西。随着提供的材料不断增加和变化,幼 儿的游戏内容和情节也在不断丰富充实。 二、捕捉契机,丰富内涵——激发孩子参与的欲望 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盲目性,会导致无法有效地 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更无法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 展。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发展,引导幼儿与 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 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如,积塑是幼儿园里最常见、幼 儿最爱玩的一种游戏材料,幼儿通过对积塑的观察不仅 可以获得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塑 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 协调能力,而且幼儿在进行积塑建构活动时,还可以培养 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促使幼儿在“玩 中学、学中玩”。再如,为幼JLO ̄]造科学的环境,以引起他 们研究科学的兴趣。笔者在科学区中设置了磁铁、斜坡、 旋转的荷花、沉浮等小实验,如《沉浮》活动中,教师提供 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尝试,把一些东西一一放入水 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在水面。在幼儿获得初 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 尝试“沉得东西能变浮?浮的东西能变沉吗?”幼儿带着新 问题,继续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 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 掌握科学的自信心。 三、开放空间,自由创造——搭建孩子表现的舞台 每一面墙饰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 和语言(幼儿口头表述,教师或家长做记录)表达的所见、 所闻、所想组合而成。它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教育活动对幼 儿的作用,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 括、提升的作用。如中班主题活动《蔬菜一族》,由三个分 支组成——蔬菜哪里来、蔬菜餐厅、快乐的蔬菜营,而由 这三个分支再岔开的许多小分支就是一个个活动内容, 这些也就构成一个主题网络展示图。主题教育活动过程 从菜园里一认识各种蔬菜一买菜、切菜、炒菜一蔬菜餐 会一蔬菜拼盘打比拼一种菜,感受劳动的快乐等。每一个 分支、每一个过程孩子们都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在网络墙 上记录他们在探索中的体验、认识、发现与提高,展示他 们在参与主题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如收集有关蔬菜的 图片、实物、挂图等(布置主题墙),切菜节奏训练(图谱), 为蔬菜穿新衣(绘画作品展),我与蔬菜(书面记录),生的 蔬菜的味道、香香的炒青菜(品尝),活动花絮剪影(各种 活动照片)。又如:在“我创意、我做主”的五彩屏上,展现 的全是幼儿的创意制作,例如:用球形玩具串起的链子, 用饮料瓶制作、装饰的瓶娃娃、活动器械(拉力器、踩高 跷、沙球),用各种大小不等的盒子和广告纸设计的“交通 工具’L汽车、轮船、飞机……,在参与墙饰的环境布置 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在活动之余幼儿既能欣赏、交流,又能共同进步。墙壁, 这个会说话的开放空间,为幼儿的自由、自主创造搭建了 一个快乐成长的舞台。 四、拓展渠道,形成合力——架设家园合作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 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 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那么如何利用每位家长的优 势、强项积极地为班级服务,共同营造适宜幼儿生长、发 展的环境,成为雄厚的志愿团呢?笔者认为要注意这几 点:首先.注重沟通,建立平等和谐、信任支持的伙伴关 系,扭转“教育是幼儿园的事”这一错误观点,让家长真正 的成为班级的一份子,为班级出谋划策。其次从孩子入 手,布置任务。并明确任务的作用、意图,请家长配合完 成。如,我们在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前设计一份表格.详 细介绍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 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可自愿为幼儿活动提供何种帮 助。最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家长参与情况,肯定孩子与家长 的“作业”。如,每次得到家长的帮助后,张贴感谢信,并通 过介绍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在他的支持下孩子的受益情 况;请孩子交流“我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和爸爸妈妈合 作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在“家园桥”,让家长收获作业的价 值。这样的活动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无形中宣传了 家长工作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促使家长们会 更关注班级动态,支持班级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班级服 务。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