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综合题(七)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A.常温下,1L0.1mol 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2.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p17V22400/22.422.4V B. W17c/1000 C. 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2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和CO3 4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
稀盐酸
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1
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2和H2 D.高温燃烧石
灰石
6.能鉴别Mg、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A.HNO3 B.KOH C.BaCl2 D.NaClO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
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9.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10.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2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11.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12..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 B. Al3+、 NH4+、 Br- 、Cl- 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 13.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 、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 14.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
2HCO32OHCaCO3CO32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22H2O
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16.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4IO22H2O2I24OH
3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
通电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H2O 2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3+NO+H2O
2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CH3COOH2CH3COOCO2H2O
1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2、Na 4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3NOC.cH/cOH1012的溶液中:NH、、、 ClAl43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2、SCN 41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
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MH(g) N2(g)3H2(g)3500℃、30MPa催化剂 △H=-38.6kJ·mol-1
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3H2O2Al(OH)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 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D.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CH2BrCOOHOH
CH2BrCOOH2O4
20.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2、SO32、CO32、Cl、I等阴离子。某同
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SO4)2Fe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NO2、CO32、Cl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1.(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
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22.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
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
5
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选填序号)。 a. 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
6
由 。
23.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d 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 后溶出 。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 ,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