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8 19:26:51) 转载 标签:
装备制造业 发展 就业
大连的装备制造业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写下辉煌篇章: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海上钻井平台……都让大连永载中国装备制造业史册。如今,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新的征途上,大连的装备制造业再次被这一伟大的历史机遇赋予了新的厚望。利用临海与开放的优势,积极跨越产业技术,大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用先进手段装备起自身的同时,大连的装备制造业开始了新的跨越。 打造蓝色起跑线
在新建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泉水厂区里,正在填海25万平方米兴建的船用曲轴项目,这里将成为中国突破造船业发展瓶颈的希望。一台260万吨的门座式起重机在距离海岸线几十米的总装场地上巍然耸立,有了这台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起重能力最强的机器,以前在市中心老厂房根本干不了的重大装备就可以在这里制造、装配和整体装运上船出海,大大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
作为国内46家重机企业中唯一一个临海的大型重机装备基地,大连重工·起重无可比拟的地利优势使其在与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合作中身价倍增。目前,他们已经与日、德、意、美等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大公司开展了技术合作。而该集团凭借临海的两个5000吨级的自用码头,三座贯通式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厂房,一大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使各路合作伙伴接踵而至,重工·起重集团的产值也随之节节攀升,2003年实现23亿元,2004年达到41亿元。
为给装备制造业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大连已经将目光从黄海沿岸移向渤海沿岸,一批临海的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布局实施。不久的将来,大连将沿黄海和渤海海岸线形成一个由众多产业园区相连接的\"V\"字形临港产业集群大格局。绵延1900多公里的蓝色海岸线,已成为大连打造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起跑线。 技术改造效果凸现
大连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总体思路中,为大连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定下明确目标,即:依托重工·企重集团、冰山集团、机车、机床、叉车等重点骨干企业,瞄准国家重点建设急需的关键成套设备,提高研发水平和成套能力,使企业的技术工艺和装备达到全国一流和国际当代水平,带动东北地区配套产业的发展。
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轴承制造和销售企业,具有近70年历史的大连瓦轴集团,近几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立体化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冶金
矿山轴承、轿车轮毂轴承、低噪音电机轴承和汽车轴承4个\"国债项目\", 21类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项目的改造。同时投入了近1亿元的自有资金,对检测试验中心、等速万向节、特大型生产线等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立体化的现代物流仓储中心。铁路五次大提速、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国庆\"9910工程\"、国防\"01号工程\"和中华世纪坛工程等都有大连瓦轴集团参与的轴承配套,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目前,大连市正在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升级的扶持力度,已经对2005年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做出详细规划,其中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技改项目就有32项,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目前,大连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发挥\"大集成\"、\"大协作\"的特点,发挥其伸长产业链条、牵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实现腾飞的关键作用。 大连冰山集团与富士电机的成功合作,使该企业集团在行业中的实力超强,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在大连的落户发展,产业整体配套能力不断加强,目前,为冰山集团配套的企业就多达200多家,而以冰山为龙头,大连仅制冷空调的生产企业就多达四五百家,产业集群效应正在显现。
拥有30万吨船坞的中远船务修船基地、一期年造船能力可达240万吨的中远造船基地、年产量达30万台的一汽大众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业龙头项目,不约而同地在大连落户生根。而每
一个呈点状分布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都在迅速地拉伸成产业链、拓展为产业板块……一条条由装备制造企业统领的产业\"巨龙\"正欲横空出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