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新学期的开始,也就意味着九年级学生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
如何搞好九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九年级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更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为此,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经过认真回顾和思考,特拟定了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维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2、语文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自觉识记习惯较差。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文言文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5、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6、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中考。 二、指导思想
以《20XX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省制定的《语文中考说明》为指导方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三、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
1 / 4
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能有较大的突破。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采用分块复习指导基本思路。
(一)、结束新课。(2月28日~3月18日)本学期教学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这两个单元。在教授新课时,要让学生对现代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记忆,并掌握现代文的主要内容。而对文言文要做到课课的基础知识的落实;并对需背诵的文言文,要做到人人落实。
(二)、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3月19日~4月19日约32课时)着重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
复习要点:1、对各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过关:理解→识记→听写。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3、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主要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文言句式等。)4、综合性学习的了解与运用过关:理解→会说→运用。5、重要的文学常识过关:理解→背诵→运用。6、课后附录的名著和语法知识的过关:理解→掌握→运用。7、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复习完后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以检测复习成效。
(三)、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4月22日~5月20日约30课时)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
1、语言积累与运用。在这一部分中包括了汉字书写、字词读音、词语理解和运用、病句识改、信息概括与提取、体会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标点运用、优秀诗文记诵、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应用文常识、中外名著阅读积累、对联拟写、口语与书面语言规范、连贯、得体以及综合性学习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对这些小点进行分类归纳复习。
复习要点:①要做到注重积累,夯实基础。对课本中的生字生词、常用字词、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近义词等等、一定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理
2 / 4
解、会写、会用,该识记的要识记。②教材的课标中要求背诵的古代诗词、文章以及段落、都要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默写,不能只记音不记形。③要注意平时积累,培养语感。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④培养和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⑤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和八种病句类型并会做到识改。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了解名著中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⑦加强训练,学以致用。在复习过程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做到“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2、现代文阅读。把握好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说明文或议论文。因此,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在选文上尽量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
复习要点:①让学生明白中考中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的。因此学生在做题时要牢牢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主张。②和学生共同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归类分析,将阅读理解的规律总结出来,让学生自主分析,感悟理解。
③学生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告诉学生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3、文言文阅读。复习时一定抓好重点,拨正方向。对于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对古代诗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对文章大意的概括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因此,复习时围绕以下这几点进行。
复习要点:①在复习时,重点落实好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特别是对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归类理解并掌握;对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的理解,并能做到熟练地翻译。②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课内文言文一篇一篇地落实到家。
4、作文。
3 / 4
复习要点:①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本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②注重学生平时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多练练笔,提高写作水平。③随笔写作多进行当堂作文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快速成文的能力。④另外,要让学生掌握中考中取得高分的技巧。要让学生做到: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达到数字要求,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同时要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心情分。要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创新,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四)、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5月21日~6月14日约25课时)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复习要点: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3、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这一轮复习可帮助学生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五)、第四轮复习:自主学习。(考前一星期约5课时)
复习要点:1、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2、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以上就是我迎接中考的语文复习计划,这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领导多多指教。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