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和消费者权益问题研究
张维扬
(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居民网上购物
消费日趋增多,我国网上支付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出现快速发展。相比传统支付和银行支付的复杂,作为信用中介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操作简单,支付便捷的优点不断扩大着其影响力和吸引力,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并且 成为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第三方支付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例如,消费者 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资金的安全。并且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事物,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上必然存在着诸多空白。研究 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本文就近年来相 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这方面问题。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监管缺陷;消费者权益;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 281;F724. 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 —3157(2018)01 —0006 —02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方支付是近几年火热的新兴事物,因此该领域的主
要资料大多数为国家或企业发布的用户统计数据、交易使用 数据、与之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新闻报道资料等。第三方 支付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围绕第三方支付的政策监管和消费者信息的保护来展开。本文也以这两方面对比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评述。
1.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作为新生的事物,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定义。不同的学者对第三方支付的具体定义也有些微区别。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有针对性的对产 品进行营销,制定对应的市场营销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根 据客户的差异性需求,设计成相应群体的产品,并且要根据 产品特性来制定对应群体的市场营销策略。只有在此基础 上,产品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并且慢慢的拥有长期客 户,使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3. 采取柔性营销管理方式在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来说,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所以, 对营销员工采取柔性的营销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 极性,也能为消费者和企业建立沟通的桥梁。在营销人员管 理上,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制定相应的 鼓励机制更能加强营销团队的交互学习,能使其共同挖掘客 户潜在价值,另外制定弹性考核指标和定期员工培训,能够 更好地收集市场信息,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4. 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要想扩展市场占有量和营销领域, 一定要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只有自身具有价值, 才能与其他领域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另外,企业要建立良 好的品牌形象,必须要加强与非盈利组织的合作,从而实现 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知名度。
三、结语综上所述,在新经济时代,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经济
谢琳、卢建军(2003)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概念,他
们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同于传统的以FV为代表的使用 第三方进行验证的银行卡支付方式,所谓的第三方是属于第 三方的服务型中介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与银行、网站 以及商家来做到职能清晰的支付。粟铮(2015)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为了建立买卖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通过某种形 式建立的第三方信任体系,就是相对与传统买卖双方多出的 一个新的监护系统。徐显峰(2013)认为第三方支付就是交 易平台,具有信誉和实力优势与银行签约的独立机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学者对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实力也明显不断提高。但是,一部分企业却在市场竞争中失 去方向甚至失败,就是因为它们没有制定符合新经济时代环 境的市场营销策略。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在传统经济的基 础之上进行不断创新,根据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手段,努力 提升品牌价值,改变管理方式,才能够从众多的竞争者中取 得一■席之地。参考文献:
[1] 皮若霖.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
略[J].经济,2016,(7):262〜262.
[2] 李博.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及应对措施
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 5 (23): 112 〜113.
[3] 于跃.浅谈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
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52〜152.
[4] 朱家晶.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对策[J].
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3):107〜107.作者简介:刘佳,南华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6全国流通经济
都不甚相同,但是具体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可以看到第三方 支付是不同于传统支付和银行支付的第三方平台,它有着方 便快捷的特点并且有助于交易双方信任的建立。
2. 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方面研究关于新兴的第三方支付在法律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 产生的相关问题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相 应的解决方法。
杨松、郭金良(2015)认为跨境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管一要 合理配置监管权责、保证权责统一,完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 务基本法律制度,合理界定第三方机构的外汇管理职能;二 要强化WTO相关国际规则的法律解释,完善第三方支付机 构和境外机构的准入监管,以及建立以《国际贷记划拨示范 法》为基础的区域性监管合作机制。
蒋先玲、徐晓兰(2014)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 管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准人门槛过高、单一机构监管模式不 适应业务新发展、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现 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和美国相 关监管经验,尽快实现第三方支付领域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 相结合、较低准人门槛与有效过程监管相配套的新型动态监 管模式。
方良(2015)提出了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体系理 当怎么构建。完善第三方支付市场准人和退出机制,增强沉 淀资金管理,加大金融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化解市场风险, 构建起以央行为核心、银监会、税务部门和工信部门等协同 配合的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作为新兴的第三支付在我国发 展迅速却存在着网络洗钱、信用卡套现、不正当竞争、沉淀资 金的风险和资金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支 付的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监管漏洞。由于第三方支付资金 流极为庞大,但是流向却很难盘查,所以这些监管漏洞极难 解决。由于国外的第三方支付发展比国内早,大多数学者的 解决方案都是借鉴国外相关法律经验,从提高立法执法水平 上来解决监管问题。
3. 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权益问题研究消费者权益研究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相对于第三方 支付平台,买家和卖家都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者。与消 费者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第 三方支付平台掌握着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在交易之 外信息极其容易被泄露,对消费者造成极大隐患。
陈冲(2014)指出了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面临的巨 大风险以及对消费者权益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必要性。系统 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四大核心 问题,并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建议。
赵诗诚(2015)指出传统交易模式下相对于经营者处于 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面对加入交易的第三方支付构成的更复 杂的法律关系,其权益保护面临更大的考验,而现有法律体 系在包括消费者资金安全、信息披露、收益归属、个人信息保 护等诸多方面缺乏对消费者的适当保护。
张晶(2015)指出国内对网络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理论和 实践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仍然存在 不足,需要加以重视。网络第三方支付具有独立于交易各方 与银行、高效快捷以及高风险性等特点,在此之上就暴露出
商业研究
许多问题。
何培育、何育妍(2017)指出电子商务迅猛的扩张速度与 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之间矛盾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严峻 挑战,为此,需着重从保障账户资金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优化沉淀资金及其利息运用方式,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 完善具体法律制度。即为网络支付立规矩,保护消费者权益。
欧盟在其发布的《电子商务指令》规定:通常情况下电子 商务领域消费者可以使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现有立法,并且 对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不得低于欧盟各项立法所确定的消 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Faisal Nabi (2005)强调了安全性、隐私性和信用是与电 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相伴而生的。安全感知和隐私风险是消 费者对在线建议持怀疑态度的首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关于消费者权益方面。中外学者都认为在 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的权益极为脆弱且容易受到侵犯,相对 于传统支付而言,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中处于更加弱势地 位。因为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时,提供了大量的个 人信息和个人资金,而这些却为第三方平台所掌握。研究认 为,应该加强在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避免消费 者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
二、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三 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信用机制是被大众所充分认可的,第三 方支付有着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 中存在监管漏洞,消费者信息安全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无 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第三方支付的稳定运行都离不开对其进 行合理的监管和引导;国内外关于第三方支付运营的监管大 多数是从法律层面来展开,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加强消费 者保护法。也就是说,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是从法 律层次,也就是上层建筑的研究,而缺少最为基础的经济理 论层次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国内解决方法大都是借鉴西方已 有经验,且大都是纯粹的理论经验,并无多大创新;由此可以 看出,第三方支付作为近些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新事物,受 到了我国学者的研究重视,在第三方支付监管和与此产生消 费者权益问题有过大量研究讨论,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局限于 以往国内外理论的借鉴,缺少实践。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 展应当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我国在第三方支付中的法律监 管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当有更切实际的实践行动,避免监 管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 谢琳,卢建军.电子商务中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分析
[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2):149〜151.
[2] 栗铮.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与定价特征[J].北方
经贸,2015,(03).
[3] 徐显峰•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3:30 〜52.作者简介:张维扬,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统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 经济统计学。
全国流通经济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