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潘端云,安明态,徐建,黄郎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摘要:为了解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布设样点对植物群落和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标记,以分辨率1.1m×1.1m的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ArcGIS平台进行目视解译,将保护区划分为37种景观类型,使用Fragstats分析景观指数。结果表明:(1)保护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13和0.59,多样性较高,均匀度较低,受少数几种景观要素控制程度高;(2)光皮桦林、云贵鹅耳枥林和马缨杜鹃林3种植被景观以及耕地为保护区主要景观类型,景观贡献率大,面积百分比之和近80%;(3)马缨杜鹃林的最大斑块指数和露珠杜鹃林的平均斑块面积均为全区最大,特色景观优势突出,同时马缨杜鹃林的斑块面积标准差高达30.08,斑块面积波动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4)保护区景观形状指数为51.56,分离度指数达208.90,景观几何形状复杂不规则,边缘形状曲折多变,景观分离度高,破碎化程度较大;(5)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最大的为刚竹林和十齿花林,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集中成片分布,破碎化程度低,便于管理和保护。
关键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空间特征;相互关系;百里杜鹃中图分类号:S71.5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8070010
LandscapePatternCharacteristicsofBailiAzaleaNatureReserveinGuizhou
(ForestryCollegeofGuizhouUniversity/GuizhouUniversityResearchCenterforBiodiversityandConservation,Guiyang550025)
PanDuanyun,AnMingtai,XuJian,HuangLang
Abstract:TounderstandthelandscapepatterncharacteristicsofBailiAzaleaNatureReserve,wesetupsamplepointstomarkplantcommunitiesandlandusestatus.Thesatelliteremotesensingimagewitharesolutionof1.1m×1.1mwasusedasthedatasource.TheArcGISplatformvisuallyinterpretedthereserve
into37landscapetypesandFragstatswasusedtoanalyzethelandscapeindex.Theresultsshowthat:(1)thelandscapediversityindexandevennessindexofthereserveis2.13and0.59,respectively,thediversitywascultivatedlandarethemainlandscapetypes,thecontributionrateofthelandscapeislarge,andthepercentagehigh,theuniformitywaslow,andthedegreeofcontrolwaslimitedbyafewlandscapeelements;(2)Form.Betulaluminifera,Form.CarpinuspubescensandForm.Rhododendrondelavayi3plantinglandscapesandoftheareaisnearly80%;(3)thelargestpatchindexofForm.RhododendrondelavayiandtheaveragepatchareaofForm.Rhododendronirroratumareboththelargestinthewholearea,andthedominantlandscapefeaturedprominently;atthesametime,thestandarddeviationofthepatchareaofForm.Rhododendrondelavayiisashighas30.08,thepatchareafluctuatesgreatlyandhascertaininstability;(4)thelandscapeshapeindexofthereserveis51.56,theindexofseparationis208.90,thegeometryofthecapeiscomplexandirregular,theshapeoftheedgeiscrooked,thedegreeoflandscapeseparationishigh,andthedegreeof
基金项目:中央林业财政专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2016-HLZB-05);中央财政专项与贵州省配套专项“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2012]87号)。
第一作者简介:潘端云,女,1994年出生,贵州三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与保护生物学研究。通信地址:550025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E-mail:panduanyun@126.com。
通讯作者:安明态,男,贵州德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与保护生物学研究。通信地址:550025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E-mail:gdanmingtai@163.com。
收稿日期:2018-07-03,修回日期:2018-12-19。
·62·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
fragmentationislarge;(5)themostfragmentedlandscapetypesareForm.Phyllostachyssulphurea‘Viridis’andForm.Dipentodonsinicus.Form.RhododendrondelavayiandForm.Rhododendronirroratumhaveconcentrateddistribution,andthedegreeoffragmentationislow,whichiseasytomanageandprotect.Keywords:landscapepattern;distributionpattern;spatialcharacteristics;correlation;BailiAzalea0引言
景观格局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干扰体系以及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1]。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形式,其空间分布在外形上主要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是反映景观的基本属性,决定景观功能,并阐明其生态过程
[2-4]
,解释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变化具有双重效果,可能导致自然景观的破碎化[5]
,但通过人为控制开发规模、优化景观格局、改善利用方法和合理的生态修复[6]
等措施可以减少其负面影响。
植被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显著的特征标志,其组成和空间结构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平,对景观生态功能的体现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8]。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保护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9],也是贵州西北部次生地带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10],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为科学研究提供天然场所。保护区杜鹃属植物种类丰富,新种、新变种和存疑种颇多[10],面积大且数量多[9],但杜鹃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弱[11]。杜鹃群落以及其他植被分布因土壤等生态环境而变化多样[12],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之间相互关系不明,在较大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各景观类型分布规律和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为保护区以杜鹃花科为主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设计以及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1研究区概况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和黔西两县交界处(北纬27°08′30″—27°20′00″、东经105°45′30″—106°04′45″),属黔西北部最高的高原面向中部高原面过渡地区,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全年以东南风为主,雨量充沛,冬湿春干。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冷凉、阴湿、寡照,又具有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特征,成为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地貌上属于高原中山丘陵,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高原剥蚀面。土壤母质为砂页岩和石灰岩,土壤以黄壤为主,偏酸性。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以杜鹃属、山茶属(Camellia)、木荷属(Schima)、山矾属(Symplocos)等为主的常绿阔
叶林。由于明显的过渡性和次生性,又表现出常绿落叶混交林的外貌特征,拥有独特而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2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
2016—2018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路线遍布全区,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单元(九龙山保护单元、普底—金坡—嘎木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进行调查。将调查到的群落类型和土地利用状况布设样点,在移动设备上标记成6000余个GPS坐标数据。调查的过程中,对于典型植被群落,确定了50个30m×20m样地。根据植物的生活型把各样地分成6个10m×10m乔木样方、4m×4m灌木样方和2m×2m草本样方,对群落的物种、盖度、层片结构、密度、频度及其分布特点等进一步仔细调查。后期将样点与影像图叠加建立解译标志[13],在ArcGIS软件中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景观类型图,建立百里杜鹃保护区景观类型空间属性数据库。
保护区边界图和分辨率为1.1m×1.1m的遥感影像图均由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2.2景观类型划分
以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的群系作为基本分类单位,参照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P/T21010—2007),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性景观分类。2.3数据分析处理
使用Fragstats4.2.1将处理好的矢量数据在景观要素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2个层次上对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
选取景观指数中能够高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14]等方面特征的12个指标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包括斑块数(NP)、面积(CA、TA)、景观面积百分比(PLAND)、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MPS)、班块面积标准差(PSS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最近邻近距离(MNN)、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分离度指数(SPLIT)、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
潘端云等: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63·
3结果与分析
3.1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分析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共37个(见图1)。其中,植被景观类型33个,包括白栎林、滇青冈林、杜
鹃灌丛、杜仲林、多花蔷薇灌丛、枫香林、刚竹林、光皮
桦林、华山松林、火烧迹地、梨林、领春木林、柳杉林、鹿角杜鹃林、露珠杜鹃林、绿化林、麻栎林、马尾松林、马缨杜鹃林、茅栗林、山鸡椒林、杉木林、十齿花林、栓皮
图1景观类型分布图
栎林、响叶杨林、盐肤木林、圆果化香林、云贵鹅耳枥
林、长蕊杜鹃林、白茅草丛、蕨草丛、绿化草丛、弃耕草丛;非植被景观类型4个,分别是耕地、道路、建筑和水体。
3.1.1斑块类型面积特征由表1可知,景观类型面积差异大,其中面积最大的4类景观为光皮桦林、耕地、云贵鹅耳枥林和马缨杜鹃林,从景观面积百分比可以看出,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24.37%、21.78%、18.42%和14.62%,贡献率之和近80%,是景观的主体和基质,共同控制整个景观。植被景观类型中,光皮桦林、云贵鹅耳枥林、马缨杜鹃林为优势林分,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云贵鹅耳枥(Carpinuspubescens)、马缨杜鹃(Rhododendrondelavayi)在植被构建中占据主要地位。光皮桦和云贵鹅耳枥是天然次生先锋树种,扩展能力强,适生范围宽,集群分布于保护区内,控制着保护区的整体景观格局。非植被景观类型中,耕地的面积最大,仅次于光皮桦林在保护区的所占面积。白茅草丛、领春木林、十齿花林和杜仲林则是最小的景观类型,面积均不足1hm2,只有1~2个分布点。其他景观类型面
积相对较小,零星分布于光皮桦林、耕地、云贵鹅耳枥林和马缨杜鹃林之间。
最大斑块指数最大的4个景观类型为马缨杜鹃林(3.00%)、云贵鹅耳枥林(2.61%)、光皮桦林(1.68%)和耕地(1.09%),马缨杜鹃林体现了绝对优势,对保护区的景观格局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为露珠杜鹃林
马缨杜鹃林(11.56hm2)、蕨草丛(8.84hm2)、(11.67hm2)、
云贵鹅耳枥林(8.63hm2)、光皮桦林(6.85hm2)、滇青冈林(6.02hm2)和长蕊杜鹃林(4.57hm2),保护区有大面积集中分布的杜鹃属植物群落。平均斑块面积最小的为刚竹林(0.17hm2)和十齿花林(0.35hm2),破碎化程度高。在斑块面积标准差中,前10位由大到小为马缨杜鹃林、云贵鹅耳枥林、光皮桦林、露珠杜鹃林、蕨草丛、耕地、茅栗林、滇青冈林、道路、长蕊杜鹃林,说明马缨杜鹃林面积大,分布广,但最不稳定。云贵鹅耳枥林和光皮桦林斑块面积标准差分别为25.54和16.93,斑块面积波动较大,对保护区生态功能发挥以及物种多样
·64·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
表1斑块类型空间特征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景观类型白栎林滇青冈林杜鹃灌丛杜仲林多花蔷薇灌丛枫香林刚竹林光皮桦林华山松林火烧迹地梨林领春木林柳杉林鹿角杜鹃林露珠杜鹃林绿化林麻栎林马尾松林马缨杜鹃林茅栗林山鸡椒林杉木林十齿花林栓皮栎林响叶杨林盐肤木林圆果化香林云贵鹅耳枥林长蕊杜鹃林白茅草丛蕨草丛绿化草丛弃耕草丛道路耕地建筑水体
NP/个13197117283603542163122397312830567253544216331462179386693884
CA/hm220.08114.373.690.551.178.304.692466.4162.495.892.890.75122.281.06256.6653.529.515.441480.05110.083.8688.080.7018.7041.692.2510.861864.17150.850.88406.584.47252.79104.192204.01234.691.79
PLAND/%0.201.130.040.010.010.080.0524.370.620.060.030.011.210.012.540.530.090.0514.621.090.040.870.010.180.410.020.1118.421.490.014.020.042.501.0321.782.320.02
LPI/%0.030.250.010.010.010.030.001.680.170.040.020.010.130.010.500.130.030.033.000.300.020.060.000.110.030.010.082.610.240.010.630.030.240.321.090.140.01
LSI5.727.623.521.241.613.886.7238.079.053.531.721.2213.901.2810.7612.443.532.3021.2610.334.3414.132.024.129.932.512.7327.079.551.5612.422.4029.9873.3460.1134.263.78
MPS/hm2
1.546.020.530.551.171.190.176.851.791.471.450.751.941.0611.671.371.361.8111.563.670.771.310.353.741.190.562.718.634.570.888.842.231.412.743.290.600.45
PSSD0.876.250.380.000.000.750.0916.932.811.240.880.002.320.0012.102.080.921.0730.087.250.421.180.144.030.930.303.3225.545.720.0011.930.782.226.198.300.950.47
MNN/m953.68383.571656.21——1040.801211.2660.86710.09236.4133.53—569.35—168.56527.993136.821700.5968.51572.784366.43325.2112370.742198.44729.163208.984377.51107.33314.07—226.194400.56173.12384.8143.23116.511104.23
IJI42.3338.0944.1535.1719.3347.1044.1452.4053.8431.0125.6320.5955.3810.9253.6856.6946.8228.1155.7845.9936.0940.6434.5647.6264.3438.8645.7348.9146.4718.8751.2758.2661.2459.1560.1348.5829.00
性维持与保护有不利影响。
3.1.2斑块类型景观形状特征道路景观形状指数最大,达73.34,斑块形状不规则。耕地多随着居民建筑存在,与外界联系密切,人为活动频繁,边缘效应强,景
观形状指数(60.11)仅次于道路。建筑多与耕地毗邻,弃耕草丛则主要由耕地荒弃而来,两者分布特点与耕地相似,景观形状指数偏高,达到了34.26和29.98。光皮桦林、云贵鹅耳枥林和马缨杜鹃林为百里杜鹃主要
潘端云等: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65·
植被景观类型,容易被其他景观类型分割,景观形状指数较大,分别为21.26、27.07、38.07,边缘形状曲折多变。多花蔷薇灌丛、白茅草丛、鹿角杜鹃林、杜仲林和领春木林面积小,在保护区内仅有1个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均小于2,趋近于1,形状很规则。其他景观类型景观形状指数在1.72~14.13之间,斑块形状相对简单。3.1.3斑块类型空间相互关系多花蔷薇灌丛、白茅草丛、鹿角杜鹃林、杜仲林和领春木林的平均最近邻近距离缺少数据,这是由于这几种景观类型在整个保护区中均只有1个斑块,没有相邻的同种斑块类型,而是独立地镶嵌在其他景观类型中。十齿花林、人工绿化草丛、圆果化香林、山鸡椒林、盐肤木林、麻栎林、栓皮栎林、马尾松林、杜鹃灌丛、刚竹林、水体、枫香林的平均最近邻近距离在1040.80~12370.74m之间。其中,十齿花林斑块相隔距离最远,平均邻近距离高达12370.74m,分布离散,相互干扰小,连通性差。白栎林、响叶杨林、华山松林、茅栗林、柳杉林、绿化林、道路、滇青冈林、杉木林、长蕊杜鹃林、火烧迹地、蕨草丛、弃耕草丛、露珠杜鹃林和建筑也存在一定的分散现象。云贵鹅耳枥林、马缨杜鹃林、光皮桦林、耕地和梨林平均邻近距离在33.53~107.33m之间,景观要素之间距离较近,分布集中,相互作用强,景观连通性好。
当某种斑块类型只与一种或几种其他斑块类型相邻时,散布与并列指数接近0,与其他斑块类型都同种程度邻接时,其值接近100,最大程度地散布与并列于其他斑块类型中[15]。在保护区内,散布与并列指数最大的为响叶杨林(64.34)、弃耕草丛(61.24)、耕地(60.13)和道路(59.15),这4种景观与其他景观斑块相邻概率大。水体、马尾松林、梨林、领春木林、多花蔷薇灌丛、白茅草丛和鹿角杜鹃林与其他景观斑块距离远、比邻概率小,呈分散分布。
九龙山保护单元1150000面积TA/hm25000000保护区0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3.2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分析
3.2.1景观空间分布格局保护区面积共10120.44hm2,其中九龙山保护单元834.96hm2,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7817.35hm2,彝山湖保护单元1468.13hm2。由图2可知,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面积明显大于另外2个保护单元,为保护区的主体单元,九龙山保护单元最小,面积不足1000hm2。
平均斑块面积也呈现同样的规律,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5.73hm2)最大,彝山湖保护单元(4.99hm2)次之,九龙山保护单元(3.41hm2)最小。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面积波动最大,斑块面积标准差为26.44,九龙山保护单元和彝山湖保护单元斑块面积标准差分别为11.70和12.57,斑块面积波动相对较小。九龙山保护单元的最大斑块指数在3个保护单元中最大,高达17.66%,但由于其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小,单位面积中斑块数量多,因此,破碎化程度高。
景观形状指数为保护区(51.56)>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39.69)>彝山湖保护单元(19.26)>九龙山
保护单元(16.58)。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的景
观形状指数显著高于彝山湖保护单元和九龙山保护单元,几何形状复杂不规则,彝山湖保护单元和九龙山保护单元景观形状则相对简单。
由于保护区由相隔较远的3个保护单元组成,整体反映出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大的特点,分离度指数高达208.90,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各保护单元分离度指数为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61.16)>彝山湖保护单元(40.06)>九龙山保护单元(19.16)。
3.2.2景观多样性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反映景观多样性,了解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复杂程度。从图3可以看出,多样性指数在1.56~2.13之间,整体景观多样性高,异
九龙山保护单元64平均斑块面积MPS/hm22保护区0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66·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
九龙山保护单元
302010保护区
0九龙山保护单元
20SSD斑块面积标准差P
普底-金坡-噶木
保护单元
151050保护区
PI最大斑块指数L
普底-金坡-噶木
保护单元
彝山湖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
九龙山保护单元
604020保护区
0SI景观形状指数L
普底-金坡-噶木
保护单元
保护区九龙山保护单元250200PLIT分离度指数S15010050普底-金坡-噶木0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
图2景观空间特征
质性较强。多样性指数为保护区(2.13)>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1.99)>移山湖保护单元(1.92)>九龙
2.521.5数值1
九龙山保护单元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彝山湖保护单元保护区
山保护单元(1.56),保护区明显高于其中的3个保护单元。表明景观多样性并不是区域简单的叠加,而是多种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3个保护单元中,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不仅面积大,景观类型丰富多样,还有多种较大面积的杜鹃属植被,如马缨杜鹃林、露珠杜鹃林、长蕊杜鹃林等,形成了保护区的特色景观。
均匀度指数是指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的偏离程度,反映景观组分中由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其值越大,表明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越均匀,当SHEI趋于1时,说明景观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且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均匀分布,景观斑块分布的均匀程度亦趋于最大[15]。保护区均匀度指数在0.55~0.69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优势景观类型,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不均匀,斑块空间分布不均衡。这一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保护区光皮桦林、云贵鹅耳枥林、马
0.50
Shanon多样性指数SHDIShanon均匀度指数ShanonSHDIShanonSHEI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SHEI
图3景观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特征
潘端云等: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67·
缨杜鹃林和耕地是基质景观,其他各类型景观镶嵌其中。均匀度指数最大的为彝山湖保护单元(0.69),九龙山保护单元、普底—金坡—噶木保护单元和保护区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略小于彝山湖保护单元。4结论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共37个,其中,植被景观细分至群系层次有33个类型,非植被景观类型4个。整体景观多样性高,均匀度较低,各景观要素面积差异大,受少数几种景观要素控制程度较髙。植被景观丰富,具有不同物种、结构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和草地景观,面积比例为75%,景观格局较为合理。
光皮桦林和云贵鹅耳枥林占总面积的42.79%,为保护区植被景观的基质,对保护区植被景观功能和其他景观类型的分布格局均有重要影响。以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Rhododendronirroratum)为主的大面积杜鹃群落作为保护区的特色景观,面积比例达17.16%,是重点保护对象。非植被景观中耕地面积比例(21.78%)最大,其景观复杂性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16]。十齿花林虽然面积小,斑块数量仅有2个,平均最近邻近距离12370.74m,相距较远,连通性差;但十齿花(Dipentodonsinicus)作为单种属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有很高的价值[17]
,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护。5讨论
考虑到光皮桦和云贵鹅耳枥强大的扩散与竞争能力,应重点关注这2种先锋树种与杜鹃属植物以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植被群落健康协调发展。在保证居民日常供给的情况下,应减少景观格局的破碎化[18],适度地将小面积分散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将有助于提高百里杜鹃的景观生态格局。
景观格局对种群大小与物种多样性维持存在复杂效应。一般来说,景观破碎化变量与物种丰富度有正相关关系,由于动物的活动特点,又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如地表生境的破碎化导致哺乳动物等动物容易受到生境隔离的负面影响[19];景观形状的复杂性还影响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模式和速率,如廊道往往会阻碍入侵物种的传播扩散[20]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单元分散,几何形状复杂,景观分离度较高,破碎化程度大,对物种的分布有显著作用,应加强保护区管理和生态廊道建设[21],减少景观破碎化对生物种群的负面效应。
景观格局对生态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城市化的景观格局演变会对区域乃至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22],需要加强景观格局与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索、综合评估以及情景模拟研究[23]
;景观类型组成
和空间布局会对地表热环境产生不同影响,如林地分布越集中,地表降温效果越显著[24],通过增加植被、水体等景观的方式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改变景观基质和景观配置可服务于景观格局评价与景观设计[25]。跟大部分中小城市相似,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在于人口流动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26-27],因此,在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对原生态环境的改造和破坏,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区独有的杜鹃属观赏植物资源,有节制性地开展生态旅游,尽可能减少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造成的生态风险[23]。
由于调查时间的局限性,笔者主要研究了这一时期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为更好地了解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扰作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今后有必要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在时间序列上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驱动力进行深入研究,实行景观动态监测。
参考文献
[1]乔志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化与模拟[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17.
[2]巫涛.长沙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1-14.
[3]陈端吕,李际平.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J].林业科学,2008,44(7):29-35.
[4]陈利顶,吕一河,傅伯杰,等.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J].生态学报,2006,26(3):663-670.
[5]
DengH,WangY,ZhangQ,etal.OnislandlandscapepatternofforestsinHelanMountainanditscauseofformation[J].ScienceinChinaSeriesE:TechnologicalSciences,2006,49(S1):45-53.[6]
ChiY,ShiH,ZhengW,etal.Archipelagiclandscapepatternsandtheirecologicaleffectsinmultiplescales[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18,152:120-134.[7]李新琪,朱海涌.新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景观植被属性特征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2009,23(4):236-240.
[8]任婕,陈传明,侯雨峰.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格局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206-212.
[9]
杨成华,李贵远,邓伦秀,等.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14-18.[10]张长芹,黄承玲,黄家勇,等.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种
质资源的调查[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37(3):357-364.[11]陶云,黄承玲,黄家湧,等.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露珠杜鹃群落
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91-6793.
[12]庞纯焘,宋铭荷,田光普.贵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鹃林”的土壤生态
条件[J].生态学杂志,1993,12(1):49-52.
[13]吴际通,顾卿先,喻理飞,等.贵州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2):28-35.
[1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9-109.
[15]王洪成.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评价[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28-58.
·68·中国农学通报http://www.casb.org.cn
[16]vanApeldoornDF,KempenB,SonneveldMPW,etal.Co-evolutionoflandscapepatternsandagriculturalintensification:AnexampleofdairyfarminginatraditionalDutchlandscape[J].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13,172:16-23.
[17]刘建生,诚静容.十齿花属分类地位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1,9(1):29-39.
[18]ManderÜ,UuemaaE,RoosaareJ,etal.Coherenceand
fragment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s
as
characterized
by
correlograms:AcasestudyofEstonia[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10,94(1):31-37.
[19]邱廉,陶婷婷,韩善锐,等.宏生态尺度上景观破碎化对物种丰富度
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37(22):7595-7603.
[20]WeamAlharbi,SergeiPetrovskii.Patternsofinvasivespecies
spreadinalandscapewithacomplexgeometry[J].EcologicalComplexity,2018,33:93-105.
[21]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
2005,25(9):2406-2412.
[22]PalmerMA,BernhardtES,ChorneskyEA,etal.Ecologyfora
crowdedplanet[J].Science,2004,304:1251-1252.
[23]彭建,刘焱序,潘雅婧,等.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
态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4(10):1186-1196.[24]徐双,李飞雪,张卢奔,等.长沙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
生态学报,2015,35(11):3743-3754.
[25]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基于景观格局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J].生
态学报,2012,32(14):4553-4565.
[26]齐杨,邬建国,李建龙,等.中国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及其驱动
力[J].生态学报,2013,33(1):275-285.
[27]阳文锐.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5
(13):4357-43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