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①,誉②之日:“吾盾之坚③,物莫能陷④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⑤日:“以子之矛⑥,陷子之盾,何如⑦?”其人弗能应⑧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鬻(yù):卖。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②誉:夸耀。③吾:我的。坚:坚固。④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⑤或:有人。⑥以:用。子:您,对人的尊称。⑦何如:怎么样。⑧应:回答。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物莫能陷也: (2)何如: ...2.楚人卖矛和盾的“广告词”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3.楚人由刚开始夸耀自己的矛与盾,到后来哑口无言,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
“愚蠢”,请揣摩他此时可能在想: 4.成语“ “就出自这则寓言故事。
(二)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①。一日,水暴②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③。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④。其侣⑤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日:“何不去⑥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⑦。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⑧,身且⑨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⑩溺死。
——选自《哀溺文序》
【注释】
①永:即永州。氓(méng):古代指百姓。咸:都。善:同“擅”,擅长。②暴:突然。③绝:渡过。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④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再加倍为常,意为几尺远。⑤侣:同伴。⑥去:丢弃,放弃。⑦有顷:一会儿。益:更。息:疲乏。⑧蔽:昏聩,不明是非,愚昧。⑨且:将,将要。⑩遂:于是、就。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乘小船绝湘水 绝: (2)今何后为 后: ..(3)遂溺死 遂: (4)何不去之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3.与“何不去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 B.反归取之 C.当之郡 D.吾矛之利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三)智①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②墙坏③。其子日:“不筑④,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释】
①智:聪明,这里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聪明”。②雨(yù):下雨。③坏:毁坏。④筑:修补。⑤父(fǔ):老人。⑥亦云:也这样说。⑦暮:晚上。⑧果:果然。
⑦
⑧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天雨墙坏( ): .(2)其邻人之父亦云( ): .(3)暮而果大亡其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富人的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矛与盾
1.(1)穿透 (2)怎么样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今后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4.自相矛盾
(二)吾腰千钱
1.(1)绝:渡过。(2)后:落在后面。(3)遂:于是、就。(4)去:丢弃,放弃。 2.(1)我腰上缠着很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2)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3.B
4.讽刺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三)智子疑邻
1.(1)yù 下雨(2)fǔ 老人(3)wáng 丢失 2.(1)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2)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老人干的。 3.家富,且“天雨墙坏”。
4.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