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江苏宿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2022年江苏宿迁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 阅读文雅的演讲稿《奋斗·青春》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冬ào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运动健儿,到广袤田野上艰苦奋斗,建设美丽乡村的年轻面孔,到碧海蓝天间甲天宇、捍卫主权的空中卫士……广大青年向我们展开了青春亮丽的风采,也感召着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在追梦的路上,有温情的师长相随,有真zhì的友谊作伴,有乙的书籍引路,我们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的底色,矢志不渝,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冬ào_____ 广袤______ 真zhì______

(2)在文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恰当的一项是( )A. 飞翔 浩瀚 书写C. 飞翔 浩大 谱写

B. 翱翔 浩大 书写D. 翱翔 浩瀚 谱写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文雅的演讲引起共鸣,请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文或作者,完成对话。

文博:青春季的底色,要靠读书来擦亮。可从杜甫“造化钟神秀,(1)______”的山河大美中愉悦身心;从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2)______”的从容豁达中涵养品格;从龚自珍“(3)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自我超越中懂得奉献。

文栋:是的,在奋力追梦的途中,要有夏完淳“毅魄归来日,(4)______”的忠肝义胆;要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5)______”的济世情怀;还要满怀(6)______(作者)(7)“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自信前行。3. 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

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下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写出三条)

(2)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文博好奇地问,“文栋,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我爸妈说,我们快毕业了,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假如你是文栋,会说:“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24分)(一)古诗阅读。(10分)

朗诵小组选定下面这首诗参加校古诗朗诵大赛,请你参与。

度关山

[唐]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

【注】①狐:一作“孤”。②窦:沟渠。③羽:箭尾上的羽毛,即箭翎,引申为箭。4. 文博找到下面两幅图,你认为哪幅图更适合作为朗诵时的背景?请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朗诵颈联时,文栋想要增强诗歌感染力,请你为他配上适宜的表情、动作。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朗诵尾联时,文博对重读词语把握不准,请你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选择一个词语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柵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址,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昇(bià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7. 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断句,文博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卧 百 余 日 复 起 耳 至 老 不 聩 亦 无 瘢 痍

8. 文中有三个词语,文栋不理解,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

文中

方法指引

语句

释惮:

1.d1.dn2.d《古代汉语词典》惮:1.dàn2.d。②敬,敬畏。③通“瘅”,尔惮

(1)

劳苦。2.dá④惊惧。

往耶

______遂: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遂排

(2)

栅入

______

不暇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之若鹜”

为他

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

______(3)暇:字词解

9.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10. 文栋认为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报刊阅读。(14分)

学校准备举办“科技创新成就展”,请你参与。

【材料一】

①过去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在稳致远。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太空的新篇章。

②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100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

③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知的空白。

④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多次出舱,太空授课、在轨实验……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摘编自冯华 余建斌《中国航天筑梦苍穹》,《人民日报》2022年4月25日)【材料二】

①“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收获满满。接下来的2022年,如何乘势而上,持续发力?

②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过去一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09%。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就越强。筑牢根基,也要夯实人才基础。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

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帅;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勇闯科学的“无人区”。

③为更好地凝聚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狠抓改革落实落地。

④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国家将着力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的参与,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加强参与度、话语权。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同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摘编自杨舒《2022年,科技创新如何持续发力》,《光明日报》2022年2月26日)【材料三】

问:执行本次飞天任务,有什么感受?

陈冬:能够再次执行飞天任务,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12年朝夕相处,两年半的任务训练,我们乘组彼此越来越熟悉、配合越来越默契。我们身上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

问;准备此次飞行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

刘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出舱活动训练强度最大,训练时长最长。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将来真正的出舱活动,一次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问:“太空出差”半年,有什么期待?

蔡旭哲:最期待问天舱、梦天舱和天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刘洋:我们会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摘编自余建斌《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前来报到!》,《人民日报》2022年6月5日》)

11. 展会请你做讲解员,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我国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请你探究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3.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拟一个标题(有一定文学色彩,不超过10个字),并简述理由。

14. 文雅说科技改变生活,请你联系实际,谈谈科技发展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二)小说阅读。(16分)

学校举行“追寻先辈足迹,弘扬革命精神”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

勇士的背影宋子洵

①虽已进入春天,风却也卷挟了几分寒意。朦胧的金光洒落在山顶的薄雪上,氤氲出几分雄壮悲凉。连绵陡峭的山岭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却未见飞鸟。夹金山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般景象。

②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延展,在视线所及之处骤然急转,消失于云层雾气中。藏族小伙扎西一早就站在路边。

③他在等待着一位执意独自登山的老人。

④“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扎西探出头,仔细打量着来人。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逆着光走来。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像巨石一样重重地压在地上。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就是他!”扎西赶忙跟上,一路上躲躲闪闪,生怕被发现。

⑤突然,他发现老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注视着他。

⑥“糟了,被发现了!”心一横,扎西硬着头皮凑上前,向老人解释道,是小金县的桑杰书记让自己悄悄跟着的,因为担心他一人登山有危险。扎西一脸诚恳的模样,让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缓和了些许。

⑦“你回去吧!”老人转过身去,背朝扎西摆了摆手。

⑧“我不走,我答应桑杰书记要照顾好您的。”扎西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⑨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看着老人沉重的背影,扎西知道老人默许了。

⑩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⑪“您不要再往上走了。”见状,扎西有些着急。

⑫老人的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听起来像是即将报废的拉风箱,光听着都让人心慌。对于扎西的话,老人置若罔闻。

⑬“您撑不住的……”扎西的声音因焦急而轻微地颤抖着。⑭终于,老人停了下来。

⑮“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⑯敬礼?扎西没听懂。

⑰“就像这样。”老人边说,边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庄重而又虔诚地向大山敬了一个军礼。

⑱或许是不想老人继续攀登,扎西没有拒绝这个请求。

⑲随着一步步攀登,扎西的体力渐渐透支,汗水湿透了单薄的衣衫,他的牙床都在冷风中打战,腿像灌了水泥一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侧滴落。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被逐步掠夺,扎西已经接近窒息了。

⑳终于行至一片开阔处,扎西累得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喘息间,扎西记起了老人的嘱托。

㉑咬住因寒冷而颤抖的牙齿,扎西缓缓地举起右手对着那片天空敬了个军礼。㉒下山时,扎西又遇到老人。老人坐在路边,定定地看着远方。扎西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好静静地走到老人身边坐下。

㉓“累吗?我们当时也很累!”扎西的耳边传来老人粗粝沙哑的声音。㉔“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㉕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㉖……

㉗太阳落山时,老人走了。凝视着老人踉跄而坚毅的背影,扎西的内心突然汹涌起复杂的情感。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㉘离开之前,面向无数英魂在这里长存的夹金山,他又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并许下了自己一生的承诺。

㉙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人民子弟兵年人。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在他的心底。夹金山上,仿佛一直有一个勇士迎着落日的余晖,凝望着远方。

(选自《人民子弟兵报》2022年3月15日)

15. 文雅准备以对联形式概括小说情节,并写好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老人登山怀念革命战友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文博认为这句话中的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更合适,说说你的看法。)

(2)二十几年过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在他的心底。(请你从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为加

点词语做批注。)

17. 文雅认为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8. 文栋认为扎西是小说的主人公,文雅认为老人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四、整本书阅读(12分)

19.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学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 《傅雷家书》中有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感染与深刻启迪。

C. 《海底两万里》想象丰富,全书用第三人称,语言平实,将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

D. 《简·爱》中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后,便毅然离开,可见她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

E. 《水浒传》中林冲是刻画最成功的人物之一,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火烧草料场、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等情节都与他有关。

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学校开展“读名著,敬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

20. 文博发现,不同体裁作品塑造人物方法也不同。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一部作品分析。作品及体裁

《钢铁是怎祥炼成的》(自传体小说)A《西游记》(神魔小说)B《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人物典型情节

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思考“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造人物方法

结合作者自身经历,穿插人物内心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雅认为: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

联系生活,谈谈如何才能像他一样“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五、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如歌,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们有追逐梦想的气概,有挑战自我的勇毅,有报效祖国的豪情……

聆听教诲,阅读经典,亲近自然,走向社会……我们总能受到鼓舞,得到启迪,汲取力量,让青春的心更加滚烫,让青春的我们蓬勃向上。

毕业之际,文雅、文博、文栋策划“青春要有一颗滚烫的心”主题征文活动。请你积极投稿,可叙写经历,可抒发感想,也可阐述观点。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

(1) ①奥 ②. mào ③. 挚(2)D

.(3)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2】

①. 阴阳割昏晓 ②. 一蓑烟雨任平生 ③.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 灵旗空际看 ⑤.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 示例1:杜甫 ⑦. 会当凌绝顶 ⑧. 一览众山小(示例2: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

(1)学校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家长注意言传身教;学生从小参与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答对三点即可)

(2)示例:文博,现代的学生素质发展要全面,其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很重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智慧,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

(3)示例: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本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一)古诗阅读。(10分)【4~6】

4. ①. 示例:选B, ②. 首联、颔联中“红日”“狐关”“危楼”“广漠”“长城”等,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颈联中“拂剑”“弯弧”,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图B中的画面符合本诗的内容与意境。

5. ①. 示例:表情:表情严肃,眼神坚定。 ②. 动作:拔剑、拉弓。6. 示例1:宜重读“系虏”,可以突出英雄壮举,体现豪迈气概。

示例2:宜重读“贾谊”(或“书生”),可以凸显诗人虽是书生,但仍可以杀敌报国的志气与豪情。

示例3:宜重读“谁知”,说明人人皆可成为报效国家的英雄,引发读者思考。(二)文言文阅读。(14分)

【7~10】

7. 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

8. ①. 害怕 ②. 就,于是 ③. 空闲,闲暇

9. 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10. 勇武有谋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明辨是非、胸怀宽广:王舆虽然与甄廷坚关系不和,但依然坚信他的清白,并为他献计脱险。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报刊阅读。(14分)【11~14】

11. 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

12. 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航天人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航天团队团结协作、意志坚定、顽强拼搏、充满自信。

13. 示例:“鲲鹏展翅”,鲲鹏语出庄子《逍遥游》,鲲鹏展翅富有气势,能形象地表现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14. 示例:科技创新拓宽了知识获取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让通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支付方式多元快捷,家居生活多维智能,文化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二)小说阅读。(16分)【15~18】

15. 示例l:扎西敬礼告慰红军英魂;示例2:小伙参军传承先辈精神

16. (1)我认为用逗号更合适,逗号能表明环境恶劣,老人行进的艰难,老人的体力消耗巨大,能突出老人的顽强坚毅。

(2)“烙”字在句中指深深铭刻的意思,写出老人的背影给扎西留下的印象之深,突出老人对孔西影响之大(老人精神之可贵)

17. 示例1:伏笔: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或: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

或:“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任答一处即可)

照应: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

或:“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任答一处即可)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使揭示老人身份的情节自然合理;使老人的形象逐渐鲜明。(任答两点即可。)

示例2:伏笔: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照应: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人民子弟兵军人。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让扎西报名参军的行动自然合理;凸显了扎西思想境界的升华。(任答两点即可。)

18. 示例1: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是主要情节为“老人上山敬军礼”;赞美的是老人及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扎西报名参军正是受到老一辈革命精神(红军精神)的感召;标题“勇士的背影”赞美的正是这位老红军战士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答三点即可)示例2:我认为扎西是本文的主人公。小说以藏族小伙儿扎西的见闻和感想组织材料;小说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扎西,表现他的性格和精神;小说通过扎西来表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这一主旨。

四、整本书阅读(12分)【19】CE【20~21】

20. ①. 示例1:选A(《西游记》)典型情节:三打白骨 ②. 精塑造人物方法: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 ③. 示例2:选B(《红星照耀中国》)典型情节:彭德怀长征途中将自己的马让给部下骑 ④. 塑造人物方法:访谈,对话

21. 示例:保尔只是一位普通的战士,在筑路的情节中,他面对天气恶劣、资源缺乏、疾病折磨等一系列困难,却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战斗,体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一个普通的青年却葆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种种困境和磨难,我们也要像保尔一样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勇敢面对,为梦想顽强奋斗,不负青春年华。五、写作(60分)【22】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