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空气的存在2

来源:九壹网


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克伟 原创 课题 华师七下2空气的存在2 1、了解大气层 课时 1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2、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3、会用大气压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

覆杯实验;易拉罐;瓶吞蛋;大可乐瓶;吸盘;其他小实验

教学过程 检查课外实验——纸蛇实验? 1、干纸实验——为什么?空气不让水进入。 2、空气是_______色、_____味、有__________的。 导入过程 3、空气用途:a、生物呼吸及光合作用/ b、物质燃烧/ c、风云变幻/d、飞行、帆船等

4、对流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加热时,热源在_________. 冷却时,冷源在_________.

一、 大气层:外大气层 电离层 中间层 达1000千米以上 平流层 对流层 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二、大气压(强): 1、(演示)易拉罐实验: 解释:加热后罐内充满热空气和水蒸气,冷却时收缩和液化,大气压就把罐压瘪了。 教学步骤 (重难点突破的过程、巩固方法) 小结:1.大气层对所有的物体都有大气压。

2、(演示)覆杯实验:(倒立/转正/进气) 解释:PPT图形说明 小结:2空气是流动的,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3、(PPT演示)马德保半球实验: 解释:因为抽出空气后,外面大气压将两球紧紧压在一起。如果进了空气,则内外大气压抵消,半球就能很容易的拉开。 小结:3.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 三、做做想想(教师指导下,学生实验后讨论) 1、吸盘实验。解释:两吸盘压在一起时,挤出了空气,外面的大气压就把吸盘压在一起了。 2、大可乐瓶压瘪实验:解释:倒入热水,赶出部分空气。冷却时,瓶内大气压变小,

外面大气压就把瓶压瘪了。 3、瓶吞蛋实验:瓶内燃烧时,赶出了部分空气。盖上蛋冷却时,瓶内气压变小,外面大气压就把蛋压入瓶中了。 大气压在我们身边:吸墨水/胶头滴管/吸饮料 四、当堂练习: 1、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告诉我们 ( ) A.大气压存在,大气压比较小 B.大气压存在,大气压很大 C.没有空气的地方大气压是存在的 D.有空气的地方大气压是不存在的 2、医生常用拔火罐给人治病,具体操作是:用竹子做一个罐,向罐内放一张燃烧的纸,当纸快燃烧完时,迅速将罐口按在人体需治疗的部位,罐子就被牢牢地吸在人体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罐子被大气压紧紧地压在人体上 B.罐子被人体的皮肤粘住了 C.罐子必须很轻 D.空罐子直接一按,也能牢牢地吸住 3、生活中的下列事例可以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人从杯中喝开水 B.人用吸管吸牛奶 C.水能从杯中倒到地上 D.用胶水粘信封 4、将烧热的空易拉罐,口朝下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易拉罐被压,体积变小 B.易拉罐的体积变大 C.水进人易拉罐,使易拉罐破裂 D.水沸腾,易拉罐体积不变 5、高山上的空气比较稀薄,则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的 (填“大”或“小”)。 6、钢笔吸墨水时,先要捏扁贮墨水的橡皮管或塑料管,这是为了 ,墨水进入橡皮管或塑料管是由于 的作用。 五、作业:1.作业本相应作业;

2.家庭实验——覆杯实验。 大气压——空气的存在(2) . 一、 大气层: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二、 大气压(强): 板书设计 1.大气层对所有的物体都有大气压。 2.空气是流动的,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3.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

一、在课堂上多复原生活中的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本节课这点做得还行。 教学反思

二、能让学生做的实验,老师不必越俎代庖,弄得吃力不讨好。本节在这点尤其突出。

三、实验室能做好充分的预备实验,减轻老师准备实验的负担,则教学会更上层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