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0・ 林业科技情报 200r7 Vo1.39 No.2 浅谈外墙防水 汪 伟 李文涛 (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针对建筑物外墙容易发生渗漏的现象,认真分析渗漏的原因,提出几点外墙防水的做法,以杜绝外墙渗漏的发生。 [关键词】外墙防水;渗漏;防水材料 A B订ef Talk On Water—proof Of Outer Wall Wang Wei (Electric Power Development Compan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j’WeIltao (Fore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 O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akage causation,puts forward several methods to prevent the leakage in outerwall Key words:water・—proof of outer wall;leakage;water・—proof material 1前言 近年来,很多地方不断地发生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外 墙渗漏水问题,而此类缺陷中,漏雨将会造成建筑物污染, 变色、发霉、腐蚀等不良现象。进而导致生锈或因吸水而 造成隔热性能的降低。 这些漏雨的情形,并非出自屋顶而是出自墙壁,虽然 阻挡风雨露水侵袭,对于建筑物来说是它的重大功能。 自古以来,为了阻止雨水从屋顶、墙壁或地板渗入,世界 各地的人们都为此投入不少的心思。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发展,大量地采用平屋顶后,使得屋顶防水或平屋顶防 水的技术得以发展,然而对于墙壁却一直未应用所谓的防 这其中有许多的理由,但其主要原因,是对外墙仍未作充 分的考虑。只是以“挡雨”的想法来对应这项问题。因此, 随着建筑物规模、形状、细部作法以及外墙材料的变化, 水技术,只是以外墙的装修或混凝土本身来满足防水的功 能而已。 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裹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后产 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并且密着性能良 好,无需作任何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 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施 细微部位;可以控制注入量,必要时可以补充灌浆料 4.1.2可根据裂缝大小、注入状况的需要,调整压力;注 入量和注人情形可以目视观察 5增大加固法 工简便迅速,安全并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 凝土结构变更、追加、加固的最有效的方法。 3.1使用范围 增大加固法,是指在原受弯构件的上面或下面浇一层 新的混凝土并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 方法。这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补浇的混凝土处 在受压区时,对补加的钢筋起到黏结和保护作用;当补浇 3.1.1各类建筑结构增建、变更等预留钢筋固定。 3.1.2横梁、柱头、楼板、剪刀墙等加固预留钢筋固定。 3.1.3各类钢结构、机械设备、支架等的螺杆锚定。 3.2技术特点 3.2.1高承载力(剪力、拉力)。 3.2.2对固定的基材不产生膨胀力,适宜边距、间距小的 层混凝土处在受拉区时,增加了构件的有效高度,从而提 高了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并增加了构件的刚度。因 此,其加固效果是很显著的。 实际工程中,在受拉区补浇混凝土层的情况是比较多 的。原配筋率较低,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较小,因此在受 部位。施工简便、时间短。 4注浆加固设计 拉区补加纵向钢筋并浇混凝土是提高该梁抗弯承载力的有 效方法。又如阳台、雨蓬等悬臂构件的承载力加固,可在 原板的上面(受拉区)补配钢筋和补浇混凝土。当在连续 梁(板)的全长上部补浇混凝土时,后补浇的混凝土在跨 中处于受压区,而支座却处在受拉区。按后浇混凝土与原 混凝土结合情况的不同,增大截面可分为新旧混凝土截面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构造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 的各种裂缝,采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及密封剂灌浆加固修 补,在不影响生产运营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预期的强度,延 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施工快捷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作业, 加固效果安全可靠。 4.1注浆工法特点 独立工作和整体工作两种情况。 来稿日期:2006—12—25 责任编辑:朱艳华 4.1.1采用慢速、低压连续灌浆,可以确保树脂注入裂缝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Cr7 V01.39 No.2 林业科技情报 ・61・ 以往不构成问题的细部作法和材料经常形成不能满足防水 功能的情况。本文所述,仅针对外墙的淋雨、漏雨的形成、 4.1.2.1丙烯橡胶类:喷射或涂抹丙烯橡胶的乳剂,一次 就能够确保相当的厚度,同时色彩与质感也相当自然,为 了保护涂膜与防止污染,涂膜形成之后,应加涂一层保护 漆。其中也有低温时就会降低性能的材料,使用时应特别 注意。 外墙表面的防水方法提供参考。 2外墙的淋雨 如果下雨时刮风,雨就会横扫,风越强,雨的方向就 更接近于水平,由于这个原因,墙面就会遭到雨淋。外墙 的漏雨现象,就是由于外墙直接遭到雨淋或淋到墙壁突出 4.1.2.2聚氨基甲酸乙酯:这是涂膜防水材料之中急速伸 展的一种,较具代表性者为“聚氨基甲酸乙酯”。由于容易 下垂,涂膜容易变薄。容易引起粉化,应涂上保护漆加以 保护较为适宜。 部位的雨水传到墙壁而流下的缘故。而墙壁的淋雨量、不 仅受到风速和雨点的直径所左右,当然建筑物的形状、高 度、部位也会成不同的情况。一般而言,下雨时雨点所遇 的空气阻力和速度会增加,当这种阻力和重力的加速度一 致以后,雨点就会以等速度掉落。无论如何,只要风速达 到7~8m/s,垂直面水平更遭到大量雨淋,当风速达到 15m/s时,垂直面将会淋到两倍的雨。如果风的方向沿着墙 在激烈地变化时,大雨点容易碰到墙面,小雨点由于容易 随风飘落,不易冲撞到墙壁。 3漏雨的形成 淋到墙面的雨点,由于碰撞而使一部分飞散,而另一 部分从墙壁的表面被吸收到墙壁材料之中,剩余的部分才 停留在表面。然而,如果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雨水淋墙面 时,几乎大部分材料的表面层都会达到饱合状态。而且停 滞的雨水量也会增加,就会形成水膜并且产生移动。以上 现象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从外墙向室内渗入雨 水的机会,如此淋到墙面的雨水,移动之后渗入室内,就 会形成漏雨。 4外墙表面的防水方法 在建筑居住的空间环境中,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与形状 及外墙各种材料的变化,像涂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底层上、 ALC板上、贴置瓷砖的表面层上,使其表面形成不透水性 的膜,进而防止雨水渗入墙内,已渐成圈内热门的话题。 如果外墙使用金属板或玻璃时,只要不是整体焊接必然会 有接头,这时就要有赖于填缝,因而就会造成接头防水上 的问题,然而符合这种目的的材料,重要的是不要有按缝, 这种防水材料的必要性能应是:①在底层能够形成连续的 涂膜。②能够追踪裂缝的移动。③能够厚涂,同时也能够 得到均匀的涂膜。④耐久性良好。⑤能够直接当作装修材 料。⑥质感柔和,色彩自由。⑦如果当作表面材料时,能 够以喷射装修或其它方式,轻易地施工于表面。⑧施工容 易,工期与工程数量都少,性能不受技术与气象条件的左 右。⑨底层潮湿时也能够施工。⑩修补与重涂都很容易。 4.1装饰兼用的防水作法 4.1.1彩色水泥作法 此法所使的材料,被称为“彩色水泥”,为预拌干料, 其主要成分为白水泥、骨料、防水剂、无机颜料及其他添 加剂等,干拌混合而成,具有通气性、防水性、不收缩的 主要性能。可达到不龟裂、不脱层、防霉斑等特殊要求。 由于附着强度高,可直接涂刷于1:3水泥砂浆粉刷底层上, 且质感密实,色彩柔和,可不必再用其他壁材,这是一种 经济型的彩色防水材料。 4.1.2涂膜防水作法 4.1.2.3氯丁二烯橡胶类:这是用在曲面屋顶等的材料, 同时也应用在墙壁上,由于费工而且不能得到的厚的涂膜, 因此质感单纯。最近有使用氯丁二烯乳液的材料,它的低 温特性很好。 4.1.2.4矽胶类:此类材料虽然涂膜厚度很薄,然而橡胶 的物理性质却很优秀,但没有保护漆就会容易遭到污损。 4.2须另作装饰性装修的涂膜防水工程 4.2.1氯丁二烯类:这是加入玻璃纤维的涂膜防水材料中 的一种,采用毛刷或刮刀涂抹施工,配合这种防水层的硬 化时刻,在其表面喷射水泥类或合成树脂的喷射灰浆等做 表面装修,亦有当作装修前的裂缝修补或窗户周围以及伸 缩缝的填缝材料来使用的。 4.2.2橡胶沥青类:喷射类型的这种材料,由于黑色的防 水材料会喷散到周围,因此必须将可能使用的范围加以圈 定。 4.2.3高分子弹性涂膜复合类:此类属水性乳化型弹性防 水材料,其主要成分由高分子共聚合乳化剂及水泥系无机 骨料所组成。拌其以水相混合后,即形成性能优势的高韧 性涂膜复合防水层。具有耐高热,耐酸性等主要性能。经 涂抹后弹性好,可充分达到无缝隙。其表面可作水泥砂浆 粉刷或合成树脂类的喷射灰浆等面层装修,亦可施作瓷砖 等的壁材装饰。涂抹上述的防水材料前,应先将底层的裂 缝作绝缘处理或以填缝材料充填。 4.3防水剂的涂抹 具有透水性的瓷砖、砖、石材,有时可使表面的防水 涂抹渗透到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表面,藉以提高它的渗透 防水效果。这种方法,如碰到贯穿裂缝时,应先将裂缝处 妥善填缝处理,否则即失去效益。此类材料使用时,应以 具有可抗高热及抗污染、抗酸雨及保持通气必可长期保持 外墙的原始质感者为佳。 5结 论 近年来,外墙的漏雨导致建筑物室内空间二度缺陷的 事件屡屡发生,其不但有碍美观及卫生,且严重影响建筑 安全。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的 “防水设计”不应该停留在“挡雨”阶段,居住环境品质的 提升,首先须要建筑设计上要有完整的规划,从调查、设 计、结构计算、施工品质管理以及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均 应扎扎实实地做好,并须着重考虑外墙防水工程,确保居 住安全。 来稿日期:2006—12—10 责任编辑:朱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