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冲筋、贴灰饼→铺抹素砼或水泥砂浆→找平、压头遍→二次压光→三次压光→养护。
(2)施工方法
①冲筋、贴灰饼:墙面弹线标高,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大小约50mm见方,纵横间距约1.5m左右。如局部厚度薄于10mm时,应调整其厚度或将高出的局部基层凿去部分。
②铺抹素砼或水泥砂浆:找平后用木抹子搓揉压实,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待表面收水后,随即用铁抹子进行头遍抹平压实至起浆为止。如局部过干,可用茅柴帚稍洒水;如局部过稀,可均匀撒一层水泥砂来吸水,顺手用木抹子用力搓平,使互相混合。
③二次压光:在砂浆初凝后进行第二遍压光,用钢抹子边抹边压,把死坑、砂眼填实压平,使表面平整。要求不漏压,平面出光。
④三次压光:砂浆终凝前进行,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进行三遍压光,用抹子压光无抹痕时,用铁抹子把前遍留下的抹纹全部压平、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的程度为止。
⑤养护:视气温高低在面层压光交活24h内,铺锯末或草袋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二、 自流坪地面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基层检查→基层清理→基层表面打磨→真空吸尘→基层修补→刷界面剂→弹线、界格→封堵边界→泵送施工→切缝、嵌缝→成品养护。
(2)施工方法
基层检查:检查基层混凝土是否有空鼓、开裂、起砂等缺陷,在缺陷部位做出标识。用水准仪测量基层表面高低差,按1~2m(基层平整度相差较大者取小值,反者取大值)的方格网做出标识。基层混凝土表面强度检测:用拉拔强度检查仪检测基层混凝土抗拉拔强度。按基层混凝土浇筑验收批进行测试,一个验收批至少测试一点,视基层强度情况酌情增加测试点。
基层清理:清理基层混凝土表面杂物:用铲刀铲除地面散落的砂浆、胶等,用扫帚将表面清扫干净。
基层表面打磨:用专业地面喷砂打磨机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打磨成粗糙表面,形成良好的粘结结合面。柱及墙边使用平推式打磨机进行打磨,局部机械打磨不到的部位,用人工剔凿成毛面。对油渍污染经打磨后仍未清除干净的部位再用专用喷枪处理。
真空吸尘:用大功率工业真空吸尘器将打磨后产生的浮尘及影响粘结的杂质清理干净。
基层修补:经打磨处理后,再次确认基层空鼓、裂缝情况。如无空鼓、裂缝可直接进行下道工序;局部有空鼓、裂缝时按以下方法进行修补。
涂刷界面剂:采用自流平专用界面剂。涂刷界面剂目的:一是对基层封闭,避免基层过多过快吸水,防止自流平砂浆过早丧失水份;二是增强地面基层与自流平砂浆层的粘结强度;三是防止气泡的产生;四是改善自流平材料的流动性。对于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基层,一般涂刷两遍界面剂。特殊基层或其它情况,应遵循生产厂家的建议。
弹线、界格:按照砂浆泵泵送能力,18米左右设置分仓施工界格。先用墨斗弹线,然后将分隔的海绵条贴在弹好的墨线上。界格一般应设在柱正中。
封堵边界:隔墙及柱根部位用密封条粘贴,用海绵条封堵楼梯踏步、门口、排水口、边界、柱边等部位,施工前要仔细检查边角,确保不应泄露的部位已经严格封闭。在自流平施工完毕,取出密封条,进行接缝处理。变形缝处粘贴宽的海绵条,为防止错位海绵条后面可用木方或方钢加固。
自流平泵送施工:自流平砂浆泵送初期先用大塑料桶接出湿润泵管的水,待正式自流平砂浆泵出后,将泵管移至作业面的一端,沿作业面横向缓慢均匀移动,均匀摊铺浆料,并用钢刮板辅助流平。严禁局部泵浆太多,影响最终找平效果。在自流平砂浆流出约500mm宽范围砂浆自行流平后,由手持长杆齿形钢刮板、脚穿长筒胶鞋的操作工人在自流平砂浆表面轻缓地进行第一遍梳理,导出砂浆内部气泡和辅助流平。
成品养护:施工完成后,对现场进行封闭,对已初凝的水泥自流平地面进行维护保护。2天后可开放步行,7天后方可使用。
切缝、嵌缝:待自流平地面施工完成7天后,即可在地面上按设计要求弹出地面分格线,分格线宜与自流平下垫层伸缩缝重合,从而避免垫层伸缩导致地面开裂;弹出的分格线应平直、清晰。
三、 地面石材铺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弹线→试拉试排→刷水泥浆及砂浆结合层→铺设板块→灌缝擦缝→养护打蜡。
(2)施工方法
①施工准备
将基层清理干净,表面灰浆皮要铲掉、扫净。在清理好的地面上均匀洒水,然后用扫帚均匀洒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1),厚为5mm,与下道工序铺砂浆找平层必须紧密配合。所有板块外边缘切口平直,不能崩角崩边。长、宽度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5mm。
②操作过程
石材板块在铺贴前,应做好切割和磨平处理。板材在铺贴前应先浸水湿润,阴干后备用。
结合层与板材应分段同时铺贴,铺砌要先进行试铺,待合适后,将板材揭起,再在结合层上均匀撒布一层干水泥面并淋水一遍,正式铺贴。
铺贴时板材要四角同时下落,并用橡皮锤敲击平实,要求四角平整,纵横间隙缝对齐。铺贴的板材应平整,线路顺直,镶嵌正确。板材间与结合层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墙、柱处均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板材之间,接缝应严密,其缝隙宽度不应大于1mm或按设计要求确定。
石材地面擦缝24h后,应铺锯沫养护,4~5d后方准上人。为了防止地面泛碱,铺花岗岩石前在石板的背面均匀地刷二遍防渗剂。
四、 地面地砖铺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铺找平层→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
(2)施工方法
①地面处理
铺贴地面砖前,应先挂线检查并掌握楼地面垫层的平整度。对地面基体表面应进行清理,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并用清水冲洗地面。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②地砖铺贴
铺设砖面层下的基层表面要求坚实、平整。在铺贴前,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应进行预选,然后按照图纸进行预铺。对于预铺中可能出现的尺寸、色彩、纹理误差等进行调整、交换,直至达到最佳效果,在水中浸泡后晾干,按铺贴顺序堆放整齐备用。
铺贴面砖应紧密、坚实,砂浆要饱满。严格控制面层的标高,并注意检测泛水。面砖的缝隙宽度:当紧密铺贴时不宜大于1mm;当虚缝铺贴时一般为5~10mm。砖面层铺贴24h内,应及时用棉纱等物清理面层的水泥,进行清理勾缝,勾缝前应先将地砖缝隙内杂质擦净,用1:1水泥砂浆勾缝。
③养护
铺设48h内禁止上人。如需要在上作业时,需48h后进行,并应在地面铺塑料布或夹板,以免破坏地面。
五、 地面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基层清理→弹支架定位线→测水平→固定支架底座→调平→安装横梁→调平→铺设架空地板。
(2)施工方法
①基层清理
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洁、干燥、不起灰,安装前清扫干净。
②弹线
按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支架定位方格十字线,测量底座水平标高,将底座就位。
同时,在墙四周测好支架水平线。
③安装支架和横梁
将底座摆平在支座点上,核对中心线后,安装支架,按支架顶面标高,拉纵横水平通线调整支架活动杆顶面标高并固定。再次用水平仪逐点抄平,水平尺校准支架托板。
支架顶调平后,弹安装横梁线,从房间中央开始,安装横梁。横梁安装完毕,测量横梁表面平整度、方正度。
在所有支座柱和横梁构成的框架成为一体后,应用水平仪抄平。
④架空地板
在横梁上铺放缓冲胶条时,应采用乳胶液与横梁粘合。当铺设活动地板块时,从一角或相邻的两个边依次向外或另外两个边铺装。四角接触处应平整、严密。四周侧边应用耐磨硬质板材封闭或用镀锌钢板包裹,胶条封边应耐磨。架空地板块的安装或开启,应使用吸盘,并做到轻拿轻放。在全部设备就位和地下管、电缆安装完毕后,还要抄平一次,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将板面全面进行清理。
⑤成品保护
铺设以后,禁止上人。如需要在上作业时,需在地面铺塑料布或夹板,以免破坏地面。
六、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1)施工工艺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抹标筋→刷素水泥浆→浇筑细石混凝土→铺设架空地板。
(2)控制要点
①在铺砼过程中要把钢筋垫起来,设在厚度中间防止地面开裂。
②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干水泥砂拌合料与细石混凝土的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
③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④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得漏压。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铁抹子压光无抹痕时,可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压光,此遍要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
⑤养护:面层抹压完24小时后(有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养护)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天(房间应封闭养护期间禁止进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