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板蓝根颗粒剂制备项目任务书

来源:九壹网
VC颗粒剂制备项目任务书

班 级: 组 别: 组 长: 组 员: 指导教师: 【项目概况】 工作任务:

本项目我们将完成VC颗粒剂制备,投料:1kg/组, 共8课时。 任务要求:

1.掌握VC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过程的技能操作规范和方法。

2.初步掌握药物制剂工职业中的生产前准备、生产过程及生产结束操作的主要工作过程。 3.掌握药物制剂生产记录的书写模式。 4.了解颗粒剂的生产要点与质量控制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VC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过程的技能操作规范和方法。

2.初步掌握药物制剂工职业中的生产前准备、生产过程及生产结束操作的主要工作过程。 3.了解药物制剂生产记录的书写模式。 4.了解颗粒剂的生产要点与质量控制内容。 【项目实施】

阶段一 项目分析、工作计划制定

工作任务:

1.对项目进行分析, 确定VC颗粒剂的生产工艺; 2.进行生产前的知识、技能准备;

3.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及环节负责人; 4.项目讲解(可省略)。 学习目标 :

1.熟悉项目分析与实施的流程; 2.对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

3.进一步补足自身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欠缺; 4.学会做计划。 任务实施: 工作 任务 工作步骤 相关知识 1.口服类药物的生产环境要求30万级以上,现厂家达任务一:项目1.分析工作内容,获得相应信息; 分析 2.整理信息,明确生产环境。 到10万级。 2.人员要求一更、二更后进入生产工序,一更、二更操作规程。 3.散剂制备的生产区域划分适用于颗粒剂生产。 任务二:确定工艺流程 1.根据资料,明确工艺流程; 2.明确中间体及成品检测项目; 3.完成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 1.参考散剂制备工艺流程。 2.中间体包括:软材检测、湿颗粒检测。 3.成品检验项目。 1

3.制软材为关键环节,软材需符合标准。 1.针对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知识与技任务三:知能,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1.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2.称、量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配料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对制软材、制粒岗位的操作规程进行表识、技能准备 4.混合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述,要求人人过关; 5.制粒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整理信息,完成项目相关内容。 6.干燥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活动记录: (一)信息收集

(二)问题探讨

1.写出VC颗粒剂的制备的生产计划。

2.确定项目实施步骤及负责人:

任务评估:根据“观察点”列举的内容,进行自评与互评。

观察点 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分析 能够正确收集信息并整理 能够编写工艺流程 对问题分析全面 问题讨论参与度 项目报告书书写完整

指导教师对本环节的评价:

【项目实施】

阶段二 VC颗粒剂的生产

工作任务:

1.进行产品加工前的各项准备; 2.完成颗粒剂的生产;

2

★★★ ★★ ★ 3.做好生产后的各项工作。 学习目标 :

1.能够按照工艺流程进行颗粒剂的生产; 2.学会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3.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程,做到文明生产; 4.提高分析讨论、解决间题的能力。 任务实施:

工作任务 任务一:生产前操作 步骤: 1.仪器、设备、用具检查; 2.确认生产指令; 3.领取物料。 生产前检查: 1.检查清场情况,将清场合格证附入批生产记录。 2.检查设备是否具有“完好”及“已清洁”标示。 3.检查容器、器具清洁,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记。 4.根据制剂生产指令,领料,核对无误移至生产场地。 5.挂贴“正在生产”标示。 生产操作监控: 任务二:生产操作 步骤: 1.提取操作 2.浓缩操作 3.制软材 4.制湿颗粒 5.湿颗粒干燥 相关知识 工序 浓缩 配料 混合 制软材 制湿颗粒 干燥 监控项目 相对密度 频次 随时 细度、均匀度、微生物限度、水分 随时 数量、均匀度,混合时间 手握成团、轻触即散、均匀度 筛网筛目、完好程度、 湿颗粒长度、粉末量、颜色均匀度 湿粒厚度、干燥温度 随时 随时 每批 每批 任务三:生产结束操作 步骤: 1.清除余料; 2.清洁操作; 3.清场操作; 4.做好记录; 5.观察颗粒干燥情况(课余时间进行)。 生产结束操作: 1.悬挂待清洁标识。 2.将余药清理干净。 3.按设备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4.由QA人员检查合格后,放置已清洁标示。 4.操三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规程对操作环境消毒。 5.及时填写清场记录,经QA人员检查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挂贴于操作室门上。 6.将其它文字性的东西撤离生产现场。 7.生产结束后,关闭水、电、气、门等。 活动记录: (一)操作记录

(二)问题探讨

1.生产前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应注意哪些事项?

2.领取物料应注意哪些事项?

3

任务评估:根据“观察点”列举的内容,进行自评与互评。 观察点 更衣情况 生产前检查工作 生产过程的流畅性 生产操作准确程度 结束工作 设备状态标识卡更换情况 中间体外观质量 指导教师对本环节的评价:

批生产记录

品 名 生产日期 批 号 规 格 称量生产记录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 工艺过程 检查: 清场结果记录 1 生产标示、设备标示。 开工前 检 查 2 清场合格证 3 清除与本批无关的物料。 4 无与本批无关的指令及记录。 5 环境符合要求(相对湿度45-65%、温度18-26℃)。 6 设备、仪表清洁完好,在校验周期内。 7 准许生产证 物料检查 1 执行称量复核管理规程 2 领取、复核物料名称、数量、外观质量及盛装容器状况。 1 执行称量岗位SOP。 称量过程 2 称量记录 物料名称 操作人 称量岗位清场记录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打“×”。

清场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复核人 称量(kg) 指导教师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操 作 标 准 及 工 艺 要 求 结果记录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3符合规定( ) 4符合规定( ) 5温度 湿度 6符合规定( ) 7符合规定( )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批 量 ★★★ ★★ ★ 4

清场结束时间 清场 指 令 洁净区清洁SOP 容、器具的清洁SOP 电子台秤清洁SOP 废弃物管理规程 操作记录 物 料 检查结论 清场有效期至 清场人

清场内容 年 月 日 时 分 结 果 记 录 操作人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组长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检查情况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墙、天棚、门、窗、灯 容器、工具及所有接触药品的用具 电子台秤的清洁 废弃物清除出生产场地 整理好当天的生产记录交工艺员整理保存 清除操作现场本批生产所有涉及的生产物料 执行( ) 年 月 日 时 止 组 长 批生产记录

指导教师 品 名 生产日期 批 号 规 格

提取、浓缩生产记录

批 量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 工艺过程 检查: 清场结果记录 1 生产标示、设备标示。 开工前 检 查 2 清场合格证 3 清除与本批无关的物料。 4 无与本批无关的指令及记录。 5 环境符合要求(相对湿度45-65%、温度18-26℃)。 6 设备、仪表清洁完好,在校验周期内。 7 准许生产证 物料检查 1 执行提取浓缩操作管理规程 2 提取浓缩物料名称、数量、外观质量及盛装容器状况。 1 执行称量岗位SOP。 称量过程 2 称量记录 物料名称 操作人

提取、浓缩岗位清场记录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打“×”。

清场开始时间 清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5

复核人 称量(kg) 指导教师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操 作 标 准 及 工 艺 要 求 结果记录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3符合规定( ) 4符合规定( ) 5温度 湿度 6符合规定( ) 7符合规定( )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清场 指 令 洁净区清洁SOP 容、器具的清洁SOP 电子台秤清洁SOP 废弃物管理规程 操作记录 物 料 检查结论 清场有效期至 清场人 清场内容 墙、天棚、门、窗、灯 容器、工具及所有接触药品的用具 提取、浓缩设备的清洁 废弃物清除出生产场地 整理好当天的生产记录交工艺员整理保存 结 果 记 录 操作人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组长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检查情况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清除操作现场本批生产所有涉及的生产物料 执行( ) 年 月 日 时 止 组 长 批生产记录

指导教师 品 名 生产日期

批 号 规 格 批 量 制软材、制粒、干燥生产记录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 工艺过程 检查:清场结果记录 1 生产标示、设备标示 2 清场合格证副本 开 工 前 检 查 3 清除与本批无关的物料。 4 无与本批无关的指令及记录。 5 环境符合要求。 (相对湿度45%-65%,温度18-26℃) 6 设备、仪表清洁完好,在校验周期内。 7 准许生产证 1 执行称量、复核管理规程。 物料检查 2 领取、复核物料名称、批号、数量、外观质量及盛装容器状况,并将物料领至操作间。 润湿剂(粘合剂)制备 执行该产品工艺规程 物料名称 物料名称 筛网目数: 颗粒数量: kg 尾料数量: kg 复 核 人 6

指导教师 投入量kg 投入量kg 物料名称 物料名称 投入量kg 投入量kg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操 作 标 准 及 工 艺 要 求 结果记录 1符合规定( ) 2符合规定( ) 3符合规定( ) 4符合规定( ) 5温度 湿度 6符合规定( ) 7符合规定( ) 投料记录 湿混时间 筛网目数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 整粒 操 作 人

制软材、制粒、干燥岗位清场记录

填写说明:合格打“√”,不合格“×”。

清场开始时间 清场结束时间 清场 指 令 洁净区清洁SOP 设备清洁SOP 容器具清洁SOP 废弃物管理规程 操作记录 物 料 检查结论 清场有效期至 清场人

【项目实施】

阶段三 检测、完善、评估

工作任务:

1.对产品进行检测;

2.提出完善产品的措施并进行再次加工; 3.完成项目自评和互评; 学习目标 :

1.掌握检测产品的方法; 2.提高产品质量意识;

3.培养客观、公正对待事物的态度; 任务实施:

工作任务 任务一:产品展示与检测 步骤: 1.取出干颗粒,进行展示; 2.对各组干颗粒进行初步质量检测。 任务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步骤: 1.分析各组产品产生问题的原因; 2.提出解决措施。 任务三:项目评估与总结 颗粒剂要求: 1.药物与辅料应均匀混合。 2.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3.粒度检测:上筛14目,下筛40目。 颗粒剂制备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制粒时成条或粉末过多,软材过湿或过干。 2.制粒时出现僵块,往往是晒网安装不符合要求,有漏料现象。 3.湿颗粒制备较好,而干颗粒中粉末较多,主要原因是颗粒干燥过程中翻动时机没有掌握好。 关于评价: 相关知识 清场内容 天棚、墙面、门窗、灯、地面 湿法混合制粒机、热风循环干燥箱、沸腾制粒机、摇摆制粒机 容器、工具及所有接触药品的用具 废弃物清除出生产场地 整理好当天的生产记录交工艺员整理保存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结 果 记 录 操作人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组长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执行( ) 检查情况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清除操作现场本批生产所有涉及的生产物料 执行( ) 年 月 日 时 止 组 长 指导教师 7

步骤 1.对照产品检测标准与评价表组织学生自评; 2.组织学生互评; 3.指导教师点评; 4.总结项目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活动记录: (一)操作记录:

(二)存在的问题有:

(三)解决措施为:

1.自评是一稗重要的评价形式。其前提是自我意识,只有当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评价。通过自评,可以进一步总绵自已在项目实施申的得与失,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抉问题的能力。 2.互评可以便我们了解自己无法知道或体验的效果。同时还培养了大家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往,社会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 任务评估:根据“观察点”列举的内容,进行自评与互评。 对各组的综合评价:

组 别 1 2 3 4 5

指导教师对本环节的评价:

【项目活动评价与反思】(内容包括对项目的认知;对活动实施过程的意见或建议;对项目涉及内容及拓展内容进行总结等。)

【项目评估】 板蓝根 颗粒剂检测标准与评价表

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仪器设备选择 实践 操作 过程 评价 (100%) 生产操作 (40%) 生产前操作 (20%) 原辅料领用 仪器设备检查 清洁记录检查 清场记录检查 称量误差不超过±10% 粘合剂、润湿剂配制 混合操作 具体标准 分值 4 4 4 4 4 5 5 5 学生自小组评教师评评 分 分 实践过程得分 实践结果得分 实践合作程度 (100分) (50分) (50分) 组 别 6 7 8 9 10 实践过程得分 实践结果得分 实践合作程度 (100分) (50分) (50分) 8

制软材操作 制粒操作 干燥操作 中间体质量控制 生产状态标识的更换 余料处理 生产结束操作 (20%) 工作记录 清场操作 更衣操作 人流、物流分开 清洁操作 (10%) 接触物料带手套 洁净工具与容器的使用 清洁与清场效果 安全操作 (10%) 操作过程人员无事故 用电操作安全 设备操作安全 软材混合均匀 湿颗粒评价 实践 操作 质量 评价 (50%) 干颗粒评价 (20%) (30%) 软材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湿颗粒中无大块、长条 湿颗粒中粉末较少 湿颗粒在方盘中堆积厚度合理 干颗粒性状 过大颗粒与粉末比例 干颗粒具有一定硬度 成品得率 能正确进行一更、二更操作 个人职业素养 实践 合作 程度 评价 (50%) 团队合作能力 (25%) (25%) 不留长指甲、不戴饰品、不化妆 个人物品、食物不带至工作场合 进场到退场遵守车间管理制度 出现问题态度端正 对生产环节负责态度 做主操时能安排好其他人工作 做副操时能配合主操工作 能主动协助他人工作 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5 5 5 5 5 5 5 5 5 3 3 2 2 6 2 2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