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需求调研报告计算机应⽤技术专业2019年4⽉摘要
本调研的⽬标是,准确把握计算机应⽤技术专业⼈才知识、能⼒、素质需求的规格,据此为下⼀步的专业⼈才培养⽅案开发制定奠定基础。为此,调研采取了对国家职业分类、国家职业标准进⾏系统梳理分析的⽅法,确定了专业⼈才知识、能⼒、素质及就业服务⾯向的职业要求调研提纲。在此基础上根据调研提纲及⽅案,通过管理⼈员调查表、⼯作⼈员调查表和⽤⼈单位访谈座谈的⽅法,进⼀步对⾏业企业发展⼀线专业⼈才的知识、能⼒、素质现实要求进⾏了针对性和验证性的调查。再进⼀步根据国家互联⽹产业发展规划及云南互联⽹⾏业企业发展实际对⼈才知识、能⼒、素质的新要求,结合国家⼈才⾮专业通⽤能⼒提升培养要求,初步确定互联⽹专业⼈才的知识、能⼒、素质规格要求框架。并进⼀步学习借鉴国外计算机应⽤教育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国内与学院计算机应⽤教育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在校⽣与毕业⽣的需求调查分析,调整完善专业⼈才的需求框架,形成本次调研的结论性意见,即专业⼈才的就业服务⾯向建议、职业⾯向建议、⼈才培养⽬标和知识、能⼒、素质的培养规格建议。⽬录
摘要 .................................................................................................................................................................. I 引⾔ .. (1)⼀、从职业功能及⼯作任务看国家职业资格对互联⽹专业⼈才的要求 (1)(⼀)国家职业分类中所明确的互联⽹类职业 (1)(⼆)互联⽹⾏业职业功能任务及职业标准要求 (4)
⼆、从⾏业企业⼀线调研看⽤⼈单位对计算机应⽤专业⼈才的现实要求 (7)(⼀)⾯向基层管理⼈员调查表所反应出的⼈才需求 (7)(⼆)⾯向基层⼯作⼈员调查表所反映出的⼈才需求 (8)
三、从产业发展规划与⽅向趋势看云南对计算机应⽤专业⼈才的新要求 (9)(⼀)云南计算机应⽤产业潜⼒分析 (9)(⼆)云南计算机应⽤专业⼈才需求情况 (11)
四、从国内外教育情况把握计算机应⽤专业⼈才培养的规律及改进⽅⾯ (12)云南计算机应⽤专业教育情况 (12)
五、从学校学⽣需求情况看计算机应⽤专业⼈才培养的适切性需求 (14)(⼀)对在校学⽣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14)(⼆)对毕业⽣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14)
六、对**学院计算机应⽤专业⼈才需求的综合分析 (15)(⼀) 计算机应⽤专业所⾯向的职业选择建议 (15)
(⼆) 计算机应⽤专业⼈才承担的任务及职业标准选择建议 (16)(三)需要充分重视与考虑的⾏业企业⼀线⼈才需求 (16)(四)把握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与趋势对⼈才的新要求 (17)(五)学习与借鉴国外计算机应⽤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7)(六)继承与发扬国内计算机应⽤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8)(七)继承与发扬学院计算机应⽤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8)
(⼋)需要关注并重视的学⽣需求 (19)
七、**学院计算机应⽤专业⼈才需求规格的建议综述 (20)(⼀)计算机应⽤专业⼈才就业与服务⾯向建议 (20)(⼆)计算机应⽤专业⼈才就业职业的⾯向建议 (22)(三)计算机应⽤⼈才培养⽬标与规格建议 (23)⼋、参考⽂献 (24)(⼀)⽂献 (24)(⼆)⽹站 (24)引⾔
⼀、从职业功能及⼯作任务看国家职业资格对互联⽹专业⼈才的要求(⼀)国家职业分类中所明确的互联⽹类职业
互联⽹是当今⾮常热门的⾏业,这个⾏业造就了很多的商业神话,为⼈们的⽣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改变了⽆数企业的命运。互联⽹融合了很多的⾏业!根据中国互联⽹协会2018年7⽉12⽇发布的数据。中国⽹民规模达7.72亿,可见市场之⼤。
互联⽹的变化很快,不同的时期都会出现新的职位。
1、技术类职位:⼤多数⽹络企业都喜欢有经验技术好的⼯程师。是互联⽹公司的核⼼主⼒军,互联⽹公司的研发⼈员很多,技术专业度较⾼,各个阶段薪资是⽐较⾼的⼯种。
职业分类:以程序员为主,前端开发、后台开发、移动开发、硬件开发、测试、运维、DBA等每⼀类⾥⾯也分很多⼯种,需要的还是有创造⼒的技术⼈员。⼯作内容:写代码、调bug、做测试等
晋升路线:技术路线(初级→⾼级→架构师→专家)管理路线(程序员→主管→项⽬经理→技术总监)未来发展:有⾃⼰的团队,成⽴⼀家⾃⼰的互联⽹公司
2、设计类职位:⼤多数⽹络企业都需要好的设计师。有⽔平的设计师和设计总监薪酬是很⾼的。设计类职位在国内互联⽹公司越来越重视,要设计出打动⼈⼼的优质⽂案⾮常重要,设计师们要充分的发挥才智,才能设计出⾼⽔准的作品。职业分类:主要是UI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户研究⼏⼤类,当然还有细分类。⼯作内容:分析客户需求、通过设计提⾼⽤户体验,把优质的产品理念和卖点设计出来。晋升路线:美⼯-设计师-设计主管-设计总监
未来发展:成⽴⼀家⾃⼰的设计公司。随着智能硬件和VR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有更多的⼈机交互⽅式,这⾥有很多的发挥空间。
适合⼈群:美术和设计类专业更有优势,做设计的,要追求美和极致,只要真⼼热爱专注就能做好。
3、运营类职位。是⼀个统管全局的职位,运营能⼒强的⼈才⾮常稀缺,未来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部分公司都得拼运营。发展潜⼒很⼤,要看个⼈能⼒。
职业分类:内容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户运营、活动运营、商家运营、品类运营、游戏运营、⽹店运营、新媒体运营等
⼯作内容:不同的细分岗位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侧重。运营的⼯作都是围绕拉新、促活和留存这三点。要会策划⽂案、善于沟通和熟练各种⼯作软件。晋升路线:运营专员→运营经理→运营总监
未来发展:运营很有前景,因为以后很少有纯粹的互联⽹公司,都会和传统业务结合,所有会狠拼运营能⼒,未来和产品⼀样,同时懂某个⾏业和互联⽹的复合型⼈才更受欢迎。4、市场销售类职位和运营⼀样,增长潜⼒很⼤。
职业分类:策划、推⼴、销售、SEO(搜索引擎优化)、SEM(搜索引擎营销)等类别。
⼯作内容:市场分析,产品定位,⽂案策划、商务拓展、销售等。晋升路线:⽹络销售→市场经理→市场总监未来发展:市场类职位需要同时懂互联⽹和垂直⾏业的复合型⼈才。做销售和业务的⼤部分⼈都⾃⼰创业做⽼板。(⼆)互联⽹⾏业职业功能任务及职业标准要求
⼆、从⾏业企业⼀线调研看⽤⼈单位对计算机应⽤专业⼈才的现实要求(⼀)⾯向基层管理⼈员调查表所反应出的⼈才需求⽤⼈单位对⼈才培养和毕业⽣的就业⼯作的建议:①希望在⼈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需求探索复合型⼈才的培养模式,培养⼀些营销知识兼备的实⽤性复合型⼈才。②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调查单位建议在课程
设置上应在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紧跟时代知识前沿的发展,课程讲授内容要更新。③进⼀步加强学⽣实际操作能⼒的培养,以缩短⾛向社会的
不适应期。许多培养单位建议在⼈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和课程学习外,还应进⼀步加强对学⽣的动⼿操作能⼒的培养,调整教学计划设置⼀些试验课,实践课和实际实习操作的相关课程。④许多⽤⼈单位建议继续对以后的学⽣进⾏吃苦耐劳精神的
培养。学⽣在学校的学习期间不仅要传授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使学⽣具有艰苦奋⽃、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以适应未来的⼯作和⽣活。
⑤加强校企合作。最好建⽴学校和⽤⼈单位之间的合作组织,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学校和⽤⼈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学校应向
⽤⼈单位及时发布⼈才信息,了解⽤⼈单位的⼈才需求。⽤⼈单位也要根据单位实际需求向学校提出在⼈才培养⽅⾯的建议。
⑥学校也要多和⽤⼈单位沟通,提供毕业⽣学习、综合素质和社会背景⽅⾯的资料。
⑦在⼈才选拔⽅⾯,许多单位认为通过⾯试和笔试⽅式,在
短时间内很难选拔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才,所以许多⽤⼈单位提出,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让学校推荐毕业⽣到单位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选拔优秀毕业⽣留⽤。(⼆)⾯向基层⼯作⼈员调查表所反映出的⼈才需求
企业对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认可度均在65%以上。从课程认可度可以看出,企业对学⽣专业能⼒要求侧重点。与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认可度最⾼,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络基础》的意见分歧相对较⼤,原因是调研的企业主要是软件开发企业,这两门课与学⽣就业关系不⼤,本课程是根据毕业⽣的就业⽅向(就业⼈数占35%)设计的。处理⽅法:
a、减少内容、降低课时,将课程名称改为《⽹络技术与应⽤》。b、因企业不完全了解学⽣就业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作保留。1、企业对毕业⽣职业素养的诉求在问卷中,设置了含专业能⼒等8项指标:A.个⼈形象B.吃苦精神C.团队精神D.计算机成绩 E.外语成绩F.专业动⼿能⼒G.表达沟通能⼒H.社会实践经验2、⾯向的就业单位
专门从事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计算机⽹络⼯程公司、计算机硬件⽣产公司、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单位。3、主要就业岗位群
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
其他各企、事业单位及⾏政单位:计算机⽹络中⼼、信息化服务中⼼、资讯部、信息部、电脑部等。
可从事的⼯作岗位:软件销售员、软件售后服务员、⽹络管理员、⽹络⼯程师、⽹页设计师、信息化管理员、⽹站设计师等。三、从产业发展规划与⽅向趋势看云南对计算机应⽤专业⼈才的新要求(⼀)云南计算机应⽤产业潜⼒分析
对计算机应⽤技术⼈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技术⼈才的需求产⽣重要的影响。⽬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业应⽤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业化”战略的指导下,⾏业应⽤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业间需求不⼀,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
到各⾏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是⽬前和今后采购、应⽤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单位需要⾼校培养⼤批计算机应⽤技术⼈才。
计算机应⽤技术⼈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职院校毕业⽣主要从事计算机应⽤⾏业的基础⼯作,可以从事⼀些开发⼯作,但⼤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作。
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组织的⼀项调查表明,样本数为 638 家企业,对信息化效果满意的企业占总数的6%,较满意的企业占52%,不满意的企业占26%。也就是说将近三分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具有21世纪先进⽹络的企业,
却只有20世纪90年代的软件,80年代的应⽤。这⾥的主要原因之⼀在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才。2016 年的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表明,这⼀状况有所改观,但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才的供需⽭盾。⽬前我国的计算机应⽤⽔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发达国家落后⼗年。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地区的信息化⽔平还⾮常低。随着我国信息化向⼴⼤地区以及各⾏各业全⾯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批量进⼊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各⾏各业。据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专业⼈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左右。
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在⼈才,在我国⼤规模地实现信息化,各⾏各业都需要⼤批的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应⽤专业⼈才。
据⼯业与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报告,⽬前中国每年的IT⼈才需求约为60万,缺⼝⾼达40多万,若考虑各⾏各业中的中、初级⽔平计算机应⽤⼈才需求,缺⼝则更⼤。
在我国,IT⼈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两头”更加短缺,既缺⾼级IT⼈才包括复合型⾼级管理⼈才和⾼级技术⼈才,更缺技能型、应⽤型信息技术⼈才即“IT蓝领”。最近的⼀项调查发现,我国IT⾏业最缺乏的其实是“数字蓝领”——⼤量能从事基础性⼯作的技能型、应⽤型⼈才。
信息技术⼈才短缺。从云南的现状看,信息化在云南发展最⼤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够数量和质量的懂计算机知识的⼯⼈和技术⼈员,特别是既懂业务流程⼜懂计算机的复合型的⾻⼲⼈才⽐较缺乏,这在⼀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云南计算机应⽤专业⼈才需求情况
在当前“信息化带动⼯业化”的要求下,计算机应⽤未来就业前景乐观。⾸先信息化要求实现信息的采集、录⼊、编辑、维护、传输、接收、存储和读取。⽽这些⼯作都要求具有计算机应⽤能⼒的⼈来参与。信息化⽀撑下的电⼦商务更是需要计算机应⽤的有⼒⽀持。表现在计算机应⽤⽅⾯相关的就业需求主要有:⽹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维护,应⽤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办公⾃动化软件的使⽤与维护。其次,⽹络的普及更是给计算机的普及带来了⼴⼤的市场,需要⼤量的信息
处理⼈员,这也就为计算机应⽤专业的就业提供了保障。最后,⼆⼗⼀世纪是⽹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凡有计算机使⽤的地⽅就需要有计算机应⽤能⼒的⼈,⼴⼤的市场需求,也给计算机应⽤专业的就业带来了⼴阔的就业前景。四、从国内外教育情况把握计算机应⽤专业⼈才培养的规律及改进⽅⾯云南计算机应⽤专业教育情况
⽬前云南省⾼职计算机应⽤技术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1、缺乏对⼈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职院校对培养⾼素质的应⽤型⼈才的定位较为清楚,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很模糊,并没有形成准确的定位、以技术应⽤为主导、⾯向市场的计算机应⽤⼈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倾向:⼀是盲⽬向本科看齐,套⽤传统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有理论、⽆实践,不具备技术应⽤能⼒;另⼀种倾向是不考虑教育的层次性、滞后性,不分辨市场需要的真实性、饱和度,盲⽬跟进市场。2、计算机应⽤类专业⼈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
我国⾼职的计算机应⽤类专业⼈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法多年来并⽆太多变化,学科体系的烙印仍然明显,过分重视学⽣的基础知识,只强调遵循知识系统上的衔接性。虽然⼤部分⾼职院校采取
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不同的课拼凑在⼀起,具体教学选择时仍然遵循上述原则。在教学⽅法⽅⾯,虽然基本上采⽤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结合的授课⽅法,但仍然是以书本知识的主,对学⽣职业技能以及动⼿能⼒培养相对不⾜。现在国际多媒体与⽹络游戏⼈才培养中盛⾏的“基于案例学习的设计”的教学⽅法在我国⾼职院校中应⽤得也不多。3、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滞后造成⼈才国际化程度低
我国⼤部分⾼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办学上基本沿袭封闭式办学,专业教学与社会市场相互脱离。因此,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较少有反映新的应⽤技术等内容,尤其是项⽬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在实际⼯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较弱。另外,在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没有进⼊教学;在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培育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等举措,尚没有得到全⾯实施。
(三)学院计算机应⽤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我院计算机应⽤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从2012年开始,招⽣⼈数逐渐减少,2017年引⼊合作企业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公司,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招⽣⼈数有了上升,学⽣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五、从学校学⽣需求情况看计算机应⽤专业⼈才培养的适切性需求(⼀)对在校学⽣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1)专业知识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软硬件常见故障处理能⼒,局域⽹的组建能⼒,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能⼒,能熟练使⽤办公软件,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建设⽅案的能⼒,能阅读中英⽂技术⽂献、资料。(2)专业能⼒要求
⾯向对象、可视化及Web程序设计的能⼒,程序开发⼯具使⽤的能⼒,⽹页规划、设计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能⼒,移动端开发能⼒。
(⼆)对毕业⽣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1、毕业⽣对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对在教育教学⼯作在以下⼏个⽅⾯的评价如下:
①在教育教学⽅⾯对⼯作影响较⼤的是专业知识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和实践活动,其中实践动⼿操作能⼒的教学对以后的⼯作的影响最⼤。
②学习期间的最⼤收获是学到⼀定的专业知识和动⼿能⼒;培养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培养了综合能⼒。③对教学改⾰和教学质量的评价。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年的教
学改⾰和教学质量还是得到⼴⼤毕业⽣的认同的。有83%的同学认为的教学改⾰的评价在较好以上。2、毕业⽣对⼈才培养的建议
毕业⽣对在教育教学⼯作在以下⼏个⽅⾯的评价如下:
①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实践环节较少,建议学校应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学⽣的动⼿和实际操作能⼒。
②在⼤学阶段,学校不仅要传授今后从事实际⼯作所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要重视毕业⽣的交际能⼒、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素质的培养。
③学校相关部门应多安排⼀些校内外知名学者的专业知识讲座,开阔学⽣的视野,提⾼学⽣的全⾯素质。六、对**学院计算机应⽤专业⼈才需求的综合分析(⼀) 计算机应⽤专业所⾯向的职业选择建议
①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实践环节较少,建议学校应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学⽣的动⼿和实际操作能⼒。
②学校的部分课程设置陈旧,在实际⼯作中⽐较实⽤的课程却没有开设,建议学校和系部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体系,开设相关⾏业的前沿课程,以适应社会科技发展和满⾜⽤⼈单位的⼈才需求。
③在⼤学阶段,学校不仅要传授今后从事实际⼯作所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要重视毕业⽣的交际能⼒、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
精神等素质的培养。
④学校相关部门应多安排⼀些校内外知名学者的专业知识讲座,开阔学⽣的视野,提⾼学⽣的全⾯素质。
⑤在办学上⾯临着许多来⾃⾏业内院校和⾏业外学校的竞争压⼒,学校在发展上要有危机意识,坚持改⾰,实施⼈才战略,积极引⼊合作企业,实⾏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于服务当地经济的同时还要努⼒开拓更⼤的办学空间。(⼆) 计算机应⽤专业⼈才承担的任务及职业标准选择建议
企业关注度最⾼的是吃苦精神,同时说明,现在的毕业⽣吃苦精神总体下降,与企业要求差距太⼤。企业对毕业⽣的评价:
①企业的需求探索复合型⼈才的培养模式,培养⼀些营销知识兼备的实⽤性复合型⼈才。②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③进⼀步加强学⽣实际操作能⼒的培养。
④许多⽤⼈单位建议继续对以后的学⽣进⾏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三)需要充分重视与考虑的⾏业企业⼀线⼈才需求
学校引⼊合作企业,合作企业为了⽣存和发展,必然会对⽤⼈企业进⾏深⼊的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进⼊梳理,积极调整教学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