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来源:九壹网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五、五月五等。每逢这一时节,人们就会想起那种歌舞升平的场面,想起那种沸腾着的热闹气氛。而古代文人墨客则会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来写作一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拉近与节日的距离,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一节日的独特魅力。

古人写的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有些抒情,有些歌颂人物,有些则描写端午习俗。本文为大家介绍几首典型的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首先介绍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所写的《端午日看龙舟戏江上》:

银河迢递万年长,鳌头独向云端放。峨峨五色堆高压,迴响长空动帝乡。挥桨为歌舞绝艳,破费当时万贯粮。众人共饮长沙酒,把臂长歌乐未央。

这首诗流畅自如,五言绝句体裁如水晶般透彻,笔法华丽而极富磅礴之感。杜甫为了展现端午节上无限的欢乐气氛,将描写对象集中在了民众观赏龙舟竞渡的场面。诗中用“银河迢递”来述说历经千古万年之久,鳌头高峙,向天空中张望;“峨峨五色堆”指的是龙舟的五色旗帜,口感峨峨;“动帝乡”用来比喻声音大,直到神仙也听得到;“挥桨为歌舞绝艳”描绘出龙舟的美妙场景;而最后一句“把臂长歌乐未央”更是表达出了民众在端午节期间的狂欢气氛。

其次介绍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作《端午》: 一天风雨打秧歌,女儿眉上谢公居。门掩黄鹂深树静,人行细草胜花枯。

苏轼的这首《端午》看似短小,却蕴含着很深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中第一句“一天风雨打秧歌”,就是在描述着在端午这个时节,天气多变,有时候会下起大雨,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挡人们的对端午的热爱。而“女儿眉上谢公居”引出了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艾蒿”的意义。在古时候,为了避邪,人们会在端午节前一天插上艾蒿叶,苏轼也提到了女儿们将艾蒿插在眉上(当时艾蒿与现代的“艾蒿”有点不一样),以表达对先父的尊敬。后两句描述着端午的小插曲,用极简洁的语言将端午节的欢愉与悠闲描写得淋漓尽致。

另外,还要介绍的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五言绝句《端午节口占示麴侍御》:

白发分来新髮少,斗酒相逢须醉倒。少年郎向河边住,头白齿落太仓桥。

这首诗把人从那在热闹声中夹杂的节日中拉到了人生的晚期,因此多出了几分若有若无的凄寂感。首句“白发分来新发少”,是在写诗人自己,老了,但还是希望能追求那狂欢的节日氛围;第二句“斗酒相逢须醉倒”,把我们带入了端午节的狂欢场面,笔墨繁复,眼花缭乱。但是最后一句“少年郎向河边住,头白齿落太仓桥”,又将我们再次拉回到老人的身上,端午的热闹,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法参与了,而且已经无法弥补之前错过的那些机会。同时,这句话也可以代表端午节这个无

限欢乐的节日,有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来参加,而他的思念却还是不能中断。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节庆活动和象征寓意深刻广泛,反映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而古人通过五言绝句的形式来写作一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则将自己与这个节日紧密相连,以此拉近了古代与当代的距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些诗歌虽然是由古人做出的,但是值得我们深入欣赏,感受其中的情感,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让它永不打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