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来源:九壹网


湖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jú)子州头,眺(tiào)望着湘江碧水缓缓东流。 B . 在潘洗尘的笔下,校园生活和学子心态变成了流淌(tǎng)的画卷、起伏的旋(xuàn)律,分外生动、鲜活、美丽。诗行间奔泄着一股朝气蓬勃、激情澎湃的青春潮,直击心灵,让人共鸣。

C . 《致橡树》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jìng)的感情蕴含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D . 对教养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yì)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 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2. (2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正如教科书所说,光彩炫目的广告表现仅仅是冰山一角 , 水底之下隐伏着无数的策略和机关。 ②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言论多是不刊之论 , 错误百出。 ③她写戏曲喜欢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所以主人公一出场就以惊人的美丽吸引了观众。

④一个出奇制胜的决策除了需要天马行空的思维,更需要对市场的科学测评和准确定位,否则再好的创意也只能成为空中阁楼。

⑤因为科学家们处心积虑地研究,我国的防疫学取得了巨大进步,终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注意。 ⑥章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对我们班上五十六个同学都是等量齐观的,不存在偏心哪一个的情况。 A . ②⑤⑥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④

第 1 页 共 15 页

D . ①②③

3. (2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朝鲜和韩国之间的问题应该通过对话方式和平解决。他向记者说:“已经向安理会轮值主席传达了他对此事的关切。”

B . 鸟类为什么要迁徙?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候鸟迁徙的路线都相对固定。 C .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等。

D . 进入杜甫草堂,便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诗气。它的沉静,它的淡然,它的坦荡,它的优雅,都有让人心驰神往的无限魅力。

4. (2分) (2017高二上·邯郸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据高德地图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项目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交通拥堵程度分别下降了6.8%和4.1%。

B . 19日,陕西省举办了“诚信点亮中国”全国巡回活动,是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

C . 叶绿体内有大量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受光面积,据计算,lg菠菜叶中类囊体的总面积竟接近60m2左右。

D .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会将集中展示世界互联网的前沿技术。

5. (2分)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 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比喻) B .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和稀饭。(借代) C .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拟人)

D .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夸张)

第 2 页 共 15 页

6. (2分) (2017高二下·伊春期中) 下列词语中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 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同舟共济 B . 济世安民 C . 赈灾济贫 D . 无济于事

7. (2分)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级部位的一种全面性抑制。

②如果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会产生。 ③梦是睡眠产生的,熟睡却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深,人的思维活动停止了,外界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梦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以前感知过的刺激的作用有关,因而梦境与日常生活有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 . ③①④⑦⑥②⑤ B . ⑤③①④②⑦⑥ C . ②①④③⑤⑥⑦ D . ①④②⑦⑥⑤③

8.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凋朱颜 B . 猿猱欲度愁攀援

第 3 页 共 15 页

C . 砯崖转石万壑雷 D . 舞幽壑之潜蛟

9. (2分) (2017高二下·伊春期中)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 . 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 .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 . 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0. (2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古人对话 赵雨宏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里说话。朋友家有很好的音响设备,我们交谈时,客厅的喇叭里放着一张弹奏古琴的唱片。开始我并不留意,然而那奇妙的琴声终于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忍不住中断话题,仔细谛听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

这是非常奇妙的声音,单纯,娓婉,使人联想起在山间的泉水。这是在月光下流泻的泉水,晶莹清澈,蜿蜒曲折,跌宕起落,时而一脉如壶滴,时而汹涌如奔马。水花撞击着岩石,发出清脆幽远的回响。沉浸在这样的琴声中,使人很自然地想起王维的诗:“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王维的诗句,简直就是琴声的绝妙写照。这琴声,也使人想起《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描绘:“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乎端如贯珠。”想得更玄一些,仿佛能想见一个宽袍长发的哲人,面对着流水,思绪起伏。抑扬顿挫的琴声就是他自由自在的思想在天地间飞翔。

“那是《流水》,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结知音,弹的就是这曲子。”朋友向我介绍道。

数千年前的琴曲能否流传到今日,我很怀疑。不过,这琴声确实古意盎然,没有丝毫现代人的浮躁和张狂。在七根弦上,能弹出如此美妙而富有内涵的曲子,实在是让人惊叹的事情。古代的文人,曾经将抚琴作为必修的功课,所谓“琴棋书画”,弹琴列在首位。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有不少和弹琴有关的轶事。最出名的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琴声能代替语言,表明心迹,沟通感情,使两个陌生人成为知己。这样诗意的传说中,凝集着中国人的才情

第 4 页 共 15 页

和智慧。诸葛亮在城头弹琴退兵的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读《三国演义》,这是最令人难忘的情景之一。如此戏剧性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太可能发生,这也许是民间故事和小说家创作的结合。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的琴艺和琴声没有一字描绘,只是交代情节而已,然而这样却留给读者留下了阔大的想象空间,诸葛亮怎样才能在琴弦上弹出他的镇静,弹出他的大智大勇,这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技巧?且去自由想象吧。司马懿必定是深谙琴艺的,他能在从空中飘来的琴声中听出弹奏者的思想和心情 , 只是他无法识破一个智者绝顶高超的骗术。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我看过现代人演的这出戏,演员靠的是脸部表情,诸葛亮的指上的功夫是无法表演的,而那迷惑了司马懿的琴声,更是难以展现。历史上有关弹琴的著名故事,还有《广陵散》,这是一阙叙事曲,表现战国时聂政刺韩王的传说,据说早已失传。《广陵散》的失传,曾被许多人演绎,《世说新语》 中有《广陵散绝》,不到百字,把故事写得惊心动魄:“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日:‘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司马昭不理那么多知识分子的请愿,杀了嵇康,后悔时已经来不及。嵇康被杀头前弹的《广陵散》,应是此曲最后一次在世间回荡。一个临死的人,能沉着地将一段复杂的叙事曲弹完,也是不可思议的奇事。其真伪,恐怕也无从考查了。

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喜欢古琴,业余时间也自习操琴,是现代都市中难得的雅士。听说我对古琴有兴趣,朋友便赠我一张古琴独奏的唱片,演奏者是龚一和戴晓莲。演奏的曲目中,有《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竟然还有《广陵散》。我不明白,这已经绝响的古调,如何又在今人指下复生?或者,关于它绝响的故事,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民间传说。对于唱片里的古曲,我宁信其真:这就是古人弹奏的《广陵散》,就是嵇康临刑前弹过的《广陵散》。这样的曲子,人们是不应该轻易忘却的。听着这些使人回肠荡气的古琴曲,遐想古人曾经历过的情境,只觉清风袭人,松涛、月色、水光扑面而来,也有金属的撞击声,有铿锵的英雄气概。这样的情境,已经难以复返。于是自然地想起刘长卿的《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李白当年听着这些曲子,曾经这样感叹:“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刻,在古琴的余韵中,我推窗远望,既无碧山,也无秋云,唯有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陈杂在天地间,压迫着我的视野。这样的景色和古琴曲毫无关联。此时,不妨学韩愈,听琴时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一片云叶:“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1) 文中写出了音乐弹奏者伯牙、诸葛亮以及嵇康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第2自然段引用了不少文句,有什么艺术效果? (3) 请简要梳理文章脉络。

(4) 根据全文,分析“我推窗远望,既无碧山,也无秋云,唯有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陈杂在天

第 5 页 共 15 页

地间,压迫着我的视野”的深层意蕴。

11. (20分) (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 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僻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儿干,或是找到了活儿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沓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父亲,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部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为父亲做饭。①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的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法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

第 6 页 共 15 页

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枚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②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的来到爱晚亭前。到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在人丛中。父亲演一个寻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儿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本文有删改)

(1) 本文为什么以“配角”为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2) 从全文看,母亲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3)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

①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的低下了头。

②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的来到爱晚亭前。 (4) 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第 7 页 共 15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2. (11分) (2019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会缙得罪,坐累。久之,调陕府户曹。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卒。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作尤工。 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畅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纶之才思,皆此类也。文宗好文,尤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御史。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干坐鱼朝恩党诛,田产籍没。大历已来,多少赦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昭愍见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转户部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 .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衢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第 8 页 共 15 页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泉”本指山林与泉石,后借指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林泉之友即隐居时的朋友。 B . “丁家艰”即丁艰,也就是丁忧,指遗逢父母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须辞职守丧。 C . “司空郎中曙”中“司空”是官名,“郎中曙’是人名。这是一种官职姓名的合称。 D . “京兆尹”为三辅之一。三辅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此外有左冯翊和右扶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卢纶才名甚高,颇受知遇。他虽因战乱未能登第,却受到不少人的举荐以及皇上的赏识,因而踏上仕途后一帆风顺。

B . 卢纶才思敏捷,擅长作诗。大历诸诗人的五言诗辞情捷丽,卢纶诗作尤其精工,他曾经创作五十韵长诗怀念已故旧友。

C . 卢纶教子有方,门庭兴旺,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其中卢简辞更是担任了侍御史、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

D . 卢简辞富有文才,精通法律。他对历朝的官府文书都有所留意,也曾据理驳斥黎炳的非分要求,还查办卢昂贪污的案件。

(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 ②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蒙耀,未几,俱沉下泉。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选自《全晋文》)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4. (8分) (2017高二上·庄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第 9 页 共 15 页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只应传善政,曰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中的“试吏”即出任官吏,表明黎六郎刚刚被任命为阳翟少府,这与颔联的,“新绶”相照应。 B . “春山踯躅芳”写黎六郎赴任途中看到杜鹃花漫山遍野,于是心情极为舒畅,这是以景衬情。 C . 腰垂新绶、衣满芸香,是对黎六郎赴任时的状貌的描写,说明他并没有因为做官而忘了读书。 D . 第五句“乔树别时绿”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同时写出了为黎六郎送行时的自然环境。 E . 全诗表达方式多样,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和议论,最后两句谆谆告诫:做官勿忘孝顺家中父母。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5. (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表明自己在黑暗混乱的社会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人常常掩面叹息,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是因为“________”。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10 页 共 15 页

16. (5分) (2017高二下·石嘴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香樟对白杨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白杨说:“是的,我很平常,春天来了,我吐芽,我绽绿;冬天来了,我凋零,我简单。”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香樟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白杨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11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0-1

10-2

10-3

第 12 页 共 15 页

10-4

11-1

11-2

11-3

、、

11-4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2-1、

12-2、

12-3、

第 13 页 共 15 页

12-4、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3-1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4-1、14-2

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5-1、

15-2、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

第 14 页 共 15 页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