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九壹网
………线…………○………… ………线…………○…………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评分 阅卷人 一 二 三 四 总分 A.3.4N B.4N C.5N D.6N

4.(2分)已知力F的单位是N,质量m的单位是kg,位移x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加速

度a的单位为𝑚⁄𝑠2,请根据你对力学单位制的理解,下列表达式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 _…○___○_…___……___…:…号……考 …订 ___订…___…_…___……_:……级班…○ _○…____……___…_…__:……名…装姓 装 …___……____……___…_…:校…○学○……………………外内……………………○○…………………得分 1.(2分)2022年11月第十四届航天博览会在珠海盛大开幕,在开幕式上歼击机进行了华丽的表演,

如图所示,其轨迹为曲线,设飞行路径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歼击机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有可能竖直向下 B.歼击机处于超重状态

C.地球对歼击机引力大于歼击机对地球的引力 D.歼击机的速度有可能不变

2.(2分)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恒力撤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因为惯性该物体将继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寒冷的冬季,冰雪路面必须慢速驾驶,是因为同一辆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比在普通路面上行驶时惯性要大一点

C.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慢 D.若处于真空环境下,可以利用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3.(2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由不可伸长轻绳相连接的小滑块,质量分别为m和

2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1,若m=1kg,施加的外力F=15N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θ=53°,𝑔=10𝑚/𝑠2,则绳上拉力为( )

1 / 6

A.𝐹𝑥=𝑚𝑣 B.𝑚𝑎⋅𝑥=12𝑚𝑣12−12𝑚𝑣2

2 C.𝐹𝑡=𝑚𝑣2

D.𝑚𝑎𝑡=√𝐹𝑥 5.(2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经常采用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关于两个实验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利用甲图进行实验时,应将弹簧水平放置于桌面上测量原长

B.利用乙图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橡皮绳AO应选择劲度系数较大的进行实验

C.“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组实验中,需要保证每次橡皮绳节点O都在同一位置是为了控制变量

D.根据合力跟分力的关系,在乙图所示位置稳定时,两弹簧的合力一定与AO在同一条直线上

6.(2分)某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实现手机与设备的无线链接,已知该耳机的实际最远链

接距离为10m,甲乙两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a)所示,甲乙两人一人持手机,另一人佩戴蓝牙耳机,同时分别沿两条平行直线轨道的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已知两条轨道间距为8m,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b)所示,若忽略蓝牙耳机链接和断开所需要的时间,甲乙两人可视为质点,则在运动过程中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链接的时间为( )

……线…………○…………

得分

𝑥

9.(3分)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某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𝑡)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s

B.22s

3C.34s

3D.6s

7.(2分)把五个同等质量的塑料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空中,它们在恒定的水平风力(向

……线…………○………… 右)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则关于小球和绳子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8.(2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120kg的沙发静置于水平面上,沙发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t=0

时刻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沙发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𝑔=10𝑚/𝑠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发在0-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在t=1s末,沙发的速度大小为1.67m/s C.在t=2s末,沙发的速度大小为1.875m/s D.在t=3s末,沙发的速度大小约为0.83m/s

阅卷人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2 / 6

A.B的加速度大小为1𝑚⁄𝑠2 B.A的加速度大小为6𝑚⁄𝑠2 C.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0.(3分)如图所示,A、B两球用原长为2L,劲度系数为𝑘1的轻质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线

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也为L,OAB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现把

A、B间的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度系数为𝑘2的轻质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A、B间的距离变为

3

4𝐿,则( )

A.绳子OB所受的拉力变小 B.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小 C.𝑘2=35𝑘1

D.𝑘2=34𝑘1

11.(3分)如图所示,一条两岸平直宽为L=120m的小河,河水流速的大小处处相等,一人驾驶小船

由渡口A驶向渡口B,船头始终朝向河对岸,已知船在静水中航速恒定,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河水的流速之比为2:1,若该船到达对岸需要60s。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要…装※…※装不……※※……请…※…※…○○……………………内外……………………○○……………………………线…………○………… ………线…………○…………

(2)(3分)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_;

A.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B.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远离光电门

(3)(1分)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

A.河水流速为2m/s B.船的速度为√5m/s

C.船在渡河时轨迹是一条直线,且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为60° 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的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55s,则测得汽车的速度为 m/s(假设超声波的速… _…○___○_…___……___…:…号……考 …订 ___订…___…_…___……_:……级班…○ _○…____……___…_…__:……名…装姓 装 …___……____……___…_…:校…○学○……………………外内……………………○○…………………D.船在渡河时轨迹是一条直线,且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大于60°

12.(3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平板车M,平板车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m,开始时

M、m均静止,t=0时,平板车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物块m恰好没有从平板车上滑下。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取𝑔=10𝑚/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物块m的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整个过程中,物块m相对平板车M滑动的时间为2s C.平板车M的长度为12m

D.物块m相对平板车M的位移为8m

阅卷人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

得分 13.(6分)

(1)(2分)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1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8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1cm,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速度大小为 m/s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 6

度为340m/s,且大小保持不变)

14.(4分)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重力加速度𝑔=10𝑚/𝑠2。实验过程如下:

⑴将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 ⑴不挂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cm刻度处;

⑴将下端悬挂质量为50g的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cm刻度处,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⑴计算出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并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⑴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指针位置的加速度示数应为

𝑚⁄𝑠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此时物体处于 (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

阅卷人 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

得分 ……线…………○…………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斜向下的恒力

(2)(5分)求从物块滑上木板开始计时,物块运动的总时间T。

F推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加速度为5𝑚⁄𝑠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𝑔=10𝑚/𝑠2,sin37°=0.6,cos37°=0.8)。求:

(1)(5分)恒力F的大小;

……线…………○………… (2)(5分)若只改变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求在3s内的位移。

16.(10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足够长斜面体顶端有一木块A,通过轻质细线和轻质滑

轮与放置于地面上的铁块B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木块A上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作用力F。已知连接光滑动滑轮两边的细线均竖直,木块A和光滑定滑轮间的细线和斜面平行,木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斜面的倾角θ = 37°,木块A的质量m = 1kg,铁块B的质量均为M = 2kg,若两滑轮间距足够远,不计空气阻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sin37° = 0.6,cos37° = 0.8。

(1)(5分)若F = 5N,此时B恰好离开地面,求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5分)若F = 8.6N,求当铁块B下端到地面的高度为h = 2m时,物块A的速度vA的大小。

17.(10分)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水平地面夹角θ=37°,AB之间距离𝐿1=16m,传送带以𝑣0=

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为M=1kg,长度𝐿2=20m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𝜇2=0.4,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𝜇3=0.1,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B端并处以静止状态.现从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𝜇1=0.5,(假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𝑔=10𝑚/𝑠2),求:

(1)(5分)求物块从A运动到B时在B点的速度𝑣𝐵的大小;

4 / 6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要…装※…※装不……※※……请…※…※…○○……………………内外……………………○○……………………………线…………○………… ………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𝐹+𝑚𝑔sin𝜃−𝜇𝑚𝑔cos𝜃−𝑇=𝑚𝑎𝐴 对B做受力分析可知 2𝑇−𝑀𝑔=𝑀𝑎𝐵 由滑轮的运动特点可知 𝑎𝐴=2𝑎𝐵 解得 𝑎𝐴=2𝑚/𝑠2

当B上升高度为h时,A下滑距离为2h,由运动学关系 𝑣2𝐴=2𝑎𝐴⋅2ℎ 解得vA = 4m/s

17.【答案】(1)解: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刚开始物块相对传送带往上滑,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_…○___○_…___……___…:…号……考 …订 ___订…___…_…___……_:……级班…○ _○…____……___…_…__:……名…装姓 装 …___……____……___…_…:校…○学○……………………外内……………………○○…………………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C,D 10.【答案】B,C 11.【答案】B,D 12.【答案】A,C,D

13.【答案】(1)0.10;0.13

(2)B;D (3)30

14.【答案】25;均匀;5.5;失重

15.【答案】(1)解: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上 𝐹𝑁=𝑚𝑔+𝐹sin37°

水平方向上 𝐹cos37∘−𝜇𝐹𝑁=𝑚𝑎 解得 𝐹=20𝑁

(2)解:若 𝜃=53∘ ,则竖直方向上根据平衡条件 𝐹𝑁=𝑚𝑔+𝐹sin53° 物体的最大静摩擦为 𝑓𝑚=𝜇𝐹𝑁=13𝑁 在水平方向上 𝐹cos53°=12 𝑁<𝑓𝑚 物体静止,3s内的位移为0。

16.【答案】(1)解:假设绳子拉力为 𝑇0 ,对木块A,设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则根据受力平衡可

得 𝐹+𝑓+𝑚𝑔sin𝜃=𝑇0

对木块B,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2𝑇0=𝑀𝑔 解得f = -1N

则当F = 5N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N。

(2)解:当F = 8.6N时,设木块A向下加速的加速度为 𝑎𝐴 ,铁块B向上加速的加速度为 𝑎𝐵 ,根

5 / 6

𝑚𝑔sin𝜃+𝜇1𝑚𝑔cos𝜃=𝑚𝑎1

位移为 𝑥=𝑣2

12𝑎01

之后因为 𝜇1=0.5故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下加速滑动,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𝑚𝑔sin𝜃−𝜇1𝑚𝑔cos𝜃=𝑚𝑎2

位移为 𝑥𝑣22=𝐿1−𝑥1=

𝐵−𝑣22𝑎02

解得物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 𝑣𝐵=12 𝑚/𝑠

(2)解:物块滑上木板相对滑动时做匀减速运动,对物块 𝑎3=−𝜇2𝑚𝑔

𝑚=−4 𝑚/𝑠2 对木板 𝑎4=𝜇2𝑚𝑔−𝜇𝑀3(𝑀+𝑚)𝑔=2 𝑚/𝑠2 设经过 𝑡1 时间物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 𝑣1 ,则 𝑣𝐵+𝑎3𝑡1=𝑎4𝑡1 解得

……线…………○…………

𝑡1=2 𝑠 𝑣1=𝑎4𝑡1=4 𝑚/𝑠

𝑣+𝑣

当二者共速时,木块的对地位移为 𝑥3=𝐵1𝑡1

2𝑣

木板的对地位移为 𝑥4=1𝑡1

2所以二者的相对位移为 𝛥𝑥=𝑥3−𝑥4=12 𝑚<𝐿2

𝜇(𝑀+𝑚)𝑔

……线…………○………… 因为 𝜇3<𝜇2 ,物块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其整体加速度为 𝑎5=−3𝑀+𝑚=−1 𝑚/𝑠2

物块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的时间 𝑡2=𝑣𝑎15

=4 𝑠

物块运动的总时间 𝑇=𝑡1+𝑡2=6 𝑠

6 / 6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要…装※…※装不……※※……请…※…※…○○……………………内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