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俱乐部的筹划和经营方案1

来源:九壹网
马术俱乐部的筹划和

经营方案

市场调研阶段和分析

介于中国现在马行业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发展空间广大。通过对个个大型城市的走访考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马术俱乐部的数量还是非常的少,上规模的就更加的少。所以越早的在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开一家马术俱乐部,占领市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二、地点的选择:地点我决定选在我的家乡湖北潜江,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著称。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394公顷,总人口100.2万,其中城镇人口48.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36万)。辖15个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管理区。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16个县团级国有农场。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多次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市。并且通过我的了解,潜江现在正在大力进行城建工作。大力的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且随着这次铁路的通车。使得潜江这个城市具有了十足的发展潜力。 (2)潜江的表格信息

城市名称: 总面积: 近三年人均潜江 2004平方公里 不清 城市水平: 人口数量: 近三年人均年消中下 100.2万 中等城市水平 GDP: 高中文化为主教育文化水平: 题 费水平: 社会文化水平: 高中 月收入5000元/这种人数较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相信这种人月以上情况: 城市发展现状和预测: 本市俱乐部概 况(种类、数量、在本市还没有一家马术俱乐部 档次、分布等)

1. 调查城市的具体情况 (1) 城市环境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国土面积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城市规划区面积311.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7万人。潜江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市生态环境独具特色,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东城区(中心城区)和西城区(油田矿区),东西城区之间绿色长廊相连,被誉为“水乡园林”。

的比例会增加。 见附文1 园林绿化特色显著。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公共绿化和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形成了以游园、广场、公园以及一大批街头小游园为点,以道路绿化和东西城区干道绿化长廓为线,单位及社区庭院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9%。 (2)交通情况

①四周道路分析 : 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潜江市是湖北省3个直管市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通武汉,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水与天门相望,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与318 国道横贯全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潜江市集中力量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取得显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度和通达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10.2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其中国道49.123公里,省道108.51公里,县道356.131公里,乡道1121.59公里,专用路31.59公里,延长新增2.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43.3公里,二级公路320.616公里,三级公里109.908公里,四级公路1233.61公里,等外路2.81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83.18公里/百平方公里、16.43公里/万人。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所有管理区都通了油路(水泥路), 371个自然村、分场村村通了公路,并且有5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初步形成了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

蓉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全市交通正趋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 (4)配套设施

①用水情况:保证热水的二十四小时的供应,有专门的洗澡堂 ②电网情况、通讯网络情况:本俱乐部全部覆盖无线网路,每个住宿的地方也会牵接网线。

③停车位情况:停车位分为员工停车位和会员停车位。 ④店外广告位情况:在广告的设计方面突出前卫,贵气。并且在城区的繁华地段采取视频广告,并且滚动播放。 (5)竞争分析

①同类产品分析:在潜江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马术俱乐部。并没有什么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

②替代产品分析:潜江目前有许多低端的娱乐场所,但是介于我们马术俱乐部的主要消费群体来看,他们并不会给我们的俱乐部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印象。 一、 筹备阶段 1. 办证

(1)去工商局进行工商注册,包括俱乐部名称、徽标、资金等的注

册。

(2)去当地税务所和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税务和卫生登记,消防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具体要求。

(3)申请体育设备的健身场所还应到当地体委办理体育设施注册登记证。每年进行一次审查,须交纳费用200元/年。 (4)领取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税务证等执照。 以上办理时间约一个月,费用在2000元左右。

2.马术俱乐部的选址、房屋的建造和装修、购买马匹、器械、和相关设备

(1)建造、装修方面我们决定采取西方欧式的风格。这样显得很豪华。

(2)马匹决定选购百分之三十的纯血马,在购买一些国产马,还有小马

2. 招聘工作人员

按部门进行招聘,一般健身俱乐部分为教练部、会籍部、马房部、内务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对招聘人员的数量、要求和考核流程有哪些?

(1) 各部门部门经理一名。(有三年以上的相关从业经验) (2) 教练20名,要求要懂得骑术。并且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3) 马房管理人员30名。要求吃苦耐劳。 (4) 前台接待3名,要有好的英语水平。 (5) 内务人员3名

(6) 后勤保障2名 二、 试营业阶段 1. 宣传

通过电视做广告,并且在城区的交通交叉处做大量的平面广告。平且举办一个马模的选举比赛,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2. 办卡

(1) 卡的种类、价格:月卡/2000元 季卡/5000元 半年卡/10000

元 年卡/18000元 银卡/28880元 金卡/38880元 (2) 促销方法手段:在节假日时采取打折的促销方法。 三、 对俱乐部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

(1) 停电:俱乐部会购买一部大功率的发电机。并且定时的对俱乐

部的线路进行检查。

(2) 火灾:在俱乐部里面多安放灭火设备,并且对马房一些易燃区

的工作人员进行防火灭火的教育。

(3) 失窃:在俱乐部里面的重要地点安装监控器,并且招几位有经

验的保安人员。 附文1

【自然资源】

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全市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钾、碘、硼、硅、锶、镍、锰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

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均超过了国家开采标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 【基础设施】 交 通

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潜江市是湖北省3个直管市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通武汉,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水与天门相望,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与318 国道横贯全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潜江市集中力量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取得显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度和通达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10.2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其中国道49.123公里,省道108.51公里,县道356.131公里,乡道1121.59公里,专用路31.59公里,延长新增2.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43.3公里,二级公路320.616公里,三级公里109.908公里,四级公路1233.61公里,等外路2.81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83.18公里/百平方公里、16.43公里/万人。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所有管理区都通了油路(水泥路), 371个自然村、分场村村通了公路,并且有5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初步形成了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全市交通正趋

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国土面积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城市规划区面积311.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7万人。潜江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市生态环境独具特色,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东城区(中心城区)和西城区(油田矿区),东西城区之间绿色长廊相连,被誉为“水乡园林”。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潜江撤县建市。建市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城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一手抓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两个文明互为推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实行了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家国卫生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3年、1995年、1999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城市,2002年在全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复检中,被授予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以建设具有浓郁水乡园林特色中等城市为目标,树立“大城区、大园林、大手笔”理念,东、西城区联动,大力实施环境创新战略,启动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先后投资近5亿元,完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道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截止目前,城区道路达271条,面积491.24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3㎡;敷设下水道255.46公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系统;新装路灯4761盏,路灯达10821盏,亮灯率达99.5%;新铺设彩色人形道板17公里共13.2万㎡,并对城区主要街道所有架空线路实行了地埋;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城区所有临街道所有架空线路实行了地埋;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城区所有临街单位安装了霓虹灯、轮廓灯、射灯,充分展示了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风彩。

园林绿化特色显著。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公共绿化和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形成了以游园、广场、公园以及一大批街头小游园为点,以道路绿化和东西城区干道绿化长廓为线,单位及社区庭院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9%。

城市供水、供气得到有效保障。为策应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投资1300万元对汉江泽口码头取水头部工程进行了改造升级,日取水能力达10万吨/日,完成了4公里Φ1000mm主供水管道扩网,用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自备水源合格率均达100%。大力推行小区管道供气,城区居民燃气使用率达100%。

公交事业发展迅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社会办公交,促进了公交事业的发展。城区有公交车辆306辆,公交线路398公里,每万人拥公交车辆12.7标台,有效地解决了城区居民行路难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居民住房作为一项德政民心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促进了住宅小区的发展,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城区共有5个小区获全省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共中向阳小区、盐化小区获国家级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

实施“三化”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在抓城市管理上,实施了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交通秩序管理“一元化”、城建监察管理“专业化”。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经济建设】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围绕工业兴市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增创竞争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市域经济在提升中提速。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25.28亿元,增长 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27亿元,增长23.9% ;三次产业比为21:45:34;外贸出口 12254万美元,近三年年均增长66.3% ;固定资产投资52.61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27% ;财政收入达13.93亿元,增长24.8%,占GDP的比重达11.12%,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收入的比重达78.4%以上,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连年位居全省县市前列。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湖北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 【投资环境】

潜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

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商品鱼、速生丰产林、牲猪“四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汇“七大农业基地”和油气综合开采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盐化工业、石化科研、对外服务“五大工业基地”。地下蕴藏石油 2 亿吨,天然气 9700 多亿立方米,岩盐近 8000 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的 30 倍,卤水 136 亿立方米,富含溴、钾、碘、硼、硅、锶、镍、锰、锂、铯、铷等 18 种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稀有微量元素,其矿化度均超过国家开采标准。潜江,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东接武汉通黄石,西邻荆州达三峡,北依汉水,南接长江,内河航运四季畅通。 318 国道和宜(昌)黄(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江)监(利)和襄(樊)岳(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在流经北境的汉江边建有年吞吐能力达 300 万屯的泽口、红庙两个港口。潜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区主要干道发展到 358 公里,城区主要街道 60 条,联结市区,纵跨南北。市区日供水能力达 27 万吨。居民燃气率达 98.5% ,城乡通电率达 100% 。年供电总量超过 6 亿千瓦时,已开通国际国内程控电话 7 万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和具有国际国内联网功能的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全部投入使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35% ,面积达 200 公顷的国家级平原人造森林公园座落在市郊,拥有珍稀树种达 275 种,被誉为江汉平原第一座亚热带植物园。潜江,科技智力实力雄厚。有科研机构 31 个,中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就座落在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 万多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员 2.1 万人,万人拥有自然科技人员 226 人,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潜江,对外开放方兴未艾。

已有“三资”企业近百家,工业产口出口企业 36 家,其中自营进出口企业 9 家,已形成内地有基地、沿海有窗口、境外有市场的“三点一线”格局。全市在“三沿”地区开办窗口 30 多个,先后与德国海登海姆市、辽宁新民市和广东普宁市结为友好城市。潜江,水乡园林独具特色。市区内园林、广华、泽口三个组团呈星座式格局,其间有连接组团的绿色长廊,体现特色的森林公园,装点城市的道路绿化,确保生态的河堤林带。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赞潜江“这是一座绿色的城”。

【旅游资源】

潜江主要旅游自然资源有“二园、二湖、一河、一江”。即森林公园、水杉公园、返湾湖、借粮湖、田关河、汉江。

森林公园。位于东城区杨市办事处,占地100公顷,种植大量水杉、池杉、意杨等,是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水杉公园。位于西城区广华办事处,是江汉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园内开设多种健身、娱乐项目,是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返湾湖。原为洞庭湖泊的一个支湖,湖泊水面1万亩,是潜江境内最大的自然湖泊。20世纪90年代初,返湾湖开始旅游开发,现已成为颇具水乡情调的休闲度假胜地,湖区有别具水乡特色的餐饮、住宿、游乐等设施。

借粮湖。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门、荆州两市接壤,面积5万亩。是一个集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佛教文化、水上世界等为一体的优良旅游资源,现在正在开发中。

田关河旅游风景区。位于田关河排灌站,其过河索道、人工水杉林等构成独特的河滩风景。

汉江民俗风景区。以汉江泽口、红旗两个码头为主,初步形成了以餐饮、休闲为特色的民俗风情区。

潜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潜江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章华台、曹禺著作陈列馆、李汉俊陈列室等。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曹禺著作陈列馆。位于潜江东城区,展示了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的生平史迹。曹禺之墓设在潜江森林公园内。

李汉俊陈列室。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是潜江袁桥人,在袁桥修有李汉俊纪念碑和李汉俊陈列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