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石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来源:九壹网


石柱中学高2017级高二上期末考试

政 治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的是( )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 ②过马路,行人请走斑马线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5年12月9日,北京雾霾天气重度污染已持续数天。重度污染橙色预警逾40小时,京西监测站PM2.5浓度达796毫克/立方米,逼近峰值1000毫克/立方米。对于雾霾天气,有人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北京;而专家则称,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 ) ①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不可违”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C.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4.“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3年大胆用“人工石”三字合成了“砼”代替“混凝土”,因为简便易写得到业界认可。“砼”字的产生过程表明( ) A.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B.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C.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5.在经济形势微妙、金融市场动荡的关键时刻,201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着重强调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从唯物论角度看,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做到了( )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巴西拉那、日本红枫黄、南非路依保斯茶......一些以往陌生的国外名特植物,如今走进国人家庭。H市今年来引进国外农业新品种约百余个,农艺师结合H市农业生产实际,使洋品种“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观念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任意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C.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D.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 7.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限的,而美国科学家把光学显微技术带入纳米尺度,巧妙地打破了这个限制,使光学显微镜步入纳米时代。由此可见( )

1

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会成为真理 B.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C.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认识中被否定 D.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 8.《小马过河》的故事至今依然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个经典幼儿故事告诉我们( )

①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②敢于面对苦难,勇于尝试 ③任何经验的获得必须亲身实践 ④积极参加实践,砥砺自我

A.① ③ B.② ④ C. ② ③ D.③④

9.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也。明之,行也。”这段话说明的主要哲理( )

①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认识是不断向前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 ③ B.① ④ C. ② ③ D.② ④

10.曾在彩色电视时代占据主角的液晶电视,逐渐被集收信号更强、动态画质更高、回应时间更短、色彩失真更小的LED电视机所取代。由此可见(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新事物与旧事物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C.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出世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11.传统企业采取由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金字塔状的结构,高层、基层不能越级联系,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信息失真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现代企业出现了扁平化趋势:减少中间层,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从而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避免了信息失真现象。这表明( )

①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优化要素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向会使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 ④事物整体功能受到事物自身结构的影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3.尽管近年来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但目前几乎所有的高端核心技术和工艺都掌握在外国公司的手里。这启示我们( ) A.不重视量的积累,就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B.只要有量的积累,就必然会产生质变

C.当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D.看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

14.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许多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部署和方案能否落地生根,取决于推进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彻底打通。下列与“最后一公里”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欲速则不达 B.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C.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

15.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6年的扶贫工作将继续在精准扶贫上发力,改过去扶贫时的“大水漫灌”为“滴灌”。精准扶贫的世界观依据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17.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 D.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18.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梁实秋说:“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这表明:( ) ①整体统率部分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风险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避免出现毁灭性的灾难事件,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小的风险。野火也是森林自然生态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自然因素引起的野火不再扑灭,任其燃烧(除非威胁到生命、财产的安全)。如果美国林业部门早一点放弃对野火零容忍的政策,也许1988年的黄石公园大火就可以避免,这就是著名的“黄石公园效应”。材料告诉我们( )

①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有条件的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和改变规律为自己服务 ④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背景下,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来看这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全面地看问题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二.主观题。(共计40分。)

21.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

3

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过118亿元,净资产90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运用辩证法知识,为文化发展中处理好古今、中西之间的关系提两条建议。(6分)

22.我国新农村建设开展10年以来,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基层民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劳力缺失、重工轻农、观念落后、千村一面、规划欠科学、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减慢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上述材料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哲理?(14分) 23.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经历如下阶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压力,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此后,国家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到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30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12分)

24. 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和他的上司阿图尔·艾兴格林合作,第一次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该药于1899年上市。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效果极好。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然而在100多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人们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严重损伤肠道和肝功能、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反应 、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不在把阿司匹林看成是解热镇痛的灵药,而是慎重使用阿司匹林。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实践在“阿司匹林由成功合成到慎用该药历程中”的作用。(8分)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B B C C 6——10 D D D A C 11——15 C C C C A 16——20 B B D C A 二.主观题

21.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发展必须处理好古今文化和中西文化之间的练习;辩证否定观,对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发展本民族文化,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每点三分,任答两点可得满分。) 22.(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体现了这点。

(2)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体现了这点。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新农村建设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也要看到制约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问题。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

(5)意识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这点。

(答案中出现以上任意四点均可满分,答案中如有量变引起质变、普遍联系合联系多样性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23.(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

(4)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人口政策的每一次演变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人口政策的适时调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的。 (回答以上任意四点均可满分。)

24.(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阿司匹林的发明与慎用是科学家通过实践得出的正确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阿司匹林的发明产生于治病的需要,慎用的结论也是通过临床实践得出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阿司匹林的优缺点都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阿司匹林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服务,慎用阿司匹林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