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V01.30 第5期 No.5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8年10月 Oct.,2008 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性选择的博弈分析 蒋满元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在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及文物古迹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是否科 学,不仅直接关系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质量,而且也对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旅游开 发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及经营企业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因而博弈过程中也就有必要切实降低文物古迹旅游经营企业管理欠科学的概率和切实提高文物古 迹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建立起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的影响评估制度及过度 开发的衡量体系和成本估算体系。 [关键词]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管理科学性;经营管理绩效;监督整顿成本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8)05—0137—04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物古 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地规划与配套相应 迹旅游资源应该说是相当丰富的。文物古迹旅游资 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并进而在此基础上 源的合理开发无疑对更好地实现其本身的经济效 为广大旅游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及浓厚的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的 旅游文化氛围。二是在确保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能得 一些过度的开发行为以及开发后的不规范管理行为 到持续有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景区内人、财、物、 却又严重地影响到了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 信息等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获得能满足需要的文 利用。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现阶段展开对文物 物古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资金保障。三是 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性的博弈分析也就有 通过对文物古迹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游客的文物保 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护意识教育来优化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 一、对实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 并进而在此基础上避免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受到污染 性内涵的简要剖析 与破坏。四是通过相关的开发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 由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承担着文物古迹 公益性及福利性项目的建设来促进旅游区、相关社 保护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收入这两种目标,因而,实 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践中为了实现这两种目标,也就有必要采取切实可 二、实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性 行的对策措施来加强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 的主要评价因素 的科学性。事实上,在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及文 由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的管理工作乃是 物古迹旅游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是 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其管理范畴不仅 否科学,不仅直接关系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 涵盖了日常的经营、开发、景区的环境及卫生、文物 及保护质量,而且也对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旅游 古迹实体与环境以及景区的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而 开发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如 且也还包括了对游客的旅游行为管理、对旅游经营 此,实践中为实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工 者及景区管理者、对景点导游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等 作的科学性,现阶段采取如下几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方面活动的管理。因此,提高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 也就有了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一是在保护文 发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对其中的相 收稿日期:2008—0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O7BJY13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蒋满元(1965一),男,湖南永州人,广西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关管理工作科学性的评价与监督并形成与规范相关 的评价标准也就有了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物古迹旅游区的经营者、社区居民、游客以及政府在 内的相关主体能获得各自合理的收益。与此相比 (一)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现状 在评价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性的诸多 因素中,开发后的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现状就是一 较,管理工作的欠科学主要是指文物古迹旅游区的 经营者往往以牺牲第三方的利益来获得个人利益最 大化的经营管理行为。由于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 景区的经营者管理欠科学的收益在短期内是会大于 科学管理的收益的,因此实践中,为了促进和实现文 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相关政 条十分重要的标准[1]。在这里,我们除了要深入分 析文物古迹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状况外,还必须 要充分了解开发及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保护性项目的 投人情况以及与文物古迹资源保护相关的保护性制 府部门强化对其中的管理工作的监督也就有了十分 度的齐全程度和执行力度(主要是指相关制度条款 的完善性、对游客总量的控制、对景区环境承载力及 容量的分析和把握以及对其他一些相关限制性项目 的控制情况等)。事实上,也只有做好了上述方面的 分析评价工作,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相关文物古迹 资源的开发保护状态与成效。 (二)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绩效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文物古迹旅游景 区的经营绩效主要涉及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指景区的客源市场状况,主要包括景区的市场占 有率、市场结构及人均的消费水平情况等要素。二 是指景区经营的成本控制状况,具体包括经营成本 控制、管理成本控制及保护控制等。一般而言,如果 成本控制工作到位或是较有效率的话,往往也就意 味着相关的管理工作应是比较到位和成效的。三是 景区的营业收入情况,其主要包括外部投入(如政府 捐款与社会捐赠等)、f-j票收入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 经营性收入。实践中,为了充分体现出文物古迹资 源的公益性以及景区自身的经营能力,一般应尽量 减少外部投入与门票收入而尽量提高经营性的项目 收入,以便借此真正实现旅游的乘数效应和带动景 区所在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三)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文物古迹资源对地方的贡献主要是指文物古迹 资源的旅游开发对相关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 等所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管理科 学的文物古迹旅游区能够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改善社区的治安与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一些相关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来提高地方的文化及教 育发展水平L2 ;因此,实际评价过程中,该项指标又 可具体细分为经济贡献、环境贡献与社会文化贡献 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三、实现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后管理科学性 的博弈分析 依据上述分析,在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后的管理 过程中,所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主要是指通过提升 文物古迹资源旅游开发工作的综合效益来使包括文 一】38一 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建立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政府监督管理的博 弈模型 为有利于展开分析,我们这里先假设博弈过程 中有两个主要的博弈行为的参与主体:文物古迹旅 游景区的管理主体(其主要是指政府委托的具有国 营性质的经营者以及那些通过拍卖行为获得景区经 营权的相关企业)和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其主要包 括国家各级政府的文物局以及其他一些专设的文物 保管机构等)。同时,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的管理主体 的行为空间分为科学管理与欠科学管理,相关的监 督管理部门的行为空间分为有效的监督整顿和不进 行监督整顿。此外,还假设博弈过程中的信息是完 全的,也即是行动中的双方彼此了解各自的行为选 择倾向,但却又不太了解对方的具体行动计划方案。 基于上述的假设条件,我们即可展开具体的博弈行 为分析。 . 1.博弈模型的行为主体的参数分析 (1)战略行为。博弈过程中,文物古迹旅游区的 监督管理部门的战略行为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选 择对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者进行监督整顿。在该种 战略行为方式下,监督整顿工作有可能取得成功,但 也有可能由于监督整顿工作力度不够或方式方法方 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整顿所取得的效果仍相当有限; 二是选择不对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 行监督整顿(为便于讨论,我们这里将监督整顿效果 差视为不监督整顿。此外,实践中监督整顿与不监 督整顿的行为还是不确定的)。与此相比较,文物古 迹旅游区管理主体的战略行为选择也有两种:一是 选择不进行科学管理,也即是为了获得较高个人收 益而不惜损害社区、地方、游客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二是选择进行科学管理,也即是实践中按相关的规 定来合理开发文物古迹资源和注重提升文物古迹资 源的内在的开发及利用价值。 (2)监督整顿成本。为有利于分析,我们在这里 将相关的监督整顿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 种。其中,固定成本主要是指监督机构无论监督与 否,国家每年均需投入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既然如 管理( 一1)和科学管理( 一O)的期望收益便分别 此,分析中我们便不妨将其视同为一个常数);而变 为: 动成本则是指为了获得监督工作的成功而必须要进 兀j(1, )一(B—F)× +B× 一F× +B—B× 行的额外投入,主要包括监督整顿人员的工资、监督 =B—F× 整顿的设备投入、监督整顿的技术投入、相关政策法 7c;(0,入)一A×X-'I-A×(1一 ); 规的制定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劳务费支出。 令 j(1, )一 (O,入),贝Ⅱ有:B——FX入‘=A, ’ (3)监督整顿概率与管理欠科学概率。由于文 一(B—A)IF。 物古迹旅游区监督管理部门对为古迹旅游区的管理 由此可见,实践中当文物监管部门的监督整顿 主体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是随机进行的,再加之监督 概率小于((B—A)/F时,旅游企业的最优选择便是 管理部门对应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的行为所产 管理欠科学;而当文物监管部门监督整顿的概率大 生的结果又是不确定的,实践中我们便把监督管理 于((B—A)/F时,旅游企业的最优选择便是进行科 部门对某一行为主体进行监督后发现管理欠科学并 学管理。 进行而采取相应的整顿措施以使景区获得良好效率 当然,如果给定 ,情况又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的概率称之为监督整顿概率。 这时,文物古迹旅游监督管理部门选择监督整顿( 2.建立支付矩阵 一1)与不监督整顿( =0)时的期望收益便变成了: 为便于分析,这里假定:A为科学管理所得,B 丁c (1,肛)=(一c—v-4-T)×tt+(一c—v)×(1一 ) 为管理欠科学所得(主要指通过牺牲社区、国家及游 一--C ̄ 一V× +T× —C+CX 一V+V 客的利益而获得的那份较高的收益),F为文物古迹 × 一T× 一C—V 旅游区的管理主体由于自身的管理欠科学而受到监 7c (0,tt)=一CXtL+(一C)×(1一 )一一C 督部门的相关处理所造成的诸如声誉和形象受损以 令7c (1,tt)一兀 (O,tt),T 。一V—C=一C,则 及游客减少等方面的损失,C为监督整顿所发生的 有:T 一V, 。=v/T。 固定成本,V为监督整顿时所发生的变动成本,T为 显然,实践中当文物古迹旅游区的旅游企业管 监督整顿成功后所获得的收益(其主要体现在相关 理欠科学的概率大于v/T时,文物古迹旅游区监督 主体利益均衡的实现和景区综合管理效率的提高), 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便是进行监督整顿;而当旅游 为文物古迹监管单位进行监督整顿的概率, 为 企业管理欠科学的概率小于V/T时,文物古迹旅游 旅游经营企业管理欠科学的概率。据此,我们就可 区监督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便是不进行监督整顿。 建立起相关的博弈模型(见表1)。实践中,当监管 既然如此,混合战略Nash的均衡便是: 。一V/T, 部门进行监督整顿、同时文物古迹的管理主体又选 。一(B—A)/F。这一点也即意味着文物古迹旅游 择管理欠科学的策略时,双方的得益便分别为B—F 区管理主体选择管理欠科学的概率是V/T,文物古 和一C—V+T;当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整顿,同时文 迹旅游区监督管理部门选择检查监督的概率是(B —物古迹旅游区的管理主体又选择科学管理的策略 A)/F。应该说,这个检查监督博弈的混合战略 时,双方的收益便又变成了A和一C—V;当监管部 Nash均衡也就与管理欠科学收入(B)、管理科学收 门选择不进行监督整顿、同时文物古迹的管理主体 入(A)、罚款(F)以及监督整顿的变动成本V有关。 又选择管理欠科学的策略时,双方的得益便分别为 将 。一 。((B—A)/F}看成是B、A、F的函数, B和一C;而当监管部门选择不进行监督整顿、同时 便有:入。一 ‘((B—A)/F}. 文物古迹的管理主体又选择管理科学的策略时,双 将 。一V/T看成是T、V的函数,于是又有: 方的得益就又变成了A和一C。 一 (T,V)。 表1:文物古迹旅游区监督整顿的博弈支付矩阵 这样,便又可得知: 文物古迹监管单位 (1)a 。/av ̄o,说明监督整顿的变动成本越 旅游企业 蓁 (B—F,一C—V-1监督整-T) 顿 不(B,一C) 监督整顿 高,那么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选择管理欠科学 的概率也就越大。 (2)a /aT<0,说明相关监督整顿的成效越 (A,~C—V) (A,一C) 大,那么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选择管理欠科学 3.博弈均衡与结果分析 的概率也就越小。 根据上述的博弈模型及参数分析,实践中,只要 (3)a 。/a13>o,说明管理欠科学的收益越大, 给定 ,那么,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选择欠科学 那么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选择管理欠科学的概 一】39— 率也就越大。 (4)a /BA<0,a入’/BF<0,说明科学管理的 真正地获得可持续性。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文物古 迹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国家及其相 应的监督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建立起科学且严格的过 收益越小,那么文物古迹旅游区管理主体选择管理 欠科学的概率也就越大;与此同时,如果文物古迹旅 游管理主体因受到监督管理部门整顿而造成的损失 度开发的衡量体系。由于这种衡量体系的形成能让 文物古迹的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因而就又使得实践 越大,那么其选择管理欠科学的概率也就越小。 (---)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科学管理的制度安排与 激励机制 、 中较严重地存在着的对文物古迹旅游景区进行过度 和随意开发的现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切实建立起文物古迹资源过度开发的成本估 其实,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便不难发现,为了 促使文物古迹旅游管理主体合理地利用文物古迹资 源并进而实现对景区的科学管理,实践中,文物古迹 旅游区的监督管理部门也就有必要从如下的几个方 面来加大相应的监督整顿力度。 1.切实降低文物古迹旅游经营企业管理欠科学 的概率V/T。 为此,实践中又有必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降低文物古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整顿成 本。考虑到文物古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整顿成本 涉及面的广泛性与复杂性L3J,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可 鼓励社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违规操作进行检举揭 发、鼓励广大游客向文物古迹监管部门反馈意见、鼓 励相关新闻媒介对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进 行报道,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 政策及法律制度的制定以及切实加强文物古迹旅游 区监督整顿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二是切实提高文物 古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整顿成效。作为一个综合 性的概念,监督整顿成效主要体现在文物古迹质量 的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以及旅游景区对地方 的发展贡献等几个方面。由于从某种意义上讲,文 物古迹监管部门的相关监管行为能实现帕累托最 优,因此,文物古迹监管部门的监督整顿成效越高, 那么其进行监督整顿的积极性也就会越高 ]。 2.切实提高文物古迹部门的监督力度(B—A)/ F。 为此,实践中我们又有必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 作:一是切实提高行动承诺的权威性,真正落实对相 关失职者的行政及刑事处罚。二是切实减少对文物 古迹旅游区进行科学管理的供给成本,多渠道地培 养出更多的科学管理者。三是加大对文物古迹旅游 区管理欠科学主体的处罚力度,力求避免实践中的 相关管理欠科学行为的发生。 3.有效地建立起文物古迹旅游开发的影响评估 制度及过度开发的衡量体系 由于绝大多数的文物古迹资源具有不可再生 性 ,因此实践中只有对其开发方式、开发范围、开 发强度形成科学的评估制度,相关的开发工作才能 一】40一 算体系 一般而言,文物古迹资源过度开发的成本估算 体系主要涉及到了显性成本估算体系和隐性成本估 算体系这两部分内容。过去,由于没有建立起这样 的一种估算体系,再加之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因素的 影响,不仅显性成本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因过 度开发而导致的大量的隐性成本更是难以得到真正 的体现、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由过度开发的企 业来承担的问题了。为改变此现状,当务之急是要 科学地测算出文物古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边际社会 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间的差值。 5.建立起有效的文物古迹资源旅游开发的预防 体系 在对文物古迹资源的过度开发情况进行治理 时,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失灵现象,因 此,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过度开发的预防体系也就有 了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L6]。从近些年来的具 体情况上看,在形成文物古迹资源的过度开发的预 防体系上看,做好如下的两方面工作应是有着相当 的必要性的:一是对一些易于在实践中产生外部性 负效应的项目(如新的旅游点的项目设置,旅游服务 设施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项目)进行严格审 查和审批。二是通过对游客总量情况的预测来严格 规定景区的游客承受能力。 参 考 文 献 [13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2004)[M].北京: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5 [23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3]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 理世界,2003(6);45—51 [4]张进福.经营权出让中的景区类型与经营主体分析 [J].旅游学刊,2004(1):22—26 [5]史晓玲.探析景区产品的市场化问题[J].旅游学刊, 2003(6):75--79 [6]张理纲.关于文物与旅游关系的再认识rJ].洛阳工学 院学报,2003(9):53—55. (责任编辑: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