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一
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科学。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4、【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沉思型】。
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
7、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8、【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9、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10、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12、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讨论法】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15、【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模拟试卷二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实验法】。
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生物起源说】。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
6、【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赛尔】。
2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8、【自我提高】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9、【同化】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1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认知模式】。15、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模拟卷三
1.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勒夫)。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3.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3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场独立型)。
6.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
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
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内驱力)。
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
10.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伯特)。
11.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讨论法)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
13.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德鲁克)提出的。
14.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提出的。
15.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马卡连卡)。
模拟卷4
4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
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4.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实验法)。
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8.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中。
9.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11.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1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5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
1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发现法)。
14.(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