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16高二下·长泰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跻身jī 繁衍yǎn 殷红yīn 汗流浃背jiá B . 蓦然mù 织杼zhù 炽热zhì 潜移默化qiǎn C . 蓑衣suō 星宿xiù 嫉妒jí 累及无辜lěi D . 譬如bì 悬浮xuán 三垣héng 叱咤风云chà 2.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寂寥(liáo) 槎桠(chá yā) 蛰(zhé)居异境 书声琅琅(lǎng) B . 黏合(nián) 木讷(nè) 曝(pù)背谈天 荦荦大端(luò) C . 颓圮(pǐ) 戏谑(xuè) 噤若寒蝉(jīn) 拾级而上(shè) D . 纰漏(pī) 稔知(shěn) 弄巧成拙(zhuō) 百舸争流(gě) 3. (2分) 下列文言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能水也(游泳)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B . 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 . 未成一篑(土筐) 枉用相存(存在) D . 羁鸟恋旧林(束缚) 胥怨者民也(与,相与) 4.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其孰能讥之乎
B . 而人之所罕至焉 驰椒丘且焉止息
C . 及其所之既倦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第 1 页 共 16 页
D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 (2分)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 .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 无人会 , 登临意(理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 .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
6. (2分) (2017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B .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 .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7.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最著名的杂剧作品。
B . “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现代散文的“赋”是“赞”、“颂”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赋》。
C . 《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合称“爱情三部曲”,其中《家》的成就最高。
D .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1912年发表抒情诗集《吉檀迦利》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有诗集《飞鸟集》。 8.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第 2 页 共 16 页
B . 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被
D . 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9. (2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善假于物也 一狼假寐 B . 声非加疾也 痛心疾首 C . 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D . 用心一也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10. (2分) 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欲肆其西封 疆界 B .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重金征求 C . 间至小路 从小路 D .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次拜见
11.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第 3 页 共 16 页
) (
⑨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 . 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 . 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 . 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 . 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12. (22分) (2019·晋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第 4 页 共 16 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是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西方社交礼仪既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交际双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了解对方的民族特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等相关知识,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对方的生活与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等,以获得对方的满意和认可。
(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有删节)
(1) 下面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跨文化交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B . 加深对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C . 跨文化交际要遵循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D . 交际行为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述了文化认同的含义及其作用,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以及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 B . 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指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不良行为的矫治策略。 C . 文章解读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寻求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贶的跨文化交际路径的观点。 D . 文章指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如培养、引导文化认同,加强教育,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可以融合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B . 持有民族优越感的人盲目标榜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C . 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目标、利益,不
第 5 页 共 16 页
利于跨文化交际。
D . 客观对待对方的生活和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关注时间概念、语境文化,反对等级观念,都有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
13. (17分) (2017高二上·和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
第 6 页 共 16 页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第 7 页 共 16 页
A . 本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鸳鸯跳”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故事独特的背景,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B . 小说善于通过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当时的紧张心理。
C . 鸳鸯跳贯穿全文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有力地塑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
D .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钱老大在码头生意兴隆时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海爷在码头生意萧条后,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最终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E . 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意兴隆。这深化了关于不同历史阶段民生问题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主题。
(2) 小说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3)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4.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目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第 8 页 共 16 页
A .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B .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 .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 .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袒伏斧质,指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表示愿意接受贵罚。两种都是古代向对方请罪的方式。肉袒伏斧质比负荆请罪所犯的罪更严重。
B . 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沸水在一个大锅里烹煮。我们知道的历史人物受过的酷刑有司马迁宫刑,商鞅车裂,孙膑膑刑(被剜去膝盖骨,变成瘫痪),戚夫人人彘。
C . “位在廉颇之右”,古代的时候,官职是以左为尊,但是有的朝代不是如此,如汉朝的时候,是以右为尊的。右尊于左,次于贵左。汉代时官位设置右卿大于左卿。
D . 刎颈之交,指割脖子的交情和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古代表示友谊的还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患难之交、八拜之交、莫逆之交等。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拜为上卿 拜:任命,授官
B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C . 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 . 顾吾念之 顾:考虑,想到
(4) 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于廉颇之上。
B . 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 . 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廉颇
第 9 页 共 16 页
心理的不平衡。
D . 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而他善于做比,委婉劝解门客,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5. (9分)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 . 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做铺垫。 C .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客中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主要写欲归不能的愁绪。
D .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第 10 页 共 16 页
E .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
(2) 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6. (10分) (2016高三·惠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 ②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 ③________ ,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鸷鸟之不群兮,________。 ⑤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 ⑥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
六、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20高三下·北京月考)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200字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处从情节设置或细节刻画的角度,阐释其“惊人之处”。
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②京郊某公园草坪上竖有一块标语牌:“践踏花草太不仁,乱挖野菜实无德”,这则标语有欠妥之处。请在该公园的网站上留言,就这则标语提出修改建议。
③临近毕业,学校准备为高三同学制作高中生活纪念册。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在高中校园生活中感觉最幸福的一个片段。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一上·浦东期中) 请以“那段金子般的时光”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不少于800
第 11 页 共 16 页
字。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2-1、
12-2、
12-3、
13-1、
第 13 页 共 16 页
13-2、13-3
、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4-1、
14-2、
14-3、
14-4、
14-5、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5-1、15-2
、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第 14 页 共 16 页
16-1、
六、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7-1
、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8-1
、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