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层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来源:九壹网
 第 1 页 共 26 页

目 录

一、编制依据-----------------------------------------------------2 1.1相关文件-----------------------------------------------------2 1.2施工图-------------------------------------------------------2 1.3主要规范、图集、标准-----------------------------------------2 1.4主要法规、文件---------------------------------------------- 3 二、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危险性较大的首层高大模板工程概况-----------------------------4 三、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体系选择---------------------------------4 四、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5 4.1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设计方案---------------------------------5 4.2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工艺---------------------------------6 4.3碗扣式钢管及材料控制措施-------------------------------------8 4.4模板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10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 六、应急预案---------------------------------------------------13 七、施工图-----------------------------------------------------17 八、计算书-----------------------------------------------------18

第 2 页 共 26 页

一、编制依据

1.1、相关文件

名 称 翻建工业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翻建工业厂房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1.2、施工图

名 称 总平面图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1.3主要规范、图集、标准

类别 序号 名 称 1 2 3 4 5 6 7 8 9 国家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行业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地方 《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地方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编号 建总-01 建施01—21 结施01-18(结防01-08) 备注 编 号 GB50009-2001 GB50300-2001 JGJ162-2008 JGJ166-2008 JGJ/T10-95 JGJ59-99 DB11/T583-2008 DB11/T695-2009 地方 《北京市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保卫消防标DBJ01-83-2003 准》 DB11/T446-2007 10 地方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第 3 页 共 26 页

1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版(汪正荣) 1.4主要法规、文件 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编 号 国务院第393号令 建质[2009]87号 GB/T50430-2007 建设部15号令 号 DBJ01-83-2003 Q/ZXJZ、J101~Q/ZXJZ J806 Q/ZXJZ、GJ01-2005 《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京建施[2009]841管理办法>规定》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标准》 我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项 目 工 程 名 称 地 理 位 置 建 设 单 位 勘 察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监 理 单 位 内 容 第 4 页 共 26 页

质量监督单位 施工单位 合同范围 合同工期 合同质量目标 合格 2.2 危险性较大的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概况 (1)危险性较大的首层高大模板工程设计特点

首层层高8.4米,首层顶板混凝土厚度为100mm,局部楼板混凝土厚度为120mm,砼强度等级为C30。框架梁截面为350㎜×700㎜;次梁截面为250㎜×500㎜;框架柱间距8.4米。首层夹层梁、板顶标高4.1米。首层夹层梁截面为400㎜×800㎜;夹层楼板厚度为120mm。混凝土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特定编制首层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保证方案切实可行。 (2)危险性较大的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难点

首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穿插夹层梁、板施工。模板工程支撑体系是重点,顶板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净高为8.3米,框架梁模板支撑体系净高7.6米。保证模板工程支撑的稳定性是施工的难点。为确保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安全可靠,对主要杆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施工危险性较大,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三、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体系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首层高大模板工程支撑选型时充

第 5 页 共 26 页

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合理、安全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脚手架方案: (1)顶板、楼梯支模采用15mm厚多层板,木龙骨(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拉杆900*900与局部900*600相结合方式。可调U托钢支撑。 (2)框架梁侧模及底模采用15mm厚多层板、木龙骨,Φ14穿梁螺栓加固。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速度快,稳定好、整体受力均匀。

四、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

4.1首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设计方案

(1)顶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架管底部统一垫木方:200mm×100mm×50mm(长×宽×厚),根据结构施工图(首层顶板混凝土厚度100mm),顶板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净高为8.3米,立杆采用2根LG-150与2根LG-240组合高度7.9米、碗扣式钢管顶端到顶板混凝土底部自由段长度400 mm,支撑体系立杆间距900 mm,横杆采用HG-90,横杆间距600mm,设置12道水平拉杆。顶部设有可调U托钢支撑,主龙骨

第 6 页 共 26 页

100mm×100mm方木,方木间距900mm,与方木垂直方向铺设50mm×100 mm木方,间距300mm。采用15mm厚多层板硬拼封。拉杆与柱子部位的每根碗扣立杆,碗扣钢管立杆与柱子设一道连接钢管加固。

(2)框架梁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架管底部统一垫木方:200mm×100mm×50 mm(长×宽×厚),框架梁截面为350㎜×700㎜;框架梁支撑体系净高为7.6米,框架梁底支撑采用2根LG-150与1根LG-240与1根LG-180组合高度7.3米,碗扣式钢管顶端到梁底混凝土底部自由段长度300mm。支撑体系立杆间距900 mm,横杆采用HG-90 、HG-60型支撑。拉杆间距600mm。设置11道水平拉杆。顶部设有可调U托钢支撑,梁底主龙骨3根50mm×100mm方木。梁侧模采用50mm×100mm木方子作为龙骨,梁帮设置两道Φ14对拉螺杆,螺杆间距900mm。框架梁底部增加立杆,立杆间距900 mm。

(3)次梁截面为250㎜×500㎜;次梁支撑体系净高为7.8米,次梁部位采用2根LG-150与1根LG-240与1根LG-210组合高度7.6米、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梁底主龙骨3根50mm×100mm方木。梁侧模采用50mm×100mm木方子作为龙骨,并配合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4.2首层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1)顶板模板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立立杆、纵横拉杆→固定支撑、安放支托→调整平整度→抄平放线后、弹板下控制线→在支撑上按房间横向安放主龙骨100mm×100mm木方→安放次龙骨50mm×100mm木方→铺设竹胶板→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隐检及砼浇筑→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支撑→拆除模板。

第 7 页 共 26 页

1、立立杆前在钢管底部统一垫200 mm×100 mm×50 mm(长×宽×厚)木方,在下碗扣节点位置安装2-4个连接横杆,上碗扣均要锁紧横杆,操作时用小锤撬动上碗扣,使上碗扣与限位销紧密相邻,每一框架内横杆与立杆的垂直度应小于5mm。

2、顶板模板标高控制,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首层标高0.500,用墨线在框架柱混凝土表面弹出0.50线,在二层柱子钢筋测量二层标高8.900,根据标高控制顶板支模的位置高度。 (2)梁模板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碗扣式架管底部统一垫木方→搭设立杆脚手架→搭设横杆脚手架→梁底模横杆→铺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梁侧模板加固→梁帮加ф14对拉螺栓。

1、框架梁尺寸、位置的准确,并通过二层柱子钢筋上的标高线校核,控制好梁底标高。梁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主、次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5mm厚多层板模板配以木方龙骨支撑体系。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子,与砼面、板与板之间、板与梁间、板与柱间的接缝要用海棉条密封。 2、梁在支模过程中,拉水平通线,保证梁尺寸、位置的准确,并通过钢筋上的标高控制线校核梁的底标高。梁底要求起拱3‰。

3、梁板支撑架管底部统一垫木方:200 mm×100 mm×50 mm(长×宽×厚),以分散对下层楼板的荷载。

4、在梁底中心线搭设立杆间距900mm,与两侧房间的立杆采用HG-60连接。梁底钢管底部加通长50mm×100mm木方,梁帮加ф14对拉螺栓。框架梁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梁底模用50mm×100mm木方子、

第 8 页 共 26 页

(3)模板及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拆除

1、模板拆除条件

模板拆除时应使砼达到必要的强度,砼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准。具体要求如下:

(1) 柱、梁侧模: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 顶板、梁底模:顶板、大于8m,强度达到100%方可拆模。 (3) 拆模时,实行拆模申请制度,由模板工长填写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模。模板拆除要依据拆除部位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结果确定。现场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要放入钢筋笼中,以防止丢失。

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模板拆除时,先松动可调U托,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模板均落在碗扣脚手架上。清理出顶板模板、木方,然后拆除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横杆及立杆。自上而下原则。拆除时应轻拿轻放,不得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撑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4.3碗扣式钢管及材料控制措施

1 、建立进场材料验收体系。多层板、木方、螺栓等物资进场后,经材料员、现场工长、质检员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施工中要严把材料关;所使用材料要符合规定规格、材质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建立以项目经

第 9 页 共 26 页

理部质检员为主和劳务队质检员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对施工质量的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2、采购、租赁的碗扣式钢管立杆、横杆、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3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碗扣式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无裂缝、无锈蚀、无分层、无结疤、无毛刺等,无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建设部《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锻造缺陷。并且出具检验报告。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钢制造,钢管直线度应小于1.5L/1000(L为使用钢管的长度)。

4、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5、施工现场应建立碗扣式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

碗扣钢管及模板配套材料表 序号 1 2 材料名称 立杆 立杆 规 格 2400 2100 单 位 2800根 300根 第 10 页 共 26 页

3 4 5 6 7 8 9 10

立杆 立杆 横杆 横杆 穿梁螺栓 木方 木方 多层板 1800 1500 900 600 ф14 100×100×4000mm 50×100×4000mm 1200×2440×12mm 320根 2500根 11600根 700根 300根 300根 1400根 2000 m2 6、各种机具用量如下:

名 称 平 刨 压 刨 电焊机 圆盘锯 手电锯 手电刨 7、其它辅助材料: 嵌缝材料:密封条

4.4模板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

模板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1-82-2005相关规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 量 1 1 1 1 2 2 第 11 页 共 26 页

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主控项目

安装现浇结构首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首层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观察。严格按照做好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工序检验。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制度和要求,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检查安全生产,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时必须按搭设方案进行搭设,所用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在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竖向搭设第二根碗扣立杆后,在距离地面2米位置安装挂好第一道安全兜网。在距离地面7米(框架梁底下)设置第二道安全兜网。拴结牢固。外脚手架及相关围护设施齐备之前,不可进行任何施工作业,防止坠落事故。工作前必须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作时注意脚底,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坠落。 (3)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在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第 12 页 共 26 页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使用手锯时,锯条必须调紧适度,下班时要放松,以防再使用时锯条暴断伤人。 (5)使用木工机械应遵守以下规定:

A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使用的机械设备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操作知识。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排除。

B 作业前应试机,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开机前必须将机械周围及脚下作业区的杂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在作业区铺垫板。

C 作业时必须扎紧袖口、理好衣角、扣好衣扣,不得戴手套。作业人员长发不得外露,必须戴安全帽。

D 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过程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E 链条、齿轮和皮带等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板。 F 必须使用定向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G 清理机械台面上的刨花、木屑,严禁直接用手清理。 H 每台机械应挂机械负责人和安全操作牌。 I 作业后必须拉闸,箱门锁好。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7)货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搭设安全防护平台。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用振捣棒触动板面。绑扎焊接钢筋时,不得砸坏或烧坏多层板。 (8)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00~6:00 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现场模板加工垃

第 13 页 共 26 页

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9)监测措施

梁板支模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A、碗扣式钢管与柱子连接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B、连接扣件是否松动,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C、在浇捣高支模梁板砼前,由项目部对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浇砼的过程中,由质检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构件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立杆钢管弯曲3m六、应急预案

本工程首层楼板8.4m,梁截面尺寸:400×700,顶板厚度是100mm;框架梁底模板支撑净高度为7.6m,顶板模板支撑净高度为8.3m;在此区域内

第 14 页 共 26 页

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6.1应急机构设置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求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求援小组。由项目经理安胜平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统筹安排等。具体架构见下表:

当施工再起发生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如下图;

6.2应急机构的职责

1.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 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4.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6.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 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安胜平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第 15 页 共 26 页

2.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 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4. 项目部指定杨瑞龙负责故事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6.4救援方法

1. 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⑴ 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⑵ 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⑶ 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⑷ 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2. 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⑴ 地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第 16 页 共 26 页

⑵ 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

⑶ 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⑷ 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

⑸ 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3.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⑴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⑵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⑶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⑷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

⑸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序号 器材或设备 数量 主要用途 第 17 页 共 26 页

1 2 3 4 5 6 7 支架 模板、木枋 担架 止血急救包 手电筒 应急灯 对讲机 若干 若干 2个 4个 2个 6个 8台 支撑加固 支撑加固 用于抢救伤员 用于抢救伤员 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 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 联系指挥求援

七、施工图 (见下页)

八、计算书

8.1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首层顶板厚度以100㎜、计算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3米,模板面层为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为100mm×100mm木方,间距900mm,支撑立杆为ф48×3.5mm碗扣式钢管,搭设尺寸为:碗扣钢管立杆的纵向间距 LX =0.90米,碗扣钢管立杆的横向间距 LY =0.90米,横杆的步距h=0.90米。横杆的步距h=0.60米。(局部碗扣钢管立杆的纵向间距 LX =0.90米,碗扣钢管立杆的横向间距 LY =0.60米,) 取最不利纵向间距 LX =0.90米,横向间距LY =0.90米,横杆的步距h=0.90米,进行计算:

第 18 页 共 26 页

LXLY 8.1.1荷载标准值统计

根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荷载标准值取值见第12页-第15页,计算如下: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Q1=0.80KN/㎡=0.0008N/mm 2 (2)新浇混凝土(包括钢筋)自重标准值(25KN/m3 ) Q2=2.5KN/m2=0.0025N/mm 2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3=1.0KN/m2 =0.001N/mm 2 (4)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4=1.5KN/m2=0.0015N/mm 2 (5)风荷载标准值: Q5=1.0KN/m20.001N/mm 2 考虑风荷载时,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的轴向压力值计算:

N = 1.2(Q1 +Q2 )+0.9*1.4[(Q3 +Q4)LX LY +Q5 ]

=1.2(0.0008+0.0025)+0.9*1.4[(0.001+0.0015) *0.9*0.9+0.001] =0.00777N/mm 2

8.1.2、单肢立杆的轴向承载力计算

N≤Φ*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第 19 页 共 26 页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计算长度(横杆步距)L=900mm Φ:依据长细比λ=L/i(L;横杆步距)

482422d2d12 i=15.9 44L0=h+2a=900+2×500=1900mm(自由端长度a取500㎜) d外径;d1内径;λ=L01900119.49 i15.9 按照规范JGJ166-2008 第44页附录E查表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52

A----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

A=3.14(r2-r12)/4=3.14(242-212)/4=424mm2

f----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 Φ*A*f=0.452*424mm2*205 N/mm2=39287.84 N/mm2 N=0.00777N/mm 2<Φ*A*f=39287.84 N/mm2

单肢碗扣式钢管立杆轴向承载力符合N≤Φ*A*f要求。最不利立杆间距900,水平横杆布距为900mm稳定可靠。

∴顶板支撑体系采用的碗扣式钢管立杆支撑不会发生失稳。 8.1.3、立杆压弯承载力(稳定性)计算:

当 NW/ΦA +0.9 MW/W≤f时,碗扣式钢管稳定,能够承受上部施工荷载要求。 NW ----单肢碗扣式钢管立杆轴向承载力(0.00726N/mm 2)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52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 A = 424mm2

MW ----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 取1.0KN/m2= 0.001N/m2 W----碗扣式钢管截面模量 按照规范JGJ166-2008 表5.1.7 W=5.08cm3 =5080mm3

NW/Φ*A+0.9MW/W=0.00777/0.452*424+0.9*0.001/5080

第 20 页 共 26 页

=0.000040N/mm2≤f=205 N/mm2

∴顶板支撑体系采用的碗扣式钢管不会弯折。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 8.1.4、次龙骨50mm×100mm木方验算

首层顶板板厚度以100㎜,模板面层为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为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支撑立杆为ф48×3.5mm钢管,纵横间距900mm。

荷载计算(取300mm宽为计算单元),次龙骨跨度为0.9M。面板计算时按简支梁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Q1=0.80KN/㎡ (2)新浇混凝土(包括钢筋)自重标准值(25KN/m3 ) Q2=2.5KN/m2 (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标准值: Q3=2.5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标准值: Q4=2.5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q1=[(0.8+2.5)*1.2+2.5*1.4]*0.3=2.238 KN/m q2=(0.8+2.5)*1.2*0.3=1.188 KN/m 设计集中荷载为:P=2.5*1.4=3.5KN/m 强度验算: 计算见图如下

第 21 页 共 26 页

CAEBDCAEBD

当施工荷载按均布作用时,n=0.225/0.45=0.5

支座弯矩MC=-1/2* q1*LA-C2=-0.5*2.238*0.2252=-0.0566KN.m

跨中最大弯矩ME=1/8* q1*LA-B2*(1-4n2)= 1/8*2.238*0.452* [1-4(0.52)]= 0 当施工荷载按集中作用跨中时,

支座弯矩MC=-1/2* q2*LA-C2=-0.5*1.188*0.2252=-0.03KN.m

跨中最大弯矩ME=1/8* q2*LA-B2(1-4n2)+1/4*P*LA-B = 1/8*1.188*4502* [1-4(0.52)] +1/4*3.5*0.45 = 0.393 KN.m

比较以上弯矩值,其中以施工以施工荷载集中作用域跨中时的ME值为最大,故以此弯矩值进行截面强度验算。

(1)截面强度验算:截面抵抗矩Wn=50×1002/6=8.33×104

σm=

M39300022

4.71N/mm(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不考虑可变荷载,仅考虑永久荷载荷载计算(取300mm宽为计算单元),次龙骨跨度为900mm。

第 22 页 共 26 页

q=(Q1+Q2 )*0.3=(0.80+2.5)=3.3*0.3=0.99 KN/m =0.99N/m m

bh350100364

4.17×10mm Ix=1212 E=10000 N/ mm2

46ql4 υ= KW=0.677×0.99×900/100×10000×4.17×10

100EI =0.10mm<[ω]=900/400=2.25mm[允许变形值]

挠度满足要求。

8.1.5、主龙骨100mm×100mm木方验算

首层顶板板厚度以100㎜,模板面层为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主龙骨为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支撑立杆为ф48×3.5mm钢管,纵横间距900mm。

荷载计算(取900mm宽为计算单元),次龙骨跨度为900mm。面板计算时按简支梁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Q1=1.00KN/㎡ (2)新浇混凝土(包括钢筋)自重标准值(25KN/m3 ) Q2=2.5KN/m2 (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标准值: Q3=2.5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集中荷载)标准值: Q4=2.5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q1=[(1.0+2.5)*1.2+2.5*1.4]*0.9=6.93 KN/m q2=(1.0+2.5)*1.2*0.9=3.78 KN/m 设计集中荷载为:P=2.5*1.4=3.5KN/m 强度验算: 计算见图如下

第 23 页 共 26 页

CAEBDCAEBD

当施工荷载按均布作用时,n=0.225/0.45=0.5

支座弯矩MC=-1/2* q1*LA-C2=-0.5*6.93*0.2252=-0.175KN.m

跨中最大弯矩ME=1/8* q1*LA-B2*(1-4n2)= 1/8*6.93*0.452* [1-4(0.52)]= 0 当施工荷载按集中作用跨中时,

支座弯矩MC=-1/2* q2*LA-C2=-0.5*3.78 *0.2252=-0.095KN.m

跨中最大弯矩ME=1/8* q2*LA-B2(1-4n2)+1/4*P*LA-B = 1/8*1.188*4502* [1-4(0.52)] +1/4*3.5*0.45 = 0.393 KN.m

比较以上弯矩值,其中以施工以施工荷载集中作用域跨中时的ME值为最大,故以此弯矩值进行截面强度验算。

(1)截面强度验算:截面抵抗矩Wn=100×1002/6=166666.7

σm=

M39300022

2.35N/mm(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不考虑可变荷载,仅考虑永久荷载荷载计算(取900mm宽为计算单元),

q=(Q1+Q2 )*0.9=(1.0+2.5)=3.5*0.9=3.15 KN/m =3.15N/mm

第 24 页 共 26 页

bh3100100364

8.33×10mm Ix=1212 E=10000 N/ mm2

46ql4 υ= KW=0.677×3.15×900/100×10000×8.33×10

100EI =0.167mm<[ω]=900/400=2.25mm[允许变形值]

挠度满足要求。 8.2梁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8.2.1荷载标准值统计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搭设尺寸为: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7.20米;碗扣钢管立杆的纵向间距 LX =0.90米,碗扣钢管立杆的横向间距 LY =0.90米,横杆的步距h=0.90米。横杆的步距h=0.60米。(局部碗扣钢管立杆的纵向间距 LX =0.90米,碗扣钢管立杆的横向间距 LY =0.60米,) 取最不利纵向间距 LX =0.90米,横向间距LY =0.90米,横杆的步距h=0.90米,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40; (2)荷载参数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Q1=0.80KN/㎡ (2)新浇梁混凝土(包括钢筋)自重标准值(25KN/m3 ) Q2=5.71KN/m2 (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标准值: Q3=1.0KN/m2 (4)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4=1.5KN/m2 (5)风荷载标准值: Q5=1.0KN/m2 (3)钢管支撑的强度验算

考虑风荷载时,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的轴向压力值计算:

第 25 页 共 26 页

N = 1.2(Q1 +Q2 )+0.9*1.4[(Q3 +Q4)LX LY+Q5]

=1.2(0.80+5.71)+0.9*1.4[(1.0+1.5) *0.9*0.9+1.0] =11.62KN/m2 =0.0116N/mm2

8.2.2单肢立杆的轴向承载力计算

N≤Φ*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计算长度(横杆步距)L=900mm Φ:依据长细比λ=L/i(L;横杆步距)

482422d2d12 i=15.9 44L0=h+2a=900+2×400=1700mm(自由端长度a取400㎜) d外径;d1内径;λ=L01700106.91 i15.9 按照规范JGJ166-2008 第44页附录E查表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23

A----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

A=3.14(r2-r12)/4=3.14(242-212)/4=424mm2

f----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 Φ*A*f=0.523*424mm2*205 N/mm2=45459.16 N/mm2 N=0.0116N/mm 2<Φ*A*f=45459.16 N/mm2

单肢碗扣式钢管立杆轴向承载力符合N≤Φ*A*f要求。最不利立杆间距900,水平横杆布距为900mm稳定可靠。

∴梁支撑体系采用的碗扣式钢管立杆支撑不会发生失稳。 8.2.3、立杆压弯承载力(稳定性)计算:

第 26 页 共 26 页

当 NW/ΦA +0.9 MW/W≤f时,碗扣式钢管稳定,能够承受上部施工荷载要求。 NW ----单肢碗扣式钢管立杆轴向承载力(0.0116N/mm 2)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23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 A = 424mm2

MW ----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 取1.0KN/m2= 0.001N/m2 W----碗扣式钢管截面模量 按照规范JGJ166-2008 表5.1.7 W=5.08cm3 =5080mm3

NW/Φ*A+0.9MW/W=0.0116/0.523*424+0.9*0.001/5080

=0.000052N/mm2≤f=205 N/mm2

∴梁支撑体系采用的碗扣式钢管不会弯折。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