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 2 2、工程概况 .............................................. 2
2.1 工程总况 .....................................................................................................2
2.2 施工范围 ......................................................................................................... 2
3、施工准备 .............................................. 2
3.1材料要求 .......................................................................................................... 2
3.2作业条件 .......................................................................................................... 2 3.3施工机具准备 .................................................................................................. 3 3.4劳动力准备 ...................................................................................................... 3
4、施工组织 .............................................. 4 5、施工工艺 .............................................. 4
5.1工艺流程 .......................................................................................................... 4
5.2施工工艺 .......................................................................................................... 4 5.3雨季施工 .......................................................................................................... 5 5.4回填土试验 ...................................................................................................... 6
6、质量要求 .............................................. 6 7.成品保护 ............................................... 6 8.安全保证措施 ........................................... 7 9.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 ................................. 7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8页
1、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第八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施工图纸
(2)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记录及设计变更洽商等 (3)《建筑施工手册(四)》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 01-62-2002)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2、工程概况 2.1 工程总况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7号建筑(特气车间),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1617.7m2,建筑长×宽为53.71m×21.1m,建筑高度8.85m,基坑深-3.00m,采用独立基础形式。本工程地基回填工程工期为2天。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9号建筑(化学品库1),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812.4m2,建筑长×宽为38.5m×21.1m,建筑高度7.5m,采用独立基础形式。本工程地基回填工程工期为2天。 2.2 施工范围
本工程回填包括7号建筑、9号建筑室外基坑级配碎石类土回填。
3、施工准备 3.1材料要求
(1)材料供应: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 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3.2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2 页 共 8页
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3)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4)回填前应将基坑四周内清理干净,不得有垃圾、杂物、积水等。清到与基坑四周排水沟基底标高齐平,回填深度及具体方量应报请监理共同确认。
(5)做好雨季施工的防水、排水措施,防止水流入基坑,场外积水及时排除。当地下水继续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 左右。灰土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3.3施工机具准备
机具 铲车 自卸汽车 手推车 铁锹 平碾 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环刀等 3.4劳动力准备
抹灰施工劳动力需用36人:
工种 普工 电工 机械工 放线工 试验工 数量 20 2 8 4 2 数量 1台 2台 10个 10个 2台 若干 使用 铲运土料 装运、转运土料 人工转运土料 人工转运土料 夯实回填土 /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3 页 共 8页
4、施工组织
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 目 经 理 刘国军
4.2施工计划: 技 术 负 责 齐文超 质检员 区域经理 艾月华 曹晓东(7#) 徐盼(9#) 工长 刘洋、张力学 安全员 赵建昌 施工队 (1)7#建筑室外基坑回填土工程:计划于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14日完成;
(2)9#建筑室外基坑回填土工程:计划于2010年10月18日-2009年10月20日完成。
4.3回填土运输及回填线路:
7#、9#回填土路线均为先填场内基坑,后填路边基坑。 5、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密实度 → 修整找平验收 5.2施工工艺
(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
→ 分层铺土
→ 分层碾压密实 → 检验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4 页 共 8页
清除干净。
(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每层厚度为300mm.
(4)采用平碾时,要求回填土每层压实三遍。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2km/h。 (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压实。 5.3雨季施工
(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2)加强对天气的监测,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做到雨天停止回填土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基坑地表四周做排水沟,阻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避免边坡塌方;在雨水来临之前,及时压完基坑已填土层,并将表面压光,做一定的(约3%)坡势,在基槽的两端挖临时集水坑,雨水来临时能将基坑内的雨水导入集水坑,并用水泵将集水坑中的积水抽排至城市雨水道;放在坑边四周待填的石灰、土方在雨前用塑料薄膜覆盖。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8页
5.4回填土试验
回填土检验点数量:每300m2,应不少于1个。取样的垂直部位应在每层表面下2/3厚度处。基坑肥槽回填每20m 不少于1个点,每层回填土经夯实后深度约为200mm。各层取样点应错开。
基坑回填土试验取土点见《回填土试验取土点布置图》。 6、质量要求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次 1 2 3 4 项目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分层厚度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5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mm) -50 20 ±50 设计要求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米靠尺和锲形塞尺尺量检查 水准仪 按规定方法 (5)在回填中,注意在使用铁锹、平碾等时,不得破坏防水保护层。 (6)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会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成品保护
(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8页
(3)在打夯灰土时,要注意保护基础、基础墙和地下防水保护层等。
(4)基础的现浇混凝土或砖砌墙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5)回填土施工时注意竖向结构(柱,墙)四角的保护。
(6)铺夯完毕后,严禁小车或行人在其上行走,必要时要在上面铺板行走。 8.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
(2)土方回填时,基坑顶部做好防护;基坑四周的防护栏,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拆除。因回填土施工局部拆除的基坑防护栏,在当天完工前仍须恢复。
(3)要求上部作业人员文明施工,不得随意乱扔施工材料及建筑垃圾。
(4)基坑上口四周设置安全防护栏杆,立杆间距4m,水平杆2道,栏杆上悬挂显眼的防坠落标志。
(5)回填时不得上下交叉作业;上方卸土,下方严禁站人;卸土时必须派专人指挥。若必须上下交叉作业时,如上部搭架、拆架,须在土方回填作业面上方搭设防护层,满铺木跳板,木跳板要绑扎牢固,且在木跳板层下挂双层水平兜网。
(6)在基坑边附近作业人员,不得离基坑过近,防止意外伤人。
(7)每台打夯机须由2人协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机,一人拉电缆线。严禁电缆缠绕。扭结和被平碾机跨越。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并严禁用夯头打击电缆。
(8)回填时应注意观察边坡位移,防止塌方伤人。
(9)场照明灯具的架设高度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低于2.5m。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0)必须派转人指挥疏导现场施工车辆。 9.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
(1)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现场内车辆较多,回填土工作必须与其它工作统一协调安排,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车辆,并严格按照指定的堆土位置堆放土方。
(2)随时派专人清扫马路,适量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3)现场内运土过程中造成的遗撒,应及时清扫清理。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8页
(4)施工班组长必须对班组作业区的现场文明负责,落实到人。
(5)拌合土及其施工机具,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和堆放各类材料,不得侵占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6)各项施工任务,做到工完场清。
(7)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污染。
【7号建筑(特气车间)、9号建筑(化学品库1)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 8 页 共 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