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3期 2014年5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27 No.3 Mav 201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 于 翔 (南京理工大学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明显不足,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本文对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进行了分类,将高校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转化分为公益性转化和盈利性转化并分析了各类成果转化的实现要素,具体提出了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协同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实现要素;协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3—0086—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社 业。¨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迫切要求对高 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开展研究。在实践 层面很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已经展开,中央 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开展高校社 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 之路;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 一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各地方的《市民讲堂》、演 出单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依托于学术组织的决 策咨询报告,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带动了出 版、广播电视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但客观上还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透视 存在投入产出比倒挂、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部 分地方甚至出现文化产业赔本赚吆喝的情况。政 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下游产品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到高校社会 科学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社 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形成科研与转化“两张 皮”。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没有进行更加系统和 深入的研究。2009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 的产出,而不注重上游成果“研发”,许多文化产 业公司对高校社科科研成果并不了解,不关注研 究成果,把文化产业机械地认为是动漫产业、电影 电视、网络游戏等,这些文化产品大量抄袭日韩和 西方,缺乏独立创意,附加值低,甚至还有侵权纠 纷。殊不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动漫产业经历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 坛”,有专家表示,近年来高校的许多自然科学类 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人文社会科学 过一个辉煌的时期,葫芦娃、哪吒闹海等经典动漫 形象,都是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基础 类科研成果转化却明显不足。我国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仅有5%一6%被转化,3%的成果形成产 收稿日期:2013—06—12 作者简介:于之上的。而近年来银幕上对四大名著等经典电影 电视剧的翻拍,反映出我们这些年来对社会科学 翔(1983一),男,山东威海人,助理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哲社管理科科长。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基础研究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证研 究——以江苏省为例》(批准号:12YJC630286)资助。 一86— 成果挖掘和使用上的匮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2010年全国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人数已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 文明程度提高。公益性转化还可以产生很多盈利 性的衍生品,如科普读物出版等。 2.公益性转化:决策咨询报告 达到44万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经费72亿余元, 在研课题22万6千余项。①这都说明社会科学科 研成果市场转化效果不理想。社会科学科研成果 转化如果没有良性的转化机制与途径,一方面使 得社科研究成为纸面文章,浪费社会资源和国家 智力,难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和产业进步的作用; 另一方面,使大众文化脱离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 有效引导,呈现庸俗化和娱乐化的趋向。 决策咨询报告是高校参与政府决策、为政府 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途径。作为人民政府, 应该主动提供递交决策咨询报告的途径以便全民 积极参政议政,目前很多地方是通过纵向科研的 《成果要报》形式将社科科研成果推荐给省、市一 级领导,而纵向科研申请难度大、周期长,不利于 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成果的迅速转化,各省 社科规划办、地方社科联要为学术界提供决策咨 询途径,例如江苏省社科联成立了决策咨询研究 基地,涵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研究基地集中 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分类 与实现要素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分为公益性转化 和盈利性转化。公益性转化包括科普教学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决策咨询报告等,盈利性转化包括 文化产业、服务科学应用等。 1.公益性转化:科普教学活动、社会公益活 动 了各高校科研优势,通过社科联这一平台,及时递 交咨询报告,运行一年半来效果显著。在此基础 上江苏省社科联又成立了区域发展研究会,为江 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 很多省市都建立了决策咨询网,例如北京成立了 决策咨询中心、陕西省成立了决策咨询委员会,这 都是积极提供决策咨询的具体措施,也是决策咨 询的重要实现要素。 3.盈利性转化:文化产业 科普教学活动包括“市民讲堂”、“公益性学 术讲座”、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等,社会公益活动社 会工作、心理辅导等,对科普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的实现要素需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大力提倡。各级政府要为科普教学 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搭建平台,通过公共图书馆、 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社会福利院等,开展社 会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 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 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 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 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 机会的活动。”目前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各地不尽 相同,中国国家统计局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 化产业分为9类,分别是: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 环境支持;(2)高校提供智力支持。高校要充分 利用教师的智力优势,鼓励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开 展科普研究,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教师要通过 公益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3) 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政府要有意识引导中国企业 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 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 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 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文化产业对 经济结构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我们可以参照美 国,2005年全部版权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增值达到了1.39万亿美元,在GDP中的比重达 到了11.12%;2009年美国电影海外票房达193 亿美元,占到了全球票房的64%,美国电影版权 养成公益慈善意识,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要积极 参与公益慈善活动;(4)爱心人士踊跃参与。科 普教学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 全社会公民意识的提升,爱心人士要踊跃参与科 普教学、公益活动。 通过科普教学、社会公益活动的广泛开展,社 会大众认知程度得以提升,可以有效推进精神文 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 产业的综合收益(包括票房收入、相关广告、音 像、软件、游戏、旅游娱乐、玩具、主题公园等)达 ①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一87— 到了1,000亿美元的规模(崔保国,2009)。从以 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 其优势产业。_2 反观我国,中国文化产业网调查显 示中国文化产业园已经遍地开花,2009年国内文 化产业园还不到500个;2012年一季度,全国已 业、移动通信、网络、传媒、现代远程教育等服务。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中共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全 委会议上提出要“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 ‘双轮驱动’,要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做到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 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区与开发园区配套建设,推动生产服务业集聚化、 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网络化,确保“十二 五”末服务业比重达到48%,为加快形成服务经 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供基础。”①由此可见经济的 建成或待建的文化产业园超过了1万个,增速惊 人。但有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0%的文化产业园 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各地文化产业大跃 进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 目前,面对各地纷纷上马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和项目,我们认为实现要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项目盈利为目的。现阶段文化产业进 入门槛低,政府主导性强,补贴力度大,不可回避 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服务科学的研究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未来我国社会科 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很多项目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赚取政绩的形象工 程,部分项目已经成为套取财政资金的工具。因 此,文化产业必须明确是以盈利为目的,由政府主 三、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 协同策略 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 导到政府引导,积极引入民资,最终以民资作为文 化产业的主要投资渠道。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的产品不 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具有 极强的易被复制性,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只有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为文化产业发 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原动力。 (3)起动创业基金。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之 初要积极进行金融扶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文 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 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 了1+1>2的协同效应。随后管理研究者将 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新产品开发(NPD)领域, 并扩展至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甚 至竞争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资源共享 及协作运营。80年代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 紧密,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重视和 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优惠政 策,鼓励银行提供小额信款;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 中引入“天使基金”。 (4)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文化经纪人泛指 与文化市场相关的众多行业的经纪人群体。他们 深化,并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索企业与大 学、科研机构或中介组织之间如何通过要素的互 可以有效的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是文化与市场的 联络纽带,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文 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经纪人制度无论从从业人数 还是规范程度上都要进一步提升和规范。 4.盈利性转化:服务科学应用 服务科学应用是指全社会有意识地加强服务 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研究。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生 动形成创新合力。_3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实现途径首先要解决社会科学成果供求脱节问 题。 1.“政产学研用”的战略协同——加强社会 科学研究的总体规划 战略协同首先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协同。“政 产学研用”各组织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的角 色、发展目标均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文化 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消费性服务业,为现代生产活 动提供服务的现代生产l生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 和矛盾的价值归属。各组织在协同的同时,需要 削弱对某一成果的单一控制权,这都需要各组织 基于战略目标,达成共识。当前“课题招标”是国 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会计、法 律、咨询、工程设计、广告中介等服务。满足个人 更高精神需求的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包括文化产 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社会科学基金、软科学发布 ①罗志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生活——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2011。 一88— 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政府与高校要有共同的战 诗词歌赋、历史、考古)成果转化,其实人文学科 略目标,一方面政府所“需”要成为高校所“研”, 是公益性转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亦可以带动下游 另一方面政府要为高校所“研”搭建需求的平台。 产业(如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发展。在此过程 针对决策咨询和科普教学活动,政府应有意识的 中,政府要尊重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自主权,企业 建立成果转化渠道,使成果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在转化过程中要尊重科研人员和高校对成果拥有 2.企业和高校的利益驱动协同——建立文 的知识产权和利益获取权,这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需要文化中介机构作为媒介,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原 通过文化投资公司(包括担保融资、天使基金), 始动力是通过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盈利 经文化企业(媒体、出版社等)投入到文化消费市 提供持续创新驱动。在这一整套环节中,建立成 场。这就需要高校社科科研人员以高校做依托通 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尤为重要。近三十年我们往 过文化中介机构积极推介自己的科研成果,并为 往重视直接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应用型学科科研成 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盈利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图1 果转化,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等基础学科科研(如 可以视为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 图1 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 3.“政产学研用”的组织协同——建立高校 台,可以打破地理界限、组织界限,聚集各种优质 社科成果转化中心 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无 政府可以引导各高校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缝对接。 中心,并适时建立国家、省一级的社科成果转化中 心。同时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我们从整体性和关 参考文献 联性上来考察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无论是技术 [1] 陈翁翔,林喜庆.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制约因 转移还是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都需要一个“政 素及应对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产学研用”的合作公共平台,就社科科研成果转 版),2011(1):68. 化而言这一公共平台既可以是文化经纪人公司等 [2]张毅.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商业时 中介机构,也可以是基于高校社科成果转化中心 代,2011(24):121—122.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 这一实体平台上的“创新集聚体”,即基于信息基 研究,2012(2):165—174. 础设施,将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平 [4]马蕾,陈劲,阎立.创新高速公路与国家创新型城市 台、社科科研成果转移平台融合对接,并聚集“政 建设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5):145—147. 产学研用金”,提供从科研到成果商品化的“一站 式”全方位服务。_4 这种组织协同,可以有效加快 (责任编辑、校对:徐广联) 知识资本的流转与增值;同时,作为一个开放平 A Research to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YU Xiang (Academy ofScientiifc Research,Nanji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94)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is an obviously inadequat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下转第92页) 一89— 不同专业、个性、性别的学生的职业需求差异,组 高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要从战略的高度,从思想深 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团辅课程,开展一对一 层次上重视这一工作。大学生职业指导应处理好 的个体职业咨询,并且通过职业顾问开展个性化 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需求、专业和个人特长的关 职业指导。而模拟招聘大赛、实践基地实习等体 系,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职业教 验式培训也能优化传统的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 育的重要性,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初步明确长期 通过亲身体验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 发展职业目标等具体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 技巧,寓教于乐,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 之寒”,笔者相信随着中国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 应的能力,形成社会需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 业化的建设的不断发展,职业指导理念的不断深 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人才测 化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资源 评为依托,建立学生个人职业档案体系。在职业 与社会需求的合理配置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指导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内容,而这项工 作需要科学的依据,需要以适用于学生群体的职 参考文献 业倾向、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表作支持。因 [1]李彦林.试论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 此,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对于职业指导工作非常重 市场,2008(9):146—147. 要。建立职业指导档案是职业指导工作科学化、 [2] 赵燕.美国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析[J].法 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也是改进本身工作的需 制与社会,2008(3):274. 要。职业指导档案包括:职业指导咨询档案;职业 [3] 李晓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新体系的构建[J].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9— 生涯规划档案;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职业指导工 62. 作总体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案例分析等等。职业 [4]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 指导档案的建立是对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是积累 大学出版社,1996:25—38. 工作经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校对:陈东林) 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综合素 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因此,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Needs XU Yanqiu (School of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foSciecn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94)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of human tal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arry out a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 man resources,according to social demands.Student occupation guidance is faced up with severe dififculties and challenges,due to university graduate supplies and fierce tlaent market competition.I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concerns,a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occupation competitivenes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talent resource advantages to well carry out graduate occupation guidance,SO as to provide the society with high—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uman resources;social demands;rational allocation (上接第89页) Against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cuhural system reform,and promoting socilaist cuh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is paper classiif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into commonweal—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nd profitability—oriented transformation.Based on an analysis of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it puts forward to collaborative strate— gies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socila sciences;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realization factors;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一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