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SOUTHERNVOCATIONALEDUCATIONVol.6No.6Nov.2016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融合发展研究
王志学,廖俊杰,李桂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深化素质教育和专业
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施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73X(2016)06-0074-05,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动就业”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及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形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成“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和“万众创”“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新
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15年3月,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重点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从体制机制、财税政策、创业投资等方面明确提出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96条政策措施。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及发展历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办公厅等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如199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并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02年4月,教育部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拉开了帷幕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
收稿日期:2016-10-02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CYQN2013014)
作者简介:王志学(1985—),男,湖南衡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廖俊杰(1965—),男,湖南衡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李桂锋(1980—),男,广东揭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及创新创业指导。
第6期王志学,廖俊杰,李桂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75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各项有利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全国各省市及各高职院校不断积极探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和理解有偏差
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和理解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固守传统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差。二是将创业教育狭隘的理解为培养创办企业者,重视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根据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9月公布的广东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调研的广东省58所高职院校中只有15所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由该校的教务处牵头,仅占25.86%;有26所院校以该校的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占44.83%;有16所高职院校以新设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机构牵头,占27.59%。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其他各部门各负其责。显然,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没有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的主线,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狭隘的理解为附属于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或者定位于专业教育派生的创业教育
[2]
,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必修课程,
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总体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割裂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从最初的以经管类的学生为主到逐步推广面向全体学生。但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还是以公共选修课为主,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数量还比较少,课程偏向于对学生创业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课程设置还游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相割裂,没有形成从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的课程体系
[3]
。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四大类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是课程总学时少,且以公共课居多,融入专业课及学时少,不能满足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需要。在广东省调研的58所高职院校中,开设公共必修课的高职院校有36所,占62%;开设公共选修课的高职院校有30所,占52%;开设专业必修课的高职院校有13所,占22%;开设专业选修课的高职院校有17所,占29%
[2]
。
(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由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开展的比例较小,由学生工作部门及新设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机构牵头开展的比例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主要为学生管理工作老师(辅导员)以及经管类专业老师,相对来说,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源较单一,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及创业实践经验略显不足,很难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同时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缺少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必然与现实的职业环境脱节。从总体上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队伍有待加强。
76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第6卷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修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系统中一个有机的部分,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切实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校企行共同制定,要以行业、地方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从专业整体情况、专业特色建设情况、专业与产业发展适用情况等方面寻找差距和不足,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体现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合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开展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线。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既要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又要注重前瞻性,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线中,构建基础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践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包括经济、管理、财务、投资、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满足各类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需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念;专业技能课主要是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教
学内容当中去,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背景下探索创新创业之路;综合实践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并内化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课程形式可以是讲座、创业计划大赛、模拟企业经营等综合实践活动
[4]
。
(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
1.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取开放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只重视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综合运用创业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其次,在实践和活动课程教学中,避免无组织无设计的教学活动,综合运用直接体验法、创业模拟法、商业实战法等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在课程组织中,善于在学校的物质空间、组织制度、心理层面上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环境的建设。
2.考核方法
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考核时,不仅要对创业人才数量、创业教育成果的市场效益、经济效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还要加强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坚持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尤其注重过程性考核,采用教考分离的管理办法统一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要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设计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所占的成绩比例,一般情况下,过程性考核成绩所占比例要高于期末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在结果性考核时,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实施教考分离的管理办法,即把教学和考试分开,任课老师不参与所任课程的考核(包括出题、监考、评卷、登分和质量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6期王志学,廖俊杰,李桂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77
(四)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要始终坚持“创新之根在实践,创业之魂在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和落实“以教育引导人,以实践锻炼人,以文化熏陶人,以机制激励人”的育人理念,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校内实践平台包括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跳蚤市场、爱设创意营、深圳头狼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等,为全校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三山新城青年创业园、广佛智城、力合佛山科技园等,各院系、各部门依托各实践平台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利用企业资源,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与企业协同育人,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五)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管理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以学生实际能力获取为导向,鼓励学生通过技能竞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专利发明、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方式获取学分,允许学生以创业实践成果申请免修相关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对获得省级及以上等级各类名次的学生给予“技能对等”认定,可替代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研发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边工边读,允许休学创业,简化复学手续,为学生离校创业提供便利。
2.大力完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把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在教师工作业绩认定、学术奖励表彰、职称评定、教学科研项目立项、培训培养、
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吸引企业教师、具有创业经历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师资互通、资源互补的创新创业教师共享平台和机制。
3.建立职能部门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支持学生和教师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对于项目创新创业团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支持。为学生和教师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取得合理收益提供便利。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制定教师发展计划,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实训和交流。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交流访学,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按照一定比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考评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列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的重要考察指标。建立创新创业优秀兼职导师人才库,加强校外创新创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校外专家学者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引入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优秀师资。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协同“双导师”制。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立足行业和地方企业,结合各专业特点和优势,依托专业教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使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必修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
78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第6卷
企业青睐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参考文献:
[1]邹禄禄.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应用
J].科教文汇,2015(5):29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0.
[2]职教部落联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
.查,说了这么久的创新创业结果怎么样了[EB/OL]
(2016-09-17)[2016-11-1].http://mp.weixin.qq.com/s?_biz=MzAwMzU3NjAxNA=&mid=2651854746&idx=8&sn=bae90611e2f93e38eaa5c1d0c13d1f1f.[3]范琳.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17-20.
[4]刘小廷.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创业教
.创新创业,2014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角[J](2):19-22.
AResearchon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of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WANGZhi-xue,LIAOJun-jie,LIGui-feng
(GuangdongIndustryPolytechnic,Guangzhou510300,China)
Abstract: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of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istherequirementoftalentscultiv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itisalsoacompulsoryoptionofdeepeningquality-orientededucationandadvancingprofessionaleducationreform.Thepaperstartswiththemajorquestionsexistingin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thenexploresthepracticalpathtocarryout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of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fromtalentstrainingprogram,curriculumsystem,teachingmodel,reformofperformanceevaluation,internshipteachingfacilities,mechanismofteachingmanagement,trainingandpromotingteachingstaffprogram.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professionaleducation;integration
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櫋(上接第64页)
practiceisthemosteffectivewaytoimprovetheviabilityandtheimprovementofpracticetrainingconditionsisthemostimportantmeasuresforthefinancemajorstudents.Thepapertakesmeasurestoimprovethestudents'abilityofpracticeandsocialviabilitybystrengtheningtheconceptoftrainingprofessionaltalents,payingattentiontothecultivationandtrainingofsocialviability,improvingthestudents'abilitytoresistfrustrations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bility,creatingconditionsforstudentstopracticeonthejob.Keywords:financemajor;viability;investigationand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