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或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各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图纸,提出图纸问题及在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进行图纸会审。
2.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和本工程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好、快、省、安全地完成。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由项目部预算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有关费用定额,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向材料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
4.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在各个施工环节之上。
5.资料准备。施工中严格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检查,且遵照天津市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准备好各种资料样表,施工中
及时填写整理,分册保管,待工程竣工后装订成册。
6.检验试验准备
6.1为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情况,坚决杜绝伪劣产品进入现场,选定有资质的材料检测中心进行现场进场材料的检测,进场材料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6.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质量组应按使用材料的规格、数量,并按有关试验的取样要求,分阶段提出各种材料、混凝土试块的送检计划,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
6.3施工前提前做好混凝土的级配、砂浆的配比试验,组织各种进场材料的检验以及钢筋焊接(接头)试验工作,准备好各种混凝土试模,各种测量工具提前送检报验。
(二)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力量的组织准备与思想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物资条件准备工作;场地条件准备工作,即人员、机械、物资调配;施工计划准备;施工劳动力准备;主要物资材料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设施施工准备等工作。 2、施工现场准备
1.现场接手准备
进入现场后,立即会同业主方,着手对现场水电接驳点、定位坐标、标高等进行交接,根据总平图进行办公区及生活区的临设进行建设。
1.1对现场的平面控制网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导线点加密,对工程的轴线、标高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进行复验,办理相应的手续。
1.2各项竣工项目验收过程要审阅有关施工技术资料和文件,实地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各系统功能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检查结果填写《工程中间验收交接记录》,同时在办理工程中间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将有关资料同时移交给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交总包单位统一整理归档。
2.施工技术组织准备
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筑物层数多,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节点控制严格,施工工程量大,各专业工序繁多、搭接配合复杂。施工队伍进场后将按照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组织施工。形成主体与围护、主体与装修、安装工程与装修立体穿插的立体交叉流水施工局面。
3.施工队伍准备
项目管理班子在工程中标三日内进驻施工现场,并带领部分工人,为后续人员进入现场创造条件,为现场生产做好必须的设施搭建,为开工提前做好施工准备。
4.人员培训
人员进场后,我方首先将组织我单位对应于本工程相关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及有关专家由项目总工牵头到施工现场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灌输本工程项目管理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及方法,学习国家省、市颁布的新规范、新条例,学习针对本工程所确定的管理规定、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让所有管理人员
吃透设计文件,掌握施工管理、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的全部内容、管理人员必须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上岗。项目管理人员再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劳务层各工程处、专业施工队进行培训,书面或口头交底,让劳务层人员都能熟悉掌握各层管理制度,操作工艺等。 二、屋面工程
(一)水泥砂浆找平层
1.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2.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3.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3.1洒水湿润: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3.2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3.3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
第二遍即可交活。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内掺聚丙烯或锦纶-6纤维。
3.4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二)屋面防水层
本工程屋面防水层采用3+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作业条件
2.1现场技术准备:施工前审核图纸,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屋面防水必须由专业队施工,持证上岗。
2.2现场机具准备
(1)电动搅拌器、高压吹风机、自动热风焊接机。
(2)喷灯或可燃气体焰炬、铁抹子、滚动刷、长把滚动刷、钢卷尺、剪刀、笤帚、小线等。
2.3现场作业条件
(1)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干净。
(2)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顺平,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基层表面必须干燥,含水率应不大于9%。
(3)卷材及配套材料必须验收合格,规格、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的规定。存放易燃材料应避开火源。
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热熔法施工)
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附层→铺贴卷材→热熔封边→蓄水试验→保护层
3.2操作工艺及施工要点 (1)基层清理
A.基层找平层做好后,找平层上应平整干净、无渗水现象;基层干燥,含水率小于9%,可用面积约1m2,厚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表面上,放置2~3h,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可满足施工要求。
B.基层表面应坚实具有一定的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要求抹平压光,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
C.阴阳角应抹成半径为50mm均匀光滑的小圆角。
D.穿墙管道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若有铁锈、油污应以钢丝刷、砂纸、溶剂等予以清理干净。
(2)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干燥后,用长把排刷把冷底子抽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涂,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进行下道工序。
(3)附加层施工
对所有角度小于135°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
层单侧宽度一般为250mm。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结构做500mm宽附加层。
(4)底层铺贴
A.在基层上弹出基准线,把卷材试铺定位。第一层卷材采用条粘法,第二层卷材采用满粘法。
B.条粘法:用高压喷灯把卷材和基层的夹角处(20cm左右)均匀加热,待卷材表面融化后把成卷的改性卷材向前滚铺使其粘结在基层表面上。熔焊火焰与卷材和基层表面的相对位置
C.卷材搭接缝施工
在热熔粘结搭接缝前,先将下一层卷材表面的隔离层用喷灯溶化,具体操作,由持喷灯的工人用抹子当挡板沿搭接线向后移动,喷灯火焰随挡板一起移动,喷灯应紧靠挡板,距离卷材约50~100mm。
D.卷材的搭接宽度为长边搭接150mm,短边搭接100mm,搭接缝的边缘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宜,然后用喷灯均匀热熔卷材搭接缝用小袜子把边抹好。
二层卷材使用满粘法。铺贴时,覆盖第一层卷材超过1/3接缝。 (5)施工要点
采用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A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B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卷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不得空鼓。
C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
D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E泛水收头应为密封形式,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4.成品保护
4.1施工人员应穿软质胶底鞋,严禁穿带钉的硬底鞋。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非本工序人员进入现场。
4.2防水上堆料放物,都应轻拿轻放,并加以方木铺垫。
4.3施工用的小推车腿均应做包扎处理,防水层如搭设临时架子,架子管下口应加以板材铺垫,以防破坏防水层。
4.4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在防水层上浇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作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施工机具如手推车或铁锨损坏防水层。
4.5施工中若有局部防水层破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防水层的质量。
5.质量控制要点
5.1对屋面防水层需要多次检查有无破坏和刺漏,特别注意的是:一旦被破坏,必须根据破损程序进行更换或修补,决不留下隐患。
5.2要强化作业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和技能,在施工当中,每时每刻都应注意成品保护。
5.3卷材与卷材的搭接缝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允许有皱褶、孔洞、翘边脱层、滑移或影响渗漏水的其他外观缺陷存在。
5.4卷材与穿墙管之间粘结牢固,卷材的末端收头部位,必须封闭严密。 5.5卷材防水层不允许有渗漏水的现象存在。 6.屋面防水层试水或淋水
屋面淋水或雨后检查,派专人负责,并检查有无漏水情况,若有漏水情况,应做标记,并返工修补。 (三)水泥砂浆保护层
1.工艺流程
招标高、弹水平线→清理基层→洒水湿润→抹灰饼→抹标筋→抹灰→养护 2.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3.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 4.铺设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隔离层。
5.抹灰饼:根据已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横竖拉线,用与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6.抹标筋:以做好的灰饼为标准抹条形标筋,用刮尺刮平,作为浇筑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
7.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有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养护)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房间应封闭养护期间禁止进入)。 (四)屋面排气管
排气管采用不锈钢管材,其上打直径ф10孔,将屋面排气孔连成整体。做到大小一致,外形美观。 (五)雨水管安装
安装雨水管随外沿抹灰架子由上往下进行,先在水落口处吊线坠弹出雨水管沿墙的位置线,根据雨水管每节长度,预量出固定卡位置,间距一般为1200mm,设在下面一节管的上端,卧卡子用水泥砂浆固定,不得打入木塞固定和固定在木塞上。雨水管若遇建筑凸凹时,应以钝角折弯连通,并在抗弯处加卡固定。 (六)屋面管道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应应留凹槽镶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密封;屋面排烟通道要求滴水槽宽10mm深10mm槽内棱角方正、光滑平整,滴水槽内阳角平直方正,滴水槽分色清晰无污染,棱角方正盖板与腰线做成鹰嘴且应明显;墙与管道相交部位做到清晰美观,穿墙管根部做水簸箕;屋面排水管每节接口处不少于1个管卡,管卡必须安装牢固,水落管距墙不应小于20mm,排水口距水簸箕不应大于200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