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疆国际大巴扎美食街,吾吾子羊羔肉、巴楚烤鱼、和田卤鸡、烤包子、面肺子……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非遗美食,香气四溢。
在新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项目中,蒸、煮、炒、煎、煲、熬、炆、焗、炸、炖等烹饪技艺,在各家各户、大小饭馆、酒店和众多的夜市里,精彩地演绎着。
古兰丹姆百年手工冰激凌店里丰富的配料。
5月24日,乌鲁木齐市和平南路,吾吾子羊羔肉店掩映在树荫下,虽然还不到午饭时间,已经有顾客在店里等着。
这是一家始于清末的百年老字号,羊肉烹饪技术前后历经5代人传承,做出来的肉嫩味美,声名远播。2009年和2010年,该店创制的新疆回族吾吾子羊羔肉烹饪技艺,先后被评定为乌鲁木齐市级非遗、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我们的羊肉好吃,一是用散养的草膘羊,且一般选重量15公斤左右的羊娃子;其次是即宰即煮,加工时用料简单,确保原汁原味。”传承人李敏说。
每天傍晚,昌吉回民小吃街上都热闹非凡。从开业至今,小吃街已历经16年,这里是全疆颇具知名度的特色美食,集中了如九碗三行子、油
糕、油香、油塔子等几十种传统特色小吃,一些店家、主厨更是美食烹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九碗三行子”自治区非遗传承人马学才一边展示制作技艺,一边向游客介绍:“九碗三行子里蕴含了昌吉独特的美食文化,在大街小巷都能见到。”
“2021年11月,小吃街入选了自治区第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我们在原有美食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餐饮产品,夜市还有文艺演出,希望游客们前来打卡游玩,玩得开心、舒心。”昌吉市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春焕说。
从“舌尖”到“心尖”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亮看来,特色非遗美食正逐渐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符号,承载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浓郁的乡情。
“八大碗”是巴里坤婚庆、重大节日招待尊贵客人时,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这项美食制作技艺在巴里坤乡村流传超过百年。2014年,“巴里坤八大碗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
八大碗。巴里坤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八大碗是巴里坤百姓百年来的美食技艺,在挖掘传承的基础上,八大碗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改良,至今仍受欢迎。”蒋晓亮说,近年来,随着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巴里坤县举办的各类文旅活动中,都有“八大碗”的身影,这项美食制作技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塔城市伊蔓树庄园洋婆婆食品坊里,卡巴克百里西、巴克拜百里西、托尔特、皮洛克等塔塔尔族传统糕点成为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再屯娜·卡里穆瓦是这些糕点的制作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