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课题申报: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个人申报

申报级别:务川中学

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是一种国际上最新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它的出现,是对沿袭几百年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陈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利用特定的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教学: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行为过程。

应用:操作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原则、方法、技巧与规律进行实践,使之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成效的一种行为。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关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课题与论文越来越多。比如:

(1)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黄斌胜2013年《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太原三十七中吉瑾2014年《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3)钟显添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发表《高中历史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策略探讨》

(4)刘红刚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发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5)赵志刚在《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发表《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历史教学》等。

这些论文大体上阐述了以下观点:

(1)交互式电子白板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2)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师生课堂互动和教学反馈提供实时有效的方式。

(3)怎样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

这些观点都是要求教师在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努力寻求其与历史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而对于怎样结合一节完整的课堂进行:如何备好课、如可上好课、如何去反思这节课缺乏实例论证。

(三)、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1)选题背景:近几年以来,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中小学已经引进并推广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它的使用的确可以创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育教的具体应用中,却存在着指导理念陈旧、学习主体参与性不强、应用课件缺乏交互性等,影响其功能的有效发

挥。

(2)研究价值: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要想让老师接受并乐于使用它,就必须对其教学优势进行研究,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能,同时也必须对其相应的白板课件的有效制作与应用的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一)、研究目标

整合务川中学历史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及县远教站的多方面资源,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学科中的有效应用,推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各个学科中的普及应用,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研究内容:

(1)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实践,明确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模式,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分析教学一线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硬软件的需求。

(2)通过骨干教师教学实践,总结方法和经验,研究历史学科教师灵活运用电子白板的有效模式。

(3)研究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共享与提高的方法与模式。

(4)研究电子白板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措施。

(三)、研究重点:通过骨干教师教学实践,总结方法和经验,研究历史学科教师灵活运用电子白板的有效模式并在学校推广。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

1、研究思路:本课题以一线教师、信息部门和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展开课题与教学实践、研究与交互整个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2、研究方法:本课题以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为指导,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与研讨等方式,按照计划---行动---反思---调整的思路,进行行动研究,同时采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按严格的科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教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5.08-2015.09)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进行广泛调研,确立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拟定实施方案。

(3)聘请课题研究指导老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和今后的课题研究作指导。

(4)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的申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10-2016.10)

(1)细化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标。(2015.10)

(2)召开课题组成员、课题实验学校领导以及教师代表参与的开题报告会,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2015.12)

(3)以问卷、访谈、深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对课题组所在地区学校进行调研。(2016.04)

(4)课题组中期自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形成并上报“课题研究中期自查报告”,接受主管部门的“中期检查评估”。(2016.07)

(5)针对“自查”、“中期检查评估”情况,深化课题研究。(2016.10)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10-2017.10)

(1)课题组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将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检查鉴定。

(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

果: (1)2009年,课题组负责人***撰写历史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趣》,发表在《教育评论与向导》。 (2)2015年4月,课题组负责人***成为务川自治县“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学应用实例培训”辅导教师。 (3)2011年2月课题参与人杨东撰写的《初中化学运用启发式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表在《教育研究论坛》。 (4) 2012年7月课题参与人***撰写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省教育学会竞赛三等奖 (5) 2013年7月课题参与人***撰写的浅谈高一历史预习重要性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省教育学会竞赛三等奖 (6)2015年4月,课题组负责人***成为务川自治县“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学应用实例培训”辅导教师。 (7)2005年课题参与人覃刚撰写的教学论文《中国史学与“正名分”思想》获省级教研论文二等奖。 2、主要参考文献: (1)潘小妮. 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17) (2)胡卫星,王洪娟.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的现状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5) (3)徐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石琴.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互动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5)邢郁.甘肃省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赵濮民.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09) (7)齐婧. 信息化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8)刘闯,陈娟.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10) (9)李长英.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小学电教. 2013(Z1) (10)何凯黎.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1(04) (11)张嫽.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应用[D]. 宁夏大学 2014 (12)万华丽.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13)王伟. 新课程背景下亚非拉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现状分析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4) 张琦.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西南大学 2006 (15)车双艳.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6)张晓婕. 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7)徐斌.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践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8)孙倩.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课例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9)唐金彬. 新课程理念下创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3 (20)陈玲. 身临其境 乐在其中[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1)课题负责人覃琼,系中学二级教师,务川中学历史组备课组长,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曾撰写历史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趣》,发表在《教育评论与向导》;参加了课题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研究;2015年4月,成为务川自治县“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学应用实例培训”辅导教师。 该课题主要参加者共3人,其中高级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一人,主要是中、青年教师组成。均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既有学科备课组长,还有信息技术支撑、班主任等。全部学历都是本科以上,学历、职称、年龄搭配合理。 (2)主要参与者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组长: 覃琼36岁,务川中学历史教师、备课组长 学士 中教二级 历史学专业 副组长: 谢淑霞31岁,务川中学历史教

师 中教二级 历史学专业 成员: 杨东34岁,镇南中学化学教师 中教一级 化学专业 覃刚44岁,务川中学历史教师、副校长 学士 中教高级 历史学专业

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课题研究条件: (1)我校是首批“贵州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本课题研究也有副校长的参与,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物质、师资和政策上的保证。 我校是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在办学水平评估过程中,课题研究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积累了课题研究的经验。 (2)本课题研究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使用或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本课题组能独自完成。 (3)我校有教师图书馆和学生图书馆,内有藏书80万册;其中订阅《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50余种报刊;我校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并开通互联网;我校加入金太阳网校,依托贵州数字图书馆,与多家教育研究机构、教育报刊有业务联系,资料充足。 2、完成

课题的教师支撑: (1)覃琼,历史学科备课组长,印天交互式电子白板“历史学科”辅导老师。 (2)谢淑霞,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印天交互式电子白板“历史学科”辅导老师。曾多次发表论文。 (3) 覃刚,务川中学副校长,历史学科高级教师,曾发表了:中国史书“十五”难;解答历史主观性试题三环节;中国史学与“正名分”思想等。 (4)高方银老师,务川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务川教育局远教站站长,曾多次负责课题的研究。 3、课题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申报单位—贵州省务川中学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培训、调研费(500元);专家咨询费(500元);资料费(1000元);成果奖励费(1000元);其他费(1000元)。合计4000元。 4、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研究人员分工如下: (1)覃琼: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实施及技术指导,参与每一阶段的具体研究和资料收集、课件的制作、整理,对阶段性的成果编写报告,对课题的最终完成负责。 (2)谢淑霞:课题组副组长,负责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培训,组织各参与教师的课件制作。 (3)覃琼、杨东:负责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与教学的有效整合。 (4)覃琼、谢淑霞、杨东,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实施中的课堂实录。 (5)谢淑霞、覃刚: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评价报告,并写出结论性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