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 郑 华(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客观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必然要与环境发生联系和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与否,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是受当前还未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许多新因素,它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客观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必然要与环境发生联系和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与否,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是受当前还未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许多新因素,它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优化社会人文环境
1、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国际组织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但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基础,而且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各种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和不同的社会生存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社会、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同时,还必须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调查结果警示我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信仰危机、理想信念模糊、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道德滑坡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使大学生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和信心,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任务,引领他们把个人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日常教学计划之中,积极探索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二、完善学校内部环境
1、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而且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转化为环境中大学生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
2、建设高校的育人环境
教师是塑造年青年一代思想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加强教师理论素养,
真正发挥教书育人功能。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海人不倦。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本专业最新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全局,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科学的回答,着重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有深度和广度,才更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以及感染力,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三、创建优良的学生认知环境1、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家庭教育是否良好,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还要注意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为子女做出表率,积极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和荣辱观,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2、加大网络监管的力度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基本上都熟悉电脑,热衷于网上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他们更喜欢通过博客、QQ聊天、BBS及论坛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对于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好奇性强、自控力差,在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首先,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杜绝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要加大宣传合理利用网络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高对黄色网站、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四、结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直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找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不合法问题;然后针对薄弱点,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比较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项目来源:佳木斯大学2013年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类别:重点项目,项目名称:高校学生性教育中多元化性取向现状的认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KA2013-031
【参考文献】
[1] 廖晓衡.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 重庆大学学报, 2011(06).
[2] 贺幸平. 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J]. 武汉大学学报, 2009(05).[3] 吕会霖. 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教育周刊, 2010(08).
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