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w cut stick show Teaching contents :1、教授制作面具的英语单词及步骤 2、介绍万圣节文化
Teaching aims :1、学生能了解万圣节文化知识
2、学生了解相关英语单词并能制作出漂亮面具 Tools: 卡纸、剪刀、水彩笔和铅笔、 双面胶、丝带。
Section 1 小学段:(启蒙、SK、预备级教动词:draw、cut、stick、show,预备级以上班级教以下短语)
T: children, do you know what day is it today? Yes it`s halloween day. So what can we do in halloween .we can eat candies ,make a big lattern or make a beautiful mask. Do you want to make a mask by youself? Ok!let`s do it by ourselves. 8-10` ) Step1 Phrase :
1 : draw a picture
Pre:first,let’s draw a nice “face” on your paper.ok?look at me and listen.(老师示范并输音8-10次)
Pra: read after teacher . game:排山倒海 Pro:Fast gun. 2: cut the paper
Pre: and then you let’s cut the shape of the mask.(示范并输音8-10次) Pra: read after the teacher. game: blow the balloon Pro:butterfly 3: stick the paper
Pre: now let’s stick the paper together. Pra:read after me .game: passing voice Pro:1,2,go
4:show your mask
Pre: finally , let’s wear the mask ,and show your mask. Pra: read after me . gme: finger game Pro:go.go.stop
初中同步及新概念中学班将以上步骤改为:万圣节的来历说明(视频或文字说明) 提问:?
18-20` )Step2 :将全班分成3人一组制作面具:ok ,boys and girls ,let’s do it in groups now,everybody please take out your papers and scissors,and do it by the steps.(T在让S做的同时,分别给S拍照)
5 -10’) step 3 :Show time:(T将此部分拍摄成视频,供学期家长会时使用)
背景音乐:bad romantic 展现形式:走秀 评比方式:投票选举
名次设置:前三名,每一名次一组(无并列名次) 第一名:10颗星 第二名:7颗星 第三名:4颗星
优秀(剩余组):2颗星
Step4 closure:
Lisa:准备好糖果,及装糖的盒子(盒子要美化包装,展现节日氛围)、老师使用的面具 老师2人:在周末不同时段的第1节下课5分钟后开始进行,发放糖果给每个班级的学员,2人一组带上漂亮的面具分别发放给两组学员,在发糖果时学生要说:“Treat or trick”,可以进行小PK,看哪一组说的最好,哪一组最先发完糖果等。
周六上午8:30:Vicky&Tracy 周六上午10:30:Vicky&Maryia 周六下午2:30:Echo&Daisy 周六下午4:30: Jane&Donna
周六晚上6:30:教务组成员&Vicky 周日上午8:30:Matey&Coca 周日上午10:30:Leasy&Vicky 周日下午2:30:Maryia&Sally 周日下午4:30:Eileen&Sherry
请以上老师提前做好时间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附件:
万圣夜(Halloween)
一、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二、万圣节习俗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是英语世界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北美、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璜,诸如各式鬼怪 呀、南瓜灯呀、还有黑猫以及巫婆的扫帚之类;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 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k)” 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
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不请客就捣乱(不给糖吃就捣乱)——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要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每家都要在每口放很多南瓜灯,如果不请客(不给糖) ,孩子们就踩烂他一个南瓜灯。 雕空南瓜做面具
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1、 Halloween 的 英语全写形式: 2、 万圣节前夜时间和万圣节时间 3、 万圣节流行地方:
4、 万圣节可以有哪些装饰房间? 5、 万圣节孩子们讨糖时要说什么? 6、 万圣节孩子们要制作什么? 7、 南瓜灯又称之为什么? 8、 Jack灯来源是什么? 9、 万圣节流行的游戏?
10、如果不给糖,孩子们会做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