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施工现场中,工作面沿边无围护设施的,或者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800mm(低于一般人体重心高度)时,此时的高处作业称临边作业,必须设置临边防护,否则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为此,第3.1.1条例举了应该设置临边防防措施的施工部位和方法。
②第3.1.3条对临边防护栏杆的作法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防护栏杆的作用是防止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站立和下蹲作业)的坠落,故设上下两道横杆。其作法必须保障意外情况身体外挤时(按1000N外力)的构造要求。当特殊情况考虑发生人群拥挤或车辆冲击时,应单独设计加大栏杆及柱的截面。另外,考虑作业时,可能由于人体失稳,脚部可能从栏杆下面滑出或脚手板上的钢筋、钢管、木杆等物料滚落,故规定设置档脚板,也可采用立网封闭,防止人员或物料坠落。
③第3.1.1条四款中规定,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主要指有可能造成落物伤害的地面人员密集处。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井架及外用电梯的地面进料口以及距在建施工的建筑物较近(在落物半径范围以内)的人员通道的上方,应设置防落物伤害的防护棚。
2、相关规定
第 1 页 共 6 页
本规范第3.1.2、3.1.4条规定了当采用不同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时的最小截面要求和计算方法。 3、注意事项
①临边防护栏杆可采用立网封闭,也可采用底部设置挡脚板两种作法。当采用立网封闭时,应在底部再设置一道大横杆,将安全立网下边沿的系绳与大横杆系牢,封严下口缝隙。
②临边防护栏杆不能流于形式。一些工地采用了截面过细的竹杆,甚至采用麻绳等材料;也有利用阳台周边栏板的钢筋代替防护栏杆,但有的高度不够,有的钢筋也未作必要的横向连接;一些框架结构的各层沿边,只设置一道大横杆,既无立网防护也无挡脚板等极不规范,虽然作了临边防护,仍然存在事故隐患。
③当外脚手架已采用密目网全封闭时,脚手架的各作业层仍需设置挡脚板。因脚手架的作业层宽度小,人员作业、材料存放、材料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与立网相碰撞的情况不会避免,设置挡脚板增加了安全度,避免将立网撞破或因立网连接不严而导致的事故。 ④当临边防护高度低于800mm时,必须补设防护栏杆,否则仍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凡施工过程中已形成临边的作业场所,其周边要搭设临边防护后再继续施工。
②临边防护必须符合搭设要求。选用合格材料,符合搭设高度,
第 2 页 共 6 页
且满足上下两道栏杆,或采用立网封密或在下部设档脚板的规定。 ③有一定的牢固性,选材及连接应符合要求。
④对采用外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脚手架外排立杆用密目网封闭;对采用里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建筑物外侧周边搭设防护架,防护架与建筑物外墙距离应不大于150mm,用密目网封闭。 ⑤防护棚的搭设除应牢固外,其搭设尺寸还应满足上方落物半径以外的要求。 2、检查
①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建筑物各楼层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
②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阳台等凸出部位的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
③对各种临边防护的搭设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网封挂是否严密,安全网质量是否有合格证。
④检查搭设的防护棚是否具有防落物伤害的能力,包括防护棚的选用材料和搭设的防护面积。严禁防护棚上面存放物料。 第3.2.1条、第3.2.2条4、6、8、9款 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洞口作业是指人在洞口旁的高处作业,当无防护设施时,有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危险。第3.2.1条例举了各种形式的洞口和应该设置不同防护设施的作法,这些洞口作法都是总结建筑施工过程中
第 3 页 共 6 页
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故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要求和作法也是针对洞口特点及施工现场经常采用的有效作法。电梯井除应在井口设防护门外,井道内架设平网也是必要的补充防护措施,安全平网的最大冲击高度为10m,故规定两层平网的间隔不大于10m。
②第3.2.2条各款中比较具体的规定了,根据洞口的情况可采用加盖板、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等措施。较小的洞口可采用定型盖板,较大的洞口张挂平网(防止落人),同时四周设防护栏杆阻止人员靠近。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为防止被压坏,其盖板应有足够的牢固性。 2、相关规定
本规范第3.2.2条1、2、3、5、7款各项内容,同样是对洞口防护的有关规定。 3、注意事项
①洞口的防护措施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和进行固定。一些工地洞口防护措施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预先设计,而是在施工过程中随意采用现场材料如脚手板、竹笆等材料覆盖,由于对脚手板无固定措施而移动或被挪用,产生了新洞口,或竹笆强度不够起不到防护作用,虽有措施,仍然会发生事故。
②较大孔洞可采用双层平网(或一层平网一层密目网)即阻止人体坠落也对物料坠落有一定的防护,但不能只用密目网(立网)代替平网使用。平网必须沿洞口周边系牢,以承受物体坠落时的冲击荷载。
第 4 页 共 6 页
③采用栅门做竖向洞口防护时,应注意栅网格间距不大于15cm,并于底部设挡脚板。井道内设置的平网防护,不能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代替平网。
④应注意规范规定了当平面洞口短边大于2.5cm时,就应按要求进行防护,以防止钢筋、石子、钢管等坠落伤人。
⑤洞口的各种防护措施安装后,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并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发现有变化及时维修,许多事故的教训说明,动态管理非常重要。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建筑施工中会有各种情况形成的洞口,如因安装设备、管道、电梯等需要预留洞口和由于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临时洞口等,都要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预先设计洞口的防护设施,包括制作及安装固定的方法,安装后要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变动及时修理。
②避免预先不考虑、不设计,当遇洞口时随机找材料覆盖、遮挡的作法,由于随意性会造成材料及安装方法有隐患,从而带来不安全。同时防止认为洞口防护是临时性的措施而无人维护无人负责,以致防护措施被变动产生隐患无人发现。 2、检查
①对洞口的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护使用的材料,二是安装方法。例如采用平网防护,一是平网必须合格,二是四周确实挂牢,
第 5 页 共 6 页
当有100Kg荷载自10m高坠落时,网必须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如果采用盖板,同样应进行固定。
②有些工序如吊装作业,因施工工艺会形成临时性的洞口、临边,这些防护措施必须随施工随进行搭设。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