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届高考地理状元梦工厂能力提升练习人文地理卷:专题(4)城市等级体系与城市化

来源:九壹网
1

专题(4)城市等级体系与城市化

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2.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答案:1.A; 2.D

解析:1.读图,人口倒挂区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材料说明以从事制造业为主,所以第二产业发展迅速,A对。高档住宅集中区一般与文化区靠近,距工业区远,B错。根据图例,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为主,C错。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D错。

2.环境承载力与当地的资源、经济水平、技术等有关,与人口倒挂无关,A错。城市化水平提高,与人口倒挂没有必然联系,不能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B错。人口倒挂,说明劳动力不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劳动力人口少,才有大量劳动力迁入,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D对。

区域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反映的主要问题。

2

1

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 读图完成3~4题。

3.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4.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 A.逆城市化现象 B.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 D.农业人口增加 答案:3.C; 4.A

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此后,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1

5.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 A.人口过于稠密 B.就业机会较少 C.道路交通拥堵 D.生活成本较高

6.潮汐车道的设置,可以( ) A.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 B.有效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 C.解决交通拥堵的城市问题 D.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答案:5.D; 6.A

2015年5月24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沙工厂正式建成投产。该厂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通过大量使用机器人焊接和测量,上海大众的车身车间自动化率可达到85%。夸张一点说,即使关着灯,也能生产,业内人士将这样的场景称为“黑灯工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黑灯工厂”出现后,受影响最大的是(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市场导向型工业

8.“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 ) A.推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 B.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C.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D.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答案:7.C; 8.A

“城市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2015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及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

2

1

完成下列小题。

9.对2015年图中我国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兰州在省内的经济地位最重要 B.哈尔滨是人口首位度最大的省会城市 C.济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全省最高 D.南京的政治文化职能在全省更加突出

10.对武汉市二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首位度持续上升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C.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 D.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趋于稳定 答案:9.C; 10.C

1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2

1

时间 平均气温差/℃ 1月 5.2 2月 6.0 7月 5.4 10月 全年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2

1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变化图(图甲)和北京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乙)。

(1)说出图甲、图乙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1949~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 环境污染加剧等。

(3)1949~1958年:政治中心的确立;医疗条件的改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量大。

1998~2008年:就业机会多; 经济收入高; 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