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工程-##市##县##水厂工程系##县鱼栏嘴水利工程的配套工程。工程近期建设内容包括:
5万m3/d净水厂一座,厂址位于##县城郭家祠堂背后的小山坡上,用地面积3.3ha(含远期用地)。
1.2.##市##县##水厂工程设计由##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
1.3.高程系统:本工程均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建设建筑场地海拔高度约为293~310m。 1.4.水文条件
气候与气象:该工程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8.7℃,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6℃,无霜期344天,平均年降雨量107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56.7小时。在云贵高原气候的影响下,常有伏旱、暴雨、冰雹及绵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工期要求:合同工程总工期六个月投入正常使用。 2. 工艺简介
##市##县##水厂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格栅进水 - 斜管预沉池→网格反应 - 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城市管网
2.1. 取水构筑物及原水原水输水管渠由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
2.2.格栅—预沉池
格栅间和预沉池合建。远期设两组格栅—预沉池,每组分两个单元,每组格栅—预沉池设计规模5万吨/d,每组格栅间平面尺寸5.5×6.4m,每组预沉池平面尺寸27.7×13.7m,预沉池池深5.47m。格栅间采用细齿耙式自动格栅除污机,栅条间隙5mm,栅前流速0.23 m/s,过栅流速0.6 m/s,栅后流速0.27 m/s。
预沉采用斜管预沉池。设计上升流速4mm/s,采用穿孔集水槽集水。斗底排泥,斗底设气动池底阀,并设反冲洗管。 2.3.混合反应-沉淀池
远、近期各设两组混合反应-沉淀池,每组分两个单元。每组反应-沉淀池设计规模2.5万吨/日,平面尺寸20.9×19.6m,反应池深5.62m,沉淀池深5.37m。
每单元反应池设一个管式静态混合器,流速1.2m/s,混合时间约2.5s。采用塑料网格絮凝反应池,每单元反应池共20格,分3级,一级空塔流速0.11m/s,二级空塔流速0.08m/s,三级空塔流速0.05m/s,共反应时间约15min。 采用斜管沉淀池,设计上升流速2mm/s,蜂窝斜管断面φ25mm,长1m。采用穿孔集水水槽集水。
反应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排泥槽,槽底采用穿泥管排泥,末端设气动角式快开阀,并设反冲洗管。角式快开阀的启闭由二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同预沉池的电磁阀一并集中设置在预沉池顶部排泥筏控制室。 2.4.气水反冲洗滤池
远、近期各设一组,共两组。每组分四格;每组设计规模5万吨/日。本次
设计滤料按均粒石英砂考虑,粒径0.8~1.0mm,滤床厚度1.4m,业主和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新型均粒滤料。单格滤池有效过滤面积77平方米,设计滤速7.5m/h,近期强制滤速10m/h,远期强制滤速8.5m/h。每组滤池平面尺寸34.94×19.2m,池深4.25m。
采用气水反应冲洗,气冲洗强度暂按151/s.m2考虑,水冲强度暂按4-61/s.m2考虑,表面扫洗强度暂按1.18/s.m2考虑,冲洗历时12min,工作周期48h。反冲洗参数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当调整。滤池主要控制阀门采用气动阀,由空压机供气。滤池气冲洗由鼓风机供气。 2.5反冲洗及自用水泵房
设三台反冲洗水泵,两用一备,每台泵流量约970m3/h,扬程约11m,容量45Kw。设三台鼓风机,两用一备,每台风量约42m3/min,风压68.8KPa,容量75Kw。设两台空压机,一用一备,每台泵流量约44m3/h,扬程约28mm,容量5.5Kw。反冲洗泵房前设吸水池和溢流堰。供反冲洗泵和自用水泵吸水。 2.6.清水池
设2座清水池,每座有效容积不低于3000m3,近期总容积不低于0.6万m3。设计水深3.8米,平面尺寸为42.7×27.7m,2座清水池近期一次建成。 2.7.加药间
加药间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平面尺寸8.4×22.5m。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最大三个月平均投加量按25mg/l考虑,投配浓度按5%考虑,设有3个溶液池,三台投加泵。
原水浊度在500NTU以下时,可只投加PAC,投加量控制在20mg/1以下;
原水浊度高于500NTU时,可考虑适当加大PAC投加量;当原水浊度在2000NTU以上时,PAC投加量可控制在25~30mg/l,同时投加1~1.5mg/的PAM。考虑到PAM的投加对出厂水质可能有影响,应严格控制投加量。 2.8.加氯间
加氯间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平面尺寸8.7×20.7m。采用液氯消毒。氯库可容纳6个在线氯瓶,可采用500kg或1000kg氯瓶,并设有电子秤。采用自动真空加氯系统,采用两台10kg/h加氯机,一用一备。设漏氯中和塔1台,处理能力500kg/h。设有强制通风设施和漏氯报警装置。 2.9.自用水系统 2.9.1.给水系统
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初沉池的主要作用如下。 (1) 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 (2) 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 (3) 对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
(4) 一定程度上,初沉池可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对水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质效果。减缓水质变化对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
(5) 有些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将部分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初沉池,发挥二沉池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可吸附更多的溶解性和胶体态有机物,提高初沉池的去除效率。
另外,还可在初沉池前投加含铁混凝剂,强化除磷效果。含铁的初沉池污泥进入污泥消化系统后,还可提高产甲烷细菌的活性,降低沼气中硫化的含量,从而既可增加沼气产量,又可节省沼气脱硫成本。 影响初沉池运行的主要因素
(1) 表面负荷 表面负荷增加,可影响悬浮物的有效沉降,使悬浮物的去除率下降,水力负荷率一般取0.6~1.2m3/(m2•h)为宜。 (2) 废水性质
新鲜程度 新鲜的污水沉淀后去除率较高,废水新鲜程度又取决于污水管道的长短、泵站级数等,此外缺氧的高浓度工业废水易于腐败变质。 固体物颗粒大小、形状和密度 废水中的固体物粒大、形状规则、相对密度大时沉降较快。
温度 废水温度降低、水中悬浮物黏滞度增加,例如悬浮物在27℃时比10℃时沉降快50%。然而水温高也会加速污水的腐败、厌氧发酵,出液的密度差减少,不利于颗粒物下沉,从而降低悬浮物的沉降性能。故应综合这两个因素并结合污水网管系统具体状况一起分析。
(3)操作因素 前道工序如格栅井或沉砂池的运行 状况可直接影响初沉池的运行。若前道工序运行不好会加重初沉池的负荷,并降低去除效果。 在二沉池污泥和污泥消化池的消化污泥进入初沉池的处理系统中,应特别注意使污泥均匀、稳定地进入。切忌间隙、冲击式投加,否则会使初沉池超负荷运行,腐化污泥数量亦大大增加,影响到固体的去除,并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