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江苏镇江)(解析版)

来源:九壹网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 倨傲 雄踞 ...B.募集 蓦地 暮色 ...C.摇曳 抽噎 呜咽 ...D.猝然 憔悴 荟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读音完全相同,都是yè。其他各项读音分别为:A:jū/jὺ/jὺ。B:mὺ/mò/mὺ。D:cὺ/cuì/c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悬涯 苦涩 故弄悬虚 B.玛瑙 婉转 循循善诱 C.诬篾 交卸 无精打彩 D.黯然 荒诞 自出新裁 【答案】B

【解析】B中没有错别字。A.悬崖、故弄玄虚。C.诬蔑、无精打采。D.自出心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踌著 调谢 妙手偶得 触目伤怀 B.牛犊 鲜腴 张目结舌 纵横决荡 C.婆娑 开恳 厌厌欲睡 连绵不断 D.燥热 联结 重峦叠障 俯仰生恣 【答案】B 【详解】

A.踌著——踌躇,调谢——凋谢;

C.开恳——开垦,厌厌欲睡——恹恹欲睡; D.重峦叠障——重峦叠嶂,俯仰生恣——俯仰生姿。 故选B。

4.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 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不足。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 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 A.吹毛求疵 随心所欲 B.无中生有 自得其乐 C.吹毛求疵 自得其乐 D.无中生有 随心所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C项正确,注意结合句子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无中生有:凭空捏造。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得其乐:自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5.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我 答应妞儿不讲出她的秘密, 妞儿走了以后,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我越想越不放心,忽然跑到妈妈面前,愣愣的问:“妈,我是不是你生的?”

A.虽然……可是 B.如果……那么 C.因为……所以 D.既然……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此题的前后分句明显是转折关系,所以填A项。 6.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④①③

【答案】D 【详解】

这是一个描写的语段,应先通读语句,把握语段的内容是写的降雨过程,找到总领句⑤,再找关键或者标志性的词语,②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代词,紧承⑤,按此法,抓住 ③“然后”,知道应为最后一句,雨是从空中降下,那么①就应在③前,④“她”应指“苗女”,如此,正确的排列出了语序:⑤②④①③。故选D。

7.对下列句子的语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清朗的夜空,群星闪耀。 ②星星离我们多远呢? ③这样“寂静的春天”是多么可怕啊! ④请勿打扰春天! A.陈述、疑问、感叹、祈使 C.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气的分析。分析句子的语气,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句式。句①是对环境的描写,属于陈述句,应读陈述语气;句②是疑问句,读出疑问语气;句③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读出感叹语气;句④“请勿……”属于祈使句,应读祈使语气。据此分析应选A。

8.《小王子》中,“我”在六岁时画了自己的第一幅图,是一条蟒蛇正在消化大象;可大人们看了,都说“我”画的是( )(2分)

A.一座小山 B.一个篮子 C.怪模怪样的东西 D.一顶帽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小王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9.《西游记》中,黄眉老怪在小雷音寺抓住唐僧师徒是为了( )(2分) A.吃唐僧肉 B.和唐僧成亲 C.代替唐僧去取经 D.向孙悟空报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

B.感叹、疑问、陈述、祈使 D.陈述、疑问、感叹、感叹

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10.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4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莺,啄。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7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本诗的颔联是描写钱塘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形容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赶不上,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由衷的_____之情;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温暖和_______,难怪这些小生灵要“争”。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_______,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3分)

1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2分) 13.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行不足”? (2分) 【答案】

11.第一空:喜爱。第二空:宝贵。第三空:衔泥筑窝。

12.纷繁的野花竞相开放,渐渐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13.令人百游不厌、流连忘返(意思对即可)。 【解析】

1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情感和内容的理解。读懂诗句内容是填充的前提。第一空,“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由衷的喜爱之情;而空,“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温暖和宝贵。三空,“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啄”的目的是衔泥筑窝。此题不难,根据文意和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12.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描绘出来。 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13.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后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太守。(诩)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贼由是败散。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羌,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②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③陈,同“阵”,列阵。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杂然相许(___________)《愚公移山》 .(2)上自劳军(___________)《周亚夫军细柳》 .(3)既到郡(____________) .(4)贸易衣服(___________)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赛助》 (2)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16.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虞诩的“将帅之略”?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

14. 赞同 慰问 已经 交换(更替)

15.(1)所以君子要么不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2)敌军人数多,我们兵少,慢慢行军就容易被追到,快速进军对方就无法预测。

16.(1)虞诩采用增灶的方法让敌人不敢逼近;(2)虞诩用小驽诱敌,再用强弩毙敌,让敌人震惊。(3)虞诩采用交换衣服的办法迷惑敌人认为守军人数众多。(4)虞诩采用速进的方法让敌人无法预测 【解析】

14.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既”意思是“已经”,“易”意思是“交换”

15.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故,所以;徐,慢慢地;易,容易;测,预测,估测。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阅读全文,了解大意,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虞诩用增灶一倍的方法,让敌人以为兵力增多而不敢追;第二段中的“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先以为失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一句,可见他用小驽射敌的方式诱骗敌人;“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则又采用交换衣服的办法,让敌军以为守军人数有很多。这三个方法都体现了虞诩具有将帅之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选自《后汉书》 作者:范晔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太后听说虞诩有将帅之才略,升任他为武都太守,虞诩率兵日夜兼程赶路,一昼夜行进二百里,并命

令部队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兵见此情形而不敢逼近虞诩部队。有人问道:“孙膑围魏救赵时是采用逐日减灶之法欺骗魏军的,而您却是用的逐日增灶之法;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走了二百多里。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说:“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慢慢行军就容易被追到,快速进军对方就无法预测。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者所用战法之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虞诩到达郡府以后,兵员不足三千,而羌军有一万余人,围攻赤亭达数十日。虞诩便向部队下令,不许使用强弩,只许暗中使用小弩。羌人误认为汉军弓弩力量微弱,射不到自己,便集中兵力猛烈进攻。虞诩于是命令每二十只强弩集中射一个敌人,射无不中。羌军大为震恐,纷纷退下。虞诩乘胜出城奋战,杀伤众多敌人。次日,他集合全部兵众,命令他们先从东门出城,再从北门入城,然后改换服装,往复循环多次。羌人不知城中有多少汉军,于是更加惊恐不安。羌军从此溃败离散。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小题。(13分)

“时光胶囊”里藏了什么

①据《自然》杂志报道,不久前,科研人员把一根不锈钢管埋在了北极地区的一座岛上。这根藏于地下5米、长60厘米的不锈钢管可以在地下保存逾50万年。埋藏它的科学家希望在遥远的未来,在经历地质隆起、海平面上升和海蚀作用后,这根不锈钢管能够重见天日,发挥“时光胶囊”的作用。

②这个“时光胶囊”里,装有一块45亿年历史的陨石碎片、冰岛火山喷发产生的玄武质熔岩,人类、鼠、三文鱼和土豆的DNA干样本、一只包裹在树脂中的蜜蜂、植物种子,以及手机、信用卡、一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等。这些物品,分别对应着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地质的理解、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当今科技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生活的日常等方面。其目的是“希望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个纪念”,并向未来的发现者展示这个时代的科技,包括人类“对自己所处星球的自然历史和生命演化的认识”。

③这并非人类首次设计“时光胶囊”并向遥远的未来文明传递信息。40年前的1977年,随着两艘“旅行者”飞船升空的旅行者金唱片中,就包含115张图片、歌曲、自然音轨和口头问候,希望获得唱片的地外生命能读懂这些信息。有关时间旅行、星际探索的话题总能勾起人的遐思,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始终驱使着人们探寻生命的源头、探求文明的未来,并渴望被理解“我们是谁”,这也正是人类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最基本需求之一。

④在看来只能购买单程票的时间旅程中,为未来留下一条意义深远又独具创意的信息,让科学家们挖空心思。不过,试想未来某一天,这个“时光胶囊”如果真的被发现,而且发现者解读上面的信息后露出

会心一笑,那么,不管多么费尽苦心也都值得。

⑤古代的人们用壁画和制作的简单工具等不自觉地传递远古的信息,也被动地在现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下显露着那时的生存状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我们制作“时光胶囊”或是发射星际飞行器,跨越更遥远的时间,超越以光年计的距离,主动用“技术化石”呈现这个时代的文明和文化,这也意味着人类对自己的当下发展更有信心。

⑥因此,小小的“时光胶囊”恰恰是人们致力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不凡成就的重要见证。只要人们的好奇心不减,探究未知的勇气不少,会有更多更新更具科技含量的“时光胶囊”被制作出来并等待未来的开启,使未来的发现者足够清晰地了解“我们是谁”,促成穿越时空的握手。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进步本身就是最好的“时光胶囊”,值得我们不断去追求和刷新。

(选自2017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作者余建斌)

17.通读全文,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时光胶囊”?请用简要概括。(2分) ....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人类制造“时光胶囊”有什么目的?(4分) 19.根据文章简洁概括“时光胶囊”有哪些特征。(3分)

20.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小品文,语言具有生动性、准确性的特点。请结合下列语句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4分)

在看来只能购买单程票的时间旅程中,为未来留下一条意义深远又独具创意的信息,让科学家们挖空心思。 【答案】

17.不锈钢钢管 @ 旅行者金唱片

18.为这个时代留下纪念;向未来者展示时代科技和对历史及生命的认识;探寻生命的源头;探求文明的未来;并渴望被理解“我们是谁”.

19.能久远保存;含有时代文明和文化信息(向未来文明传递信息);自觉主动的创造.

20.(1)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过程比喻成“购买单程票”的旅程,这样的说法使抽象的时光流逝过程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旅程,具体可感,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生动性的特点。或分析(2)“只能”表明没有其他选择,准确表达了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本文介绍了不锈钢钢管和旅行者金唱片。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简单的概括。从第三自然段的结尾处就可以找到相关的目的。

19.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可以概括为:能久远保存;含有时代文明和文化信息;自觉主动的创造。

20.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题干的要求,在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最好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说出该词运用好的原因,然后答出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结合比喻的修辞方法和重点词语“只能”来分析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8分)

三年级往事 路 明

①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妈生病了,先是躺在镇卫生院的病房挂盐水,后来转院去了上海。上海的医生说,发现得早,没什么大问题,但要开刀。

②我懵懵懂懂,并不觉得担忧或是哀伤。我妈不管我了,这是一件好事情。以前都是我妈爬起来给我做早餐,她去上海后,我爸每天早上给我一块钱,让我自己去买早点。九十年代初的一块钱可以买很多东西,肉包子三毛钱一个,菜包子和烧麦两毛钱一个,豆浆一毛五分一碗,小笼包八毛一笼,要是加一点,一块五毛钱,就可以买一碗加了雪菜的咖喱牛肉面,牛肉切得很薄,铺满整个碗口,只有十字路口的“北方饺子馆”卖这种据传是上海风味的面。

③剩下两顿饭去爷爷家吃。放学后,我不用写作业了,牵了爷爷家的草狗到处瞎逛。爷爷有个邻居是自来水厂的职工,每次看见我都会说,啊呦,今朝又过来骗饭吃。我咯咯乱笑,觉得“骗”这个字用得很高级。晚饭后,我爸来接我回家,我坐在他自行车后面,上桥时跳下来一路小跑,到了桥顶再跳上车。我爸是高中部老师,他上夜自修的时候,我就自己回家,脖子上挂着钥匙,一路晃荡晃荡。回到家,溜到爸妈房间偷看一会电视。至少要在我爸回来前十分钟关电视,不然我爸一摸,电视机壳是热的,那么我就要挨打了。

④周末,我爸去上海陪我妈,我彻底自由了。爬树打鸟,下河摸虾,跟一帮野孩子玩打仗,折根竹子当青龙偃月刀。我爸给我的早点钱通常能省下一半,到游戏机厅打三毛钱一个的铜板,打完了站着看别人打。直到我爷爷找到游戏机厅,揪着我的耳朵回去吃饭。我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字,我想,原来是这个意思。

⑤一天中午,我吃了饭早早到学校。教室里没几个人,我有点百无聊赖。咸菜瓶问我,你怎么来这么早?

⑥咸菜瓶大名严彩萍,吴语“咸”“严”不分,到后来,连老师都叫她咸菜瓶。咸菜瓶拖两根鼻涕,坐在最后一排,长得比我还高一头,成绩长期在倒数几名徘徊。我跟她平时不怎么说话,有个老街的纨绔子弟教育过我,我们“街上囡”就跟“街上囡”玩,不要跟“乡下囡”玩。

⑦我懒洋洋地回答,我妈去上海了,家里没人呀。 ⑧你妈干嘛去上海?她生病了……你妈死了。

⑨我清清楚楚地听见她说出这几个字,我明明白白地看见她的嘴巴一张一合。咸菜瓶歪着头,挑衅地看着我。

⑩我脑子“嗡”的一声,血涌上来。我走到咸菜瓶面前,朝她脸上用力一拳。

她低头擦了一把鼻子,手上沾了鼻血。咸菜瓶的脸上闪过疼痛,愤怒,还有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个弱不禁风的“街上囡”,居然敢先动手。

拳头雨点般地落在我身上。我也发了狂,扑过去拳打脚踢。 几个同学跑过来,连拉带拽分开了我们。 猪猡,我骂道。

你才猪猡,她对我怒目而视。

我抓起她的铅笔盒,扔到楼下。她冲过来想抢我的书包,我死死地拽着书包带。课桌掀翻了,两个

人滚到地上。在场的同学惊呆了,在此之前,没见我打过架。

办公室里,班主任坐在一杯茶后面。有目击者汇报,是我先打的人,这一点毫无疑问。 班主任问,为什么打人?她骂我。 骂你什么?

我低下头,不说话。

说呀,班主任不耐烦了,他用圆珠笔敲敲桌子,赶紧说。 她骂我妈。 骂你妈什么?

我死死地咬住嘴唇,一言不发。哪怕是小孩子,也会有这种说不清的忌讳吧。我不愿重复那几个字,

仿佛那是一句可怕的符咒,说出来就会变成现实。

班主任显然对我的强头倔脑很不满意,骂你你就骂回去啊,干嘛动手打人,还把人家打出血了……

罚你做一个礼拜的值日,从今天开始。他不耐烦地挥挥手,出去吧,都出去。

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留下我一个人翻凳子,扫地,倒垃圾。泪水滴到地上,溅起一小团尘埃。 咸菜瓶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她一把抢过我的扫帚,要扫地。 我抢回来,她又要来抢。我擦擦眼睛,对她说,滚。

她愣了一下。我又说了一遍,滚。她的脸涨得通红,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出来。她一跺脚,转身

走了。

晚饭后,我爸来接我,他已经听说了我打架的事情。 你干嘛跟她打,我爸叹气,严彩萍是个没妈的孩子。 啊,我惊异地抬起头。

你不知道啊,我爸说,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生病死掉了,她爸后来又讨了个女人,听说经常打

她。对了,她骂你什么?

(《文汇报》2017.12.7)

21.第②段中“我妈不管我了,这是一件好事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述对我来说都有哪些“好”事情。..(3分)

22.第③段中:邻居“每次看见我都会说,啊呦,今朝又过来骗饭吃。我咯咯乱笑,觉得‘骗’这个字用得很高级。”邻居为什么“每次”都这么说?当时,我为什么觉得 “骗”这个字用得很高级呢?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3分) ..

23.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表达的情感及作用。(4分) .....

我清清楚楚地听见她说出这几个字,我明明白白地看见她的嘴巴一张一合。 ........24.试分析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抢”字分别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她一把抢过我的扫帚,要扫地。 .我抢回来,她又要来抢。 .

25.试分析文章结尾最后一段有何好处。(4分) .. 【答案】

21.①早晨,有钱买早点。②放学后,去爷爷家“骗”饭吃,还能牵了狗到处瞎逛。③晚饭后回家,可以偷看一会儿电视。④周末,“彻底自由”,还能用省下的钱打游戏。

22.邻居每次都这么说,是因为看到这孩子没了母亲的管束,每天蹭吃蹭喝、游手好闲,所以常常善意地嘲弄一下,亦是提醒。当时“我”之所以觉得“骗这个字用得很高级”,是因为:①得意:每天贪玩混日子,白吃白喝,无所事事。②无知,不懂事:没有听出邻居的用意,更没把母亲的病放在心上。

23.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出了严彩萍的话听来分外清晰、刺耳,深深刺激了“我”(写出“言语刺耳”之意即可得分)。②预示了我的愤怒与冲动(写出“愤怒”即可)。③为下文我和严彩萍打架做铺垫(意思对即可)。④这激发了“我”内心潜藏的对母亲的关心和依恋(意思对即可)。

24.严彩萍的抢是她后悔的体现,她意识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正戳中我的心事,她懂“我”此时的焦急与担心,她想用这样的举动表达愧疚和沟通的心愿。“我”抢回来是因为感到委屈,内心仍充斥着愤怒,不愿与她和解,是一种得理不饶人的心态。

25.①与前文“街上囡”和“乡下囡”的隔阂相呼应;②交代严彩萍的悲惨身世,揭示她说出那句话的背后原因;③以父亲问句结尾写出我的无言以对、深深的后悔;④以及我此时对严彩萍的真正理解与同情;⑤促使读者对如何与弱者交流、相处进行反思。 【解析】

2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能力。答此题一定要看懂上下文的情节。2段写“我”有钱买早点。3段写放学后,去爷爷家“骗”饭吃,还能牵了狗到处瞎逛。晚饭回家后可以偷看一会儿电视。4段写周末了,“彻底自由”,还能用省下的钱打游戏。

2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邻居用“骗”字,是善意地嘲弄,亦是提醒。提醒他不要一天天蹭吃蹭喝、游手好闲。而“我”觉得“骗这个字用得很高级”,是无知和不懂事的表现。具体表现在没有听出邻居的用意,没有把母亲的病放在心上。从“我”赞美这个词来看,也刻画了“我”得意的神情。当然这也是不懂事的表现。

23.试题分析: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内容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出了严彩萍的话听来分外清晰、刺耳,深深刺激了“我”。结构上,为下文我和严彩萍打架做铺垫。情感上:这激发了“我”内心潜藏的对母亲的关心和依恋。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24.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文字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她一把抢过我的扫帚,要扫地。” 严彩萍的抢是她后悔的体现,她想用这样的举动表达愧疚和沟通的心愿。“我抢回来,她又要来抢。”“我”抢回来是因为感到委屈,内心仍充斥着愤怒。答此题最重要的是要看懂上下文的情节,不要仅仅停留在对这个“抢”字的分析上,切忌断章取义。

25.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照应前文,点明主旨的作用。可分别从内容上,结构上,人物心理和性格的角度分析作答。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

三、写作(50分)

26.请以“冬日,适合读这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冬日,适合读这本书

寒风凛冽的冬是宁静的天堂,在寂寞中透出无言的凄凉。因为有书,难耐的寂寞有了寄托;因为有书,空虚的年华才会丰富多彩!最爱读书,盛爱冬日……

书籍,于我来说,已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书是良师,更是益友。它会陪伴着你走过一生的时光,它会让你受益匪浅,成为那个最完美的自己。手捧一本喜欢的书,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是多么的惬意。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生活变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迷宫中,有四个可爱的小生灵在迷宫中寻找它们奶酪的传奇故事。故事里的“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也可以是金钱、健康、自由……或许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片刻的安宁。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奶酪”,我们追求它,渴望得到它,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永恒的幸福和快乐。我们是追赶太阳的夸父,那心中的“奶酪”就是我们追赶的太阳。为了得到它,我们不辞辛劳,孜孜以求,哪怕是困难重重,哪怕是千难万阻。当然,我们不会渴死在路上。然而,一旦我们得到梦寐以求的“奶酪”,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依赖,我们害怕失去它,害怕别人来和我们争抢。这时,如果不幸失去它,我们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而感到痛苦和失落。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奶酪”,不要让它失去。

我喜爱这本充满智慧的好书,这本书会让你改变思考方法,让你成功地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让你知道如何来处理自己所处的充满变化的环境。行走在人生之旅,难免孤单寂寞。冬日里,就适合读这本书,让你在闲暇的日子里好好思考未来,规划自己的春天! 【详解】 审题指导:

(1)“冬日”既可实写,亦可虚写。实写可以写冬日特有的景致环境、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虚写可以从生活体验和成长经历方面考虑,比如挫折、坎坷、痛苦、失望、迷茫…… (2)“这本书”要指明是哪本书。

(3)“适合”是题眼。严寒的“冬日”适合读温暖的书,适合读吃货的书,适合读准备旅游的书……成长中有挫折的“冬日”适合读鼓舞士气的书,带来榜样力量的书,充满期望的书……

(4)写作中要讲明在什么样的冬日下,适合读哪本书,适合的原因。文中不仅要交代自己所处的环境或所经历的事情,而且要交代清楚“为什么适合”,即书中的人物、情节、某句话等是如何触动我的情感的。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