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小雅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使得枯燥乏味的传统作文教学过程变为丰富生动的写作尝试,真正从写作的每一个过程入手,优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网络;作文教学;开放性;多元化;交互性;共享性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初见端倪。资源共享的网络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文教学网络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人为搭建“网络平台”——专题作文网站,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实现全程性的思考与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弥补实体写作环境的“先天不足”。
1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写作素材
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我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有了互联网,学生还用得着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绞尽脑汁吗?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你可以来,我可以来,他也可以来,网络环境的创设,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网络的多元化,优化了课堂教学
网络的多元化,不仅使网络作文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放。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
记得在讲授《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我把资源网上的教案和课件都下载下来,但是,根据我对文章的理解,我觉得课件需要加以调整和修改,首先,关于图片,因为这首诗主题是借秋景抒情的,一地枯叶的杨树林给人萧条凄凉的感觉,所以我在此图片上键入“悲秋”两字;再找一些游子思乡的图片,我在此图片上键入“思乡之情”,这样就图文并茂了。由于图片的选择给学生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所以这个的主题,他们可以一目了然的感受到。其次,是内容的拓展,我又加了一些课外写作示范,《天净沙?秋思》课件中,叫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这样一来,经过增补、修改,我觉得很满意,学生上课的时候情绪高涨,学得也很轻松愉快。
为了便于教学,我总是把重大活动摄制下来,制成课件,在习作课上重播再现,唤起学生的回忆,在学生重温参加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景物(或活动过程)的描述和文章的章法结构上,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增强了,文章内容充实,谋篇布局都很具体,且有创新。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拔河比赛,首先播放了事先制作的拔河比赛的课件,播放前,我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说了大致经过后,又再一次展现课件,采用局部定格、定点,如排头的大力士、旁边的拉拉队等,这一次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画面的细节如人物的动作、神态、姿势等高度注意,这样,拔河的经过在学生头脑中变得清晰、完整、深刻,从而达到写得具体生动,而且有新意。
3网络的交互性,方便了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听得支离破碎,不以为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 由于学生的作文已经输入电脑,上课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同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的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对修改自己的习作就心中有数了。
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学生不但可以评改自己的习作,还可评改其他同学的习作,扩大了交流范围,同学间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提高了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学得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4网络的共享性,拓宽了作文发表园地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有了网络,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表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评价。我在网上开辟 “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如果学生的习作随着教师写上一两句可有可无的评语而画上一个句号,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就不难找到原因了。受到一位教授“成功教学法”的启发,我觉得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可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
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品,不必经过主编的审定、筛选、淘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自评互评等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基于网络资源下的作文教学,老师易教,学生乐写,已经走出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作文教学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