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网络打开作文教学之门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网络打开作文教学之门

作者:李志敏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1期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水平,体现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环节。从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的情况看来,写文章可能是大部分学生觉得最头疼的事。因此,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成了不少语文老师深感困惑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尤其是校园网络教学功能的提升,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此,我把自己近年来运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拿出来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传统作文教学之所以一提起就让学生头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信息资源太过贫乏。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活跃的思维常常因没有足够的材料资源供他们驱使而僵化,到头仍旧是人云亦云,毫无创新。仅这一点来说,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优越性就显而易见了。 我常利用网络资源,围绕作文内容,突破时空局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把一切原先不能直接搬进作文课堂的情境搬入课堂供学生感知。并以此导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与情境的对话、互动中产生完成作文的动力。或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态的录象资料,或展示优美生动的范文,把它们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例如我在让学生写作《家乡》时,就在网上搜了三篇同题作文,师生一起分析、体会三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上异同。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家乡有哪些不同于他处的风物?你对家乡的感觉如何?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训练,同学们明白了不同的家乡是不同的,同一个地方由于作者的心情不同家乡的味道也是有区别的。在此基础上再去写作,学生就有本可循,也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二、呈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网络作文教学可以把生活情境带入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学校生活的单一,社会实践的贫乏,阅读范围的有限,使许多学生对写作心生恐惧,每次看到作文题都绞尽脑汁,感到无从下手。而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进行写前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网络环境下,借助音乐、电影片段、实物展示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再现作文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集各种媒体形式优势于一身,能给学生以真实感。例如我在让学生写《我心中的XXX》时,就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人物头像,让学生认真观察人物外貌,抓住特征,进行写前练笔。许多同学观察细致,想像丰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然后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又播放了一段小品视频,让学生把屏幕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转化为语言文字,同学们发言极为热烈。这样的训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使文章生动传神,必须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细腻的描述再现当时场景。许多学生还能把学以致用,把刚刚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有效的提高了作文质量。 三、 运用网络评价,实现作文“教”“学”双赢

网络也为作文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传统作文评价基本上是由老师单方面进行的:老师逐篇批改,记录下作文批改中的优劣得失,在下次作文时进行评讲。这种方法能让老师较好的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但对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起的作用不大。怎样实现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赢?网络评价作文值得一试。网络环境下,建立自己的班级论坛,展开网上互评互改。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选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本次作文共性的典型作文以及网上收集的范文或教师自己的下水文,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互相交流,共同评改,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同学的作文、网上范文进行对照,取长补短。同时,在课后,借助网络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直接对话,将作文的评改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能把每篇文章的优点与不足分别彰显出来,让学生知道优劣,而且学生参与其中,对这些作品中的“亮点”一定印象深刻,便于取长补短。对于每次习作中的优秀作文,老师可以制成精美的动画来展示,在优美的图画和悦耳的音乐声中看到自己的文章显示在屏幕中,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总之,网络作文教学突破传统的羁绊,通过听、说、视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真正意义上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网络作文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初步运用信息资源写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作文教学改革。网络给现代作文教学增添一双无形的翅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更为精彩的作文教学之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