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姓
4、专工负责对本部门各岗位的危害辨识、评估,制定评估风险预控措施,下发到相应岗位,岗位人员负责执行预控措施。
名: 岗位: ( )
题目 总分 得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
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预案评审后,经企业主要
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
备案。( )
2、事故监测是指根据事故情
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
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
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 )
3、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在演习
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通常分为
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
1
5、根据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评估范围包括设备设施、生产工艺系统和职业
病健康。( )
6、企业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
化或者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可以
适时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修订。
( )
7、企业应组织开展对应急救
援队伍人员的专门技能培训,其
他人员应该自学应急救援的相关
知识。( )
8、企业做到有应急救援抢险
队伍,有应急预案及演练,有应
急物资储备及使用培训,就能满
足应急保障功能需要。( )
9、本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
备营救搜索被埋压人员能力时,可以请求集团公司总部组织开展营救工作。( )
10、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是为了划分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二、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遵循( )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A、工伤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
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2、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
2
四级,分别用( )标示,( )为最高级别。
A、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一级
B、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
C、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一级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
4、生产经营单位( )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负责人 C、区队(工段)长 D、班组长
5、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是( )。
A、应急预案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应急救援
6、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 )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
A、应急预案评审组
3
B、上级主管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7、应急预案的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形式评审、要素评审等,( )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A、内部评审 B、外部评审 C、形式评审 D、要素评审
8、( )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
措施的过程。
A、事故风险评估 B、重大危险源 C、应急资源调查 D、重大隐患
9、企业应当编制( ),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A、应急预案 B、作业规程 C、安全操作规程 D、应急处置卡
10、事故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而应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 )阶段。
A、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B、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C、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D、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4
11、( )分析法是从要分析特定事故或故障(顶上事件)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为止。
A、事件树 B、事故树 C、安全检查表 D、鱼刺图
12、存放零部件、备品备件等固体物资的仓库,不适宜采用( )灭火器。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13、现场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后,应该立即做的工作是( )
A、火情确认
B、报告企业安全负责人 C、通知人员疏散
D、拨打“119”报警 1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B、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C、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D、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5、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 )
C、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掌握安全疏散线路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
D、准确报告火警能力;使用消防器材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的能力
三、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制定应急预案时,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 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B、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
5
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3、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包括: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 检验预案、 、磨合机制、宣传教育、完善准备等。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8、电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
应在开展风险评估和 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 月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5、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规定,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 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6、本企业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联系电话号码是 。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
6
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 等内容。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构成。
11、厂区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小于__ _m。
12、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
练
形
式
分
为 ,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13、水电企业应根据现场实
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类、 、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4、水电站工作人员应掌握坠落悬挂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
业
、 相关知识和技能。
15、本企业的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是 。
三、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别简述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必须包含的要素?
7
2、在机电院办公楼内工作,
当发生火灾时,应如何处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