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属昆仑派拳术,全称“干枝五势落地梅花桩”,简称“梅拳”,隶属道教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四大古老拳种之一,迄今已传世前百代和后百代的二十代有余。魏巍为后百代第十八代“永字辈”传人。
梅花桩注重实战,以技击见长,步法奇巧,瞬息万变,脚随手出、步里藏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训练系统和练功方法,使它在各门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梅花桩是古老的内家拳,它的功法是内外兼练,它要求做到外要练形,内要练气,以达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终至浑元一气的程度。练形,梅花桩称为练“表”也就是指人体表皮的、有形的、表面的、形态的修炼,即俗话讲的“筋骨皮”,并把练“表”称为练“外丹”。“外丹”练成,若继续不间断地演练,练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刚柔相济,一气贯串,而达到“气化”的程度,则可谓“内丹”养成。也就是俗语讲的“内练一口气”。梅花桩拳理认为“内丹”没有不借助于练“外丹”而养成的,梅花桩拳把练外丹称作武练,把练“内丹”称为“文练”。“外丹”与“内丹”练成后,与敌人交手时便可“行气”了。著人肌肤坚莫敌者为形,而深入骨髓截断营卫则在于气了。
由于历史悠久,梅花桩的武功积累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可分为两
大部分,即拳法部分和器械部分,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练功方法。
在拳法系统中,梅花桩基本拳架称为“干枝五势梅花桩”,简称为“梅花桩架子”,它是梅花拳内外兼练,易筋易骨,改造筋骸的根本大法,是梅花拳弟子毕生练习的内容。
梅花桩拳法技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称之为上、中、下三盘。上盘:拿、锁、带、勾、搂、刨、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挨、膀、挤、靠、偎、身、靠、打;下盘:踢、点、截、撞、勾、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蹚、左右撑拨等等。此种功夫打的是“一身之法”。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技击之中起作用。
梅花桩除有精深莫测、奥妙非常的技击三盘招法外,在与人交手技击时,还特别讲究身法和步法。梅花桩一种特有的技击步法叫“八方步”,又名交手认路战巧法,俗称导虚之法。有“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三种,“小八方”脚动时落三点,“中八方”脚步动时落五点,而“大八方”为乱点,也叫群步。练会“大八方”与人交手搏击之时已无定形定步,根据技击时的需要,步随身换,脚随手出,皆随意而布,随势而布,见机而行。
魏巍 2010-9-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