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九壹网
第 31 卷 第 3 期2018 年 3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1 No.3Mar.2018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屈海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开的一个专业,在“互联网+”环境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与校企的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形成独具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教学模式,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媒体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8)03-0034-02

0 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igital Media Technology)属于计算机类专业,旨在培养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该专业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高校在近几年开设了这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教材使用混乱、教学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等;同时在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上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也有不同的偏重。现结合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现有的特点展开探索和研究。

1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现状1.1 教学内容落后于市场

当前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开设相对较晚,存在很多不足,基础环节比较薄弱,学科之间存在交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落后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材的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较少,教材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没有与时俱进,与学生今后就业实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互动性较差,传统教学的形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缺少趣味性和多样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学习过于被动。另外,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5+0.5的教学实习模式,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缺乏缓冲阶段,学生无法更好地适应角色、环境的变化,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最终导致学生实习效果欠佳、企业评价不高、学生就业期望值下降等问题。1.2 学生创造力不够

近几年,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习惯也千差万别。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

神。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中

只求完成既定任务,忽视了数字媒体专业与社会对接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实操后缺乏创新精神,不会灵活运用,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不足,缺乏对专业的信心,缺少核心就业竞争力。

1.3 师资队伍不成熟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求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为具备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原来从事的是计算机相关的教学工作,他们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艺术素养方面明显审美不够。这些教师没有受过数字媒体专业的系统培训,没有当前企业实战需求经验,因此在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高校应定期让从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师参加培训、交流、下企业锻炼、大学生挑战大赛等活动,提升本专业教师的综合

[1]

能力,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2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探索2.1 优化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它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新兴专业学科,包含了计算机技术、艺术、网络技术等专业内容,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数字媒体”将成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抓住机遇,将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细化,根据当前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尽快编写适合本专业符合专科生教育的教材,力争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得更加符合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

2.2 强化实践教学

数字媒体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图形图像处理和数字影视制作等基本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

收稿日期:2018-02-09作者简介:屈海华(1983-),女,山东郓城人,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研究课题《“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KJY-A7)阶段性成果.

第 3 期“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5

还要培训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方法。高校要加强专业硬件设施的保障,提供专业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视频库、素材库和作业库,充分发挥网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方便师生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

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2]

。同时,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实习项目,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投入到实习运用中去,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助力学生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2.3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聘请的教师多数是从高等教育直接进入职业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教师本身没有过多的企业实习、实践等工作经验。因此,培养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校可以轮流或选派专任教师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向岗位,参与企业具体工作实践操作,了解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从而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不足的弊端。一方面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双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时可以搭建跨年级专业团队,通过分工协作、讨论交流、学习借鉴、实践操作和资源共享等环节,累积经验,不断总结,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教学实践团队。2.4 完善实验室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在教学手段和硬件设备方面也需要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配备性能较高的PC机和专业教学所需的外设。比如:高性能独立显卡、独立声卡、录音卡座、视频采集卡、数码设备等。涉及动漫或者影视方面的课程,还应配备不同级别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和DVCAM录像机、话筒等设备来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

同时,多媒体实训室还应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线上多媒体技术实验室搭建的网络平台可以设置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视频库、素材库、作业库和电子教案库等资源库,方便学生和教师查找各种资源。学生通过线上可以自主进行在线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答疑、发放和批改作业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锻炼和提高师生的操作水平。2.5 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实用性和职业指导性强的教材在高职院校中较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注重教学内容和生产实用性相结合。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除了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应添加一些实践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实操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对专业产生

兴趣,对实操掌握熟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师

在编写教材时,可以多参考国内外优秀理论体系和经典案例,适当引用到教材中,让学生使用教材时视野更开阔。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6 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育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需要创造条件提高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丰富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式,挖掘“互联网+”环境下的优势,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项目,鼓励专业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创新创作,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新精神。2.7 推进校企合作

数字媒体专业在当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高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可以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

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3]

。高校需要了解企业对人才基本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操作的具体要求,综合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同时,高校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课程实践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工作环境,感知工作流程,感受企业文化;聘请企业优秀人员进校为学生指导、讲座,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产”和“教”相结合,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有助于发挥校企合作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让学生能与时俱进地掌握企业所需专业技能,企业在人员困难时能有掌握岗位技能的专业人才补位,高校实现专业对口就业,最终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赢局面。3 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和优化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培育具有专业特色、行业认同、社会需求口碑良好的数字媒体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建敏,李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

践[J].教育与职业2010(3):104~105.

2] 赵喜玲,潘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

育与职业,2016(14).

3] 戴亚华.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中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初

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

[责任编辑 韩翠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